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引咎辞职在规范我国领导干部责任与义务、促进我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明建设与顺利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责任主体难界定、行政权力使用效率低、领导干部滥用权力、引咎辞职适用范围过窄等。完善和发展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需要健全领导干部岗位权力-责任对等机制,完善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明确引咎辞职执行标准,并建立严格的官员复出机制。  相似文献   

2.
邻避冲突除了民众与政府二元主体,还存在着地方政府之间、领导干部之间的冲突。领导干部之间的邻避冲突从本质上来说是领导干部避责的表现,是针对收益与责任不对等的一种对抗。在以领导干部为主体的邻避冲突情境下,冲突时间往往是在邻避项目决策与建设之前,非激进的温和拖延手段是领导干部常用的冲突方式。应积极化解领导干部之间的邻避冲突,促进各方利益平衡。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共项目选址要兼顾各方,避免产生冲突;领导干部应提升责任意识,积极解决矛盾;上级政府要完善政治权力运行机制,强化利益补偿。  相似文献   

3.
《决策探索》2014,(7):84-84
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从违纪违法案件中深刻汲取教训。面对权力要抱有敬畏之心。每一名领导干部在运用权力时一定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依法用权、谨慎用权,绝不能使手中的权力商品化、庸俗化。要自觉接受监督,把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当作是一种关心和保护,虚怀若谷、虚心纳谏,闻过则喜、闻过则改,学会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4.
秦玉娈  张波 《领导科学》2023,(2):138-142
领导干部的“双碳”能力是推动“双碳”进程的重要保障。提升领导干部“双碳”能力是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美丽中国愿景的关键,是保障公民生态环境权益和应对气候不利影响的重要方式,是规制领导干部不作为和压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的重要手段。提升领导干部“双碳”能力需要做到:强化“双碳”政策制定能力,避免出台“短命政策”;综合运用多重保障机制,提升生态领导能力和制度领导能力;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制,贯彻权力与责任相一致原则;践行生态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国内区域合作和国际环境合作。  相似文献   

5.
李新民 《领导科学》2002,(16):24-25
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懂得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还要认识到人民把权力赋予我们是要我们为他们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权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意味着地方政府权力空间将进一步受到约束,领导干部的权力进一步受限,也势必对政府的运转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领导干部如何在权力受限的情况下,用好手中权力,发挥更大作用,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合理运用权力,适当下放权力,擅长借用权力,敢于晒出权力,统筹配置资源,努力做到"限权而不限能"。  相似文献   

7.
朱崇恺 《领导科学》2006,(10):22-23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进行监督,及时认定其经济责任,防止腐败行为发生的有效手段,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中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但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复杂、面广量大,在实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和解决。一、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认识上存在偏差。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机关利用审计手段,从财政、财务收支角度认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但并不是认定领导干部的全部经济责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也不是对领导干部的全部业绩的评价,只能作为考核任用干部的参考依据。但某些审计机关对经济责…  相似文献   

8.
<正>众所周知,书是知识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领导干部来说,多读书是坚定理想信念、积累人生智慧、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执政能力的刚需。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领导干部要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避免少知而迷、  相似文献   

9.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延伸与深化,作为权力运行的“免疫系统”,在防范企业管理风险和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对国有企业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综合经济监督的有效  相似文献   

11.
女性领导干部存在权力动机不强、权力观念淡薄、权力目标不够执着等权力心理问题。为促进权力心理健康发展,要树立强烈的权力动机,强化女性领导干部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担当;突出女性领导魅力,提高女性领导干部独特的政治本领和政治智慧;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保持女性领导干部廉洁的政治品格和政治本色;提高社会性别敏感度,优化女性领导干部成长的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这深刻说明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党员干部权力正确运行,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搞好经济责任审计,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弹好以下前奏曲。  相似文献   

13.
历来,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为官就意味着掌握一定的权力。很是风光。可是。对于为官者本人来说 为官更多地是一种责任。特别是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速度的加快,我国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将更严明。职位高低对称的不仅仅再是权力的大小。更多的是责任的轻重。于是。对此深有体会的领导干部戏说。从政有如爬华山,风光无限,责任也无边。  相似文献   

14.
领导班子"多手问题"是指领导班子成员在管理工作中的责任难以精准界定的困境,其产生与科层制的集体议事和网状运行具有密切联系。领导班子"多手问题"往往伴随着责任场景复原困境与事件问责追究困境,会诱发领导班子成员责任推脱,损害责任担当的公平正义性。为此,应对领导班子"多手问题"进行积极治理,实现责任机制优化。在责任主体方面,要提升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意识,树立客观性理念;在责任制度方面,要完善责任界定与责任追究机制,保障精准问责;在责任监督方面,要强化监察部门的监督权力,减少领导班子成员责任推脱现象;在责任开放方面,要引入社会监督主体,以开放决策治理"多手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一要敬畏权力。领导干部要始终把权力当责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作风,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经得住考验,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如果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最终将自我毁灭。二要敬畏法纪。法纪既是对个人的约束,又是对个人的保护。如果缺乏对法纪的敬畏感,就会轻视法纪,就会心存侥幸、放纵自我,最终会受到法纪的惩罚。要时刻牢记法纪就是高压线,任何时候都碰不得。  相似文献   

16.
叩颖 《秘书之友》2014,(7):47-48
正曾俊伟在《领导科学》2014年第15期《领导干部如何做到"限权而不限能"》一文中指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合理运用权力,适当下放权力,擅长借用权力,敢于晒出权力,统筹配置资源,努力做到"限权而不限能"。一、合理"运权",提高领导效率。领导干部要主动转变工作思维和方式,善用"运权"艺术化解困难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单位,干群关系日益恶化,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越来越低。为了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中央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规范领导干部用权行为,严格要求领导干部依法用权。如此一来,领导干部的"舒适度"下降,"当官不作为"的现象有扩大趋势。因此,如何找到领导干部"舒适度"与人民群众"满意度"的平衡点,既"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引导领导依法用权、规范用权,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又能充分促进领导干部发挥积极性,做到造福一方,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用人、用财、用编是领导干部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地保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正确行使用人权、用财权、用编权,历来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近年来,我市围绕规范地方和部门一把手用人权、用财权、用编权,创新监督手段,整合监督力量,探索开展"三联审"工作,即联动实施用人责任审查、经济责任审计、编制责任审核,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下放审批权,并不等于撒手不管,而是要研究探索建立一种动态监管机制,转变管理方式;对基层政府或部门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努力提高"接得住、管得好"的能力。避免简政放权成为"自由落体",需要做好三件事:其一是因责定权。责任有多大,权力才能有多大。责轻权重易弄权,责重权轻难任事。应当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政府责任的大小,划分权力范围。其二是权责公开。要把各级政  相似文献   

20.
李光炎 《领导广角》2000,(10):36-38
领导干部的权力、责任、实绩和利益这四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比例适合,就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否则就会造成误导,互相牵制,甚至会直接影响到领导干部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领导的效能和责任性。因此,建立和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的权、责、绩、利的配比机制,是我们面向新世纪必须树立的崭新观念,必须扎扎实实要做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