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形体传播越来越受到关注。形体语言的信息传递与有声语言的播报成为视屏传播的两大支柱。在新闻传播中形体传播对语言传播起到了补充、完成信息等作用,它是反应记者内心情感最“言简意骇“的形式,直接影响着新闻的准确报道与观众对电视新闻内容的是非判断力,同时,掌握形体语言知识也有利于记者在采访中挖掘深层次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实践中,一些已经发生而没有现场画面的新闻仍有一定的报道价值,因此用恰当的方法还原这些新闻的电视画面,是电视新闻人不得不面临的任务之一。电视新闻工作者应恰当地运用有声语言、画面切换、字幕,并整合其他媒体的资源,理顺电视新闻画面的逻辑关系,最大限度地再现新闻事件"过去时"的情形,从而提高电视新闻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电视是信息社会的重要传播媒介,它以生动形象的画面、表意精确的声音、相对完整的生活真实赢得了观众的青睐。随着跑视机的日益普及,电视新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来源,其借助自己上述优势在对国内国外的各方面报道中,在各种形势下的舆论导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正是电视新闻具有现场感、时效性、直观性的特点,又使电视新闻易于暴露其自身的缺陷,造成观众审美需要的失落。一、电视新闻中的“两层次”现象长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的基本形式,主要是由电影新闻简报脱胎而来的新闻模式,即新闻中的画面与解说词是独立的,解说词…  相似文献   

4.
电视画面在新闻评论性节目中 ,起到了一个支撑点的作用。它是新闻评论进入电视领域的决定性因素 ,也使新闻评论类节目成为大众文本。电视画面是新闻评论节目信度和效度的第一支撑力。电视画面以具体诠释抽象 ;以视听信息演现文字概念 ;以细节场面实证结论的观点……通过对生活的还原与展现 ,使得新闻评论体裁这个昔日的“阳春白雪” ,开始属于平民百姓。可见 ,电视画面在新闻评论中的作用是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5.
追求新闻事件的现场同步报道,扩充单位时间内新闻的信息含量,满足观众的现场同步感和参与感,是信息时代受众的需求,也是现代电视新闻的基本特征.本文通过对历年荣获中国电视新闻消息类一等奖作品的分析,从现场短新闻的内涵、现场画面的视觉冲击、主题的提炼、新闻标题等方面进行阐述,从中感受电视现场短新闻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论电视新闻中同期声的有效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期声在地方电视新闻节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运用得不恰当,因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更好地发挥出同期声的作用,必须处理好同期声与观众接受信息,与主播声,与同期声,与新闻时,与画面、音乐、图文符号诸元素五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理解图像新闻所渗透的个人与媒体的态度,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视觉语法和评价系统以及图文关系理论,分析图像符号的评价资源。以英国主流媒体对撒切尔夫人逝世的报道为例,阐释图像的互动意义评价和图文关系引发的评价意义,以阐明新闻中的图片本身以及图像与文本的关系都蕴含着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8.
《伦敦新闻画报》中丰富而生动的晚清中国人形象得益于其图文结合的表现艺术,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图像与文字互释,包括以图释文,用图像为文字增添直观性、可感性;以文注图,用文字为图像重建语境、锚定意义;图像与文字互补,包括以图像弥补文字空间性的不足和以文字弥补图像时间性的不足;图像与文字背离,包括图文营造氛围之扞格和图写实与文写情的对立。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同期声、解说词为主要构成部分的多样化表现艺术。画面、同期声、解说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着自身的表现规律;但这三个组成部分之间还有着内在不可分割的联系。造型正确、构图完美的新闻画面可以激发起观众的视觉美,提高新闻的感染力,强化传播效果。而好的解说词可以使画面形象更加完善;可以表达画面本身难以表达的内容,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深化节目内容的重要作用。电视新闻同期声运用同样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同时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电视技术也逐渐成为为传递新闻内容服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多模态话语已成为人们交流信息的主要方式。在各种语类的多模态语篇里,图像越来越成为最主要的符号表征方式之一,图像在交际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并引起学界重视。以模态耦合为视角,分别从图像转向、图文关系、图像解构等层面,剖析图像在多模态语篇里的意义构建与解构,指出图像转向并非图像霸权,而是对语言功能的完善和延伸;多模态语篇里的图文关系是相互渗透、协同互补的;只有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的大语境下,才能对图像进行充分的外显和内隐意义的建构和解读。  相似文献   

11.
视觉传播机制ACTS模式——以新闻图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像在现代传播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它看似简单明了,实际上却是一种文化表征,隐含着不少"迷思",把握起来并不容易。本文将图像作为文本,基于符号学理论和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提出了视觉传播机制ACTS模式,即从吸引注意(Attention)、引向内容(Content)、展现主题(Theme)和积淀为符号(Symbolic)四个层面来解析视觉传播机制,从而在一般意义上揭示了图像从视知觉形式层面到文化意义层面的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指的画面图像信息,是指以视觉形象为主要特征、以再现“正在发生”事实的客观具象为目的新闻信息,包括影视新闻信息和图片新闻信息。以视觉图像为主要信息特征的影视新闻,凭借着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跻身为现代社会主流传媒行列。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有利就有弊,有优势就会有不足。本文试图从视觉的角度,解析图像画面在新闻传播中的信息缺失,探析画面图像与信息传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指的画面图像信息,是指以视觉形象为主要特征、以再现“正在发生”事实的客观具象为目的新闻信息,包括影视新闻信息和图片新闻信息。作为以再现“正在发生”事实客观具象的画面信息,不仅直接记录“何人”、“何地”、“何事”,“何果”等新闻要素,还能客观地反映新闻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受众而言,画面信息就是一种“新近发生的事实”。这就是画面信息的新闻属性。  相似文献   

14.
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对Don J.Carlson的视觉诗Bird进行模态分解与多模态语篇分析,得知多模态语篇分析是分析视觉诗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用多模态来分析视觉诗,它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模式,把语言符号和视觉符号结合起来,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解读视觉诗。  相似文献   

15.
在诠释学意义上,文本的意义被理解为一个“理解事件”,是文本语言信息与读者个体经验的交流,除此之外,读者的“理解”还应受到既有批评成果的制约。文本的意义应该是阅读者在解读文本时所产生的全部思想内容。当然,这“全部的思想内容”并不是读者自由思想的结果,而是读者个体经验与积淀在文本及其相关批评中的历史经验的交流与融合。由试验可知:1)如果不给予任何附加信息,读者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是最模糊的和最宽泛的;如果只给予作品的本事信息,则读者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是最明确和最狭窄的;而当给予大量的批评信息时,读者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就变得异常丰富和富于思辨性。2)批评家的观点可以帮助读者知识结构的提升,开拓作品阅读时的想象空间,但无助于改变读者既有的好恶感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指的画面图像,是指以视觉形象作为主要特征、以再现“正在发生”事实为目的的影像新闻信息和图片新闻信息。画面图像不仅具有新闻属性,同时也具有艺术特性。它的艺术特性主要通过景别艺术、拍摄角度艺术、拍摄高度艺术和用光艺术、色彩艺术,以及最具艺术特性的构图方法来实现,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感受。这就是画面图像的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17.
贪腐丑闻是指公开传播的有关政治人物(或组织)违反法律法规、党纪政纪、社会公德或公众期望等不当行为的信息。对贪腐丑闻生产场域的考察可以了解各种社会权力是如何通过作用于新闻生产场域而影响贪腐丑闻生产的。在我国,政治场域中的权力斗争成为贪腐丑闻生产的决定性力量;媒介组织在市场机制和宣传政策的双重影响下,一方面要挖掘和报道贪腐丑闻,另一方面又要与党和政府的宣传政策保持一致,受到多重审查和"潜规则"的制约;公民社会环境的不成熟未能为中国媒体的贪腐丑闻生产提供良好的公共空间;网络媒体建构的部分公共领域成为支持我国传统媒体进行贪腐丑闻生产的新兴力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视觉行为的手机新闻App图文布局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例总结出手机新闻App的三种基础图文布局结构,即左图右文式、左文右图式和上文下图式布局。以图文布局结构的客观评价为目的,从视觉搜索和视觉浏览规律的角度,分析了手机新闻App图文布局结构对用户阅读效率的影响。运用眼动仪对三种图文布局方案进行了实验评价与分析。通过注视轨迹、注视热点、注视点数量和搜索时间,研究不同图文布局方案下视觉浏览和视觉搜索的眼动规律。实验发现用户使用手机新闻App呈现文字导向型的视觉浏览规律,上文下图式图文布局的视觉搜索效率最高。研究结论可为手机新闻App图文布局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把握中国新闻叙事研究现状、热点与轨迹变化,探寻新闻叙事研究的未来进路,推动新闻叙事理论发展,以157篇CSSCI来源期刊文献为研究文本,运用文献分析法和CiteSpace软件的共词分析法对中国新闻叙事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新闻叙事研究的相关数量和质量都稳步上升,新闻叙事研究已成为新闻传播学的分支学科; 新闻叙事研究的核心机构初具规模,但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 新闻叙事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叙事创新是中国新闻叙事研究的主线,研究视角涉及新闻文本、新闻主体、新闻载体、新闻创新等; 新闻叙事研究紧跟新闻实践活动,媒介融合、数据新闻、虚拟现实、可视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未来中国新闻叙事研究可以从内容转向、学科交叉、方法拓展3个方面进行深入,即由静态的文本转向动态的新闻传播活动,通过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拓展其研究深度和广度,同时引入定量研究方法勾连起新闻叙事活动的双方以便于进行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20.
在媒介领域中,报纸等新闻媒体由于它所具有的真实性和严肃性特征,已成为当今社会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渠道,成为某种权威的象征.文章选取了《人民日报》、《新民晚报》和《纽约时报》三家主流报纸,对其中时尚消费新闻中的女性形象采用量化、内容分析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两国主导报纸中与女性有关的时尚消费报道的现状,了解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新闻报道的共性与差异,并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与女性有关的时尚消费新闻报道与传统性别文化、社会发展以及大众传媒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