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紫阳在十三大的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经历了六十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的飞跃,指出:第一次飞跃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进一步探讨了两次飞跃的关系,指出:毛泽东思想是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前提和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观,从一大到十六大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通过第一次飞跃,克服了死守马列本本的教条主义错误,较系统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及其精髓--"实事求是";通过第二次飞跃,我党再次克服教条主义倾向,创立了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学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创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品质--"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奋斗历程中经历了三次历史性伟大转变,即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从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挫折和损失到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次历史性转变孕育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两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对三次历史性转变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5.
发生在我国21年前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创设了充分的条件,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阶段。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更加自觉地坚持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在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这是我们纪念真理标准大讨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创建更加美好的未来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7.
赵紫阳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经历了60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具有旺盛活力和强大生命力。由于时代提出的任务不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阶段。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是胜利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完成对接的历史。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点和优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经得住风浪检验的历史对接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创新精神的证明,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三大最重大的历史性功绩,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和科学求实精神,面对我国社会现实,破除种种空想和谬说,在理论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的基本完成。本文就此发表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本文就这一历史过程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探讨,并从中得到重要启示:了解国情是实现相结合的基础,敢于创新是实现相结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政治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经历了六十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领会两次“飞跃”的成功所在,对于我们发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学风,搞好建设和改革事业,甚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质的飞跃,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理论发展上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社会实践目标上信念一致,共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在中国社会革命与探索时期,毛泽东思想为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的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后,结合中国现实世情、国情与党情,形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定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150多年的历程中,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进而巩固和发展的三次历史性飞跃,这三次飞跃不仅是社会经济、政治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技术革命是三次飞跃的强大推进剂。一、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叶,它是与英国产业革命同时发生的,是以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为背景,以纺织机械的革新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而其作用在于实现了工业生产从手工工具到机械化的转变,使机械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克思主义在中国两次历史飞跃,指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承、丰富、完善和发展,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些重要论断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与时俱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进一步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和影响力。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结合”,对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逻辑,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是以追求知识价值不断更新为目标的经济,这就要求高等教 育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本文剖析了素质教育的 深层内涵,指出加强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从宏观方面探讨了进行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对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思想理论基础、社会历史条件、动力和目的等问题作了简要的论述,并阐明了认真弄懂这些问题的现实和历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三次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两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主义发生两次历史性的飞跃,而近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将进一步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从哲学基础都是实事求是,创立的根本原因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理论体系上的一脉相承三个方面,揭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一致性,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否定当前在毛泽东思想研究中的形而上学的非科学倾向。  相似文献   

20.
实现马克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主要代表是毛泽东.彭德怀对毛泽东领袖地位的确立,对飞跃的理论成果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实践和理论方面彭德怀都为丰富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党建思想,党的经济建设思想等贡献了他的智慧,这在毛泽东的著作中也有体现.彭对毛泽东思想的赞颂是确立党的理论旗帜的需要,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