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澳门是被外国殖民者占领最早、时间最长的我国地区。澳门问题的出现和形成是西方殖民者侵略的结果。中国人民一直要求收回澳门并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历史表明,旧中国历届政府不可能收回澳门,一洗中华民族的耻辱,这一历史使命最终只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来完成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前,澳门是在中国管辖之下由葡萄牙人经营的一块特殊的地方。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了对澳门的治权,但始终拥有对澳门的主权。从20 世纪初开始,中国人民为解决澳门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抗争,最终以“一国两制”方式圆满解决了澳门问题。  相似文献   

3.
上海租界教育是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产物 ,损害了中国的教育主权。 2 0世纪初 ,上海市民的民族意识日益觉醒 ,要求收回教育主权 ,并得到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积极响应 ,于 30年代开始进行租界教育改革 ,收回了部分教育权益。但改革的局限性是明显的 ,这需要租界主权的全部收回和人民的斗争来推进完成  相似文献   

4.
1887年3月26日,中葡两国签署《里斯本草约》,葡国正式取得清政府对其霸占澳门的草约认可。百年之后的1987年3月27日,中葡两国在北京草签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收回澳门并恢复行使主权。在这漫长的百年间,曾有无数的爱国志士为捍卫澳门主权作出过艰苦的努力和杰出的贡献。本文试就张之洞在1887年中葡澳门问题交涉中的言行表现,  相似文献   

5.
澳门回归祖国指日可待。西方列强小国──葡萄牙,乘东方大国──中国落后之机,强行非法霸占澳门440余年。长期以来,殖民主义者通过这块土地侵吞了多少中华民族的财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也不知进行了多少次。然而,澳门主权的回归,民族悲剧的结束,只能在改革开放后强大的中国到来之时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山东主权的收回是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外交上的一个重大胜利,影响深远。顾维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外交活动家,他作为北洋政府委派的主要外交代表,参与了关于山东主权收回的国际交涉的全过程。顾维钧在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上围绕收回山东主权问题同列强展开激烈交锋,运用外交策略最终赢得谈判成功。顾维钧在这一艰辛的对外交涉过程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7.
葡萄牙通过走私贸易、派遣使臣、贿赂官员及发动战争等卑劣手段侵占了澳门。明政府为控制居澳葡人而设置关闸, 反而导致葡人划地自治。清初, 中国政府以禁海政策拒葡, 葡人则假意朝贡, 从中获取商利; 《管治澳门章程12 条》使中葡关系呈缓和之势。鸦片战争前, 虽然澳门领土争端纷起, 但澳门官吏均由中国政府所派, 并向中国政府交纳地租, 说明澳门主权属于中国。鸦片战争后, 葡人在澳门既屯兵又收税, 并取消了澳门向中国交纳地租的法令, 严重破坏了澳门领土与主权完整。以澳门为中介的华工贸易是葡萄牙侵占澳门造成的恶劣后果之一, 是欧美列强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血腥罪恶, 是中国近代史之一大屈辱。  相似文献   

8.
太平洋战争时期,是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极好时机,中国政府曾就战后香港归属问题多次与英国进行交涉。由于种种原因,收回香港主权的目的没有实现。这次斗争的失败,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邮政脱胎于海关,由于历史的原因,邮政主权一直被帝国主义把持。特别是“客邮”的开办,不但破坏中国邮政主权,而且侵害中国海关经济。中国历届政府和人民为收回邮政主权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通过开办国家邮政,统一邮政管理,加入万国邮联,签订外交约章等多种努力,最终撤销了“客邮”,统一了邮权,推动了中国近代邮政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国前后中英两国对香港的政策及其影响邢悦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英关系和香港问题的历史转折点。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收回香港,恢复对整个香港地区的主权只是时间和方式问题。本着马克思主义的求实精神,本文拟对新中国建立前后英国对香港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自葡萄牙人进入、租居和占领澳门至今已有446年的历史了。其中,1553~1842年期间,明清中国政府一直是对澳门行使主权的。到了1843~1888年期间,葡萄牙才逐步占领澳门和破坏中国政府对澳门行使主权,并骗取了“永驻管理澳门”的管理权,但它并不拥有对澳门的主权。而在1888~1999年期间,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一直为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而斗争。至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将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相似文献   

12.
自葡萄牙殖民者强占澳门之后,清政府迫于广大人民的爱国、反侵略呼声,也曾几次试图收回澳门,但终因国力薄弱、朝廷腐败,无法实现。他们派遣根本不代表中国利益的外国人与葡萄牙谈判,当然了无成果,最终还是迫于帝国主义列强压力,忍辱吞声。  相似文献   

13.
自葡萄牙殖民者踏上中国的领土澳门 ,就开始贩卖人口 ,并从偷运到公开“招工”贩运 ,手段极其残忍、卑劣。这种“隐蔽的苦力奴隶制” ,践踏了中国的主权 ,践踏了世界人类的文明 ,也激起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抗议 ,最终在新中国成立后被禁绝  相似文献   

14.
香港问题是英国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产物。收回香港主权是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一国两制”是解决香港问题的唯一出路,是确保香港回归后繁荣、稳定的根本保证。《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是中英两国在处理香港问题上的两个基本原则。筹委会的成立拉开了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序幕;首任行政长官的产生和临时立法会的成立,标志着对香港行使主权进入了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5.
220世纪20年代与50年代,中国社会先后发生了两次旨在收回国家教育主权的运动,但两次运动由于国家政权性质的迥异而产生了不同的历史影响:第一次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实际成果是北洋政府针对外国人办学所颁布的6条规定,国家教育主权未能彻底收回。第二次收回教育权运动则是最后地、彻底地、永远地结束了一百年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一方面必须以史为鉴,捍卫抽象的、终极性教育主权;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部分让渡具体的、低一级的教育权利与权力,以期寻求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的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16.
葡萄牙占领澳门后 ,将其法律延伸适用于澳门 ,澳门逐步脱离中国法律体系而形成有别于其他法律体系的特征 ,如法律渊源多样 ,跟随大陆法系的传统 ,法律多以葡文表达以及对澳门社会的实际影响有限等。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后 ,澳门本地立法快速发展 ,澳门法律开始脱离葡萄牙法律体系而逐步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后 ,澳门的法律制度基本不变 ,澳门法律的特点除因应主权的回归而发生变化外 ,其余特征将长期保留  相似文献   

17.
葡萄牙获得在澳门居留、贸易的权利后,表面上承认中国的主权,服从中国政府的管辖,暗中却百般阻挠和破坏中国行使对澳门的管辖权。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而刺激了葡萄牙人在澳门建立殖民统治权的野心。他们迫不及待地想从居留者变成统治者,提出发展澳  相似文献   

1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澳门和香港的历史和特殊的地位,作出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决策,同时又公开表明香港、澳门是中国领土,不承认外国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并将在适当时候通过和平谈判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严正立场。 澳葡当局逐渐发现,中国领导人确实无意改变澳门的现状,但是对于有涉澳门中国主权的事务却没有放任不管。1950年6月,澳门  相似文献   

19.
侵害中国主权是英殖民主义者的惯伎李德志,李仪茹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恢复对香港主权的行使。届时,英殖民主义者鲸吞中国主权的历史将彻底告终。对于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无论对中国,还是对英国都不失为一件好事。中国收回香港,了却了海内外炎...  相似文献   

20.
190 1年 ,列强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取得了在北宁路沿线自北京至山海关 1 2处驻兵及建造兵营的权利。这一规定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和践踏。为了取消列强在北宁路的驻兵权和收回兵营 ,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 ,并于 1 94 3年取消列强在华驻兵权 ,于新中国成立后收回兵营。列强在北宁线驻兵权及兵营的消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在华势力由盛转衰直至最后消亡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