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伟大的诗人。毛泽东的诗词想象丰富,气魄宏大、寓意深刻、意境高远。这一方面表现出了他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的恢宏气魄与宽广胸怀,另一方面表现出了他作为诗人的气质。 中国自古就有“诗言志、歌咏言”之说,毛泽东对此也是持肯定态度的,他在1945年给诗人的题词就是“诗言志”。毛泽东的一生,时常在汪洋恣肆的诗海里游弋,从《诗经》、《楚词》到唐宋的《词综》、《曲选》,他无不涉猎;尤喜唐、宋、元、明、清五朝诗歌的“别裁集”,及历代诗人的个人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和军事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所创作的诗篇,既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史诗,又是闻名中外的千古绝唱。他的诗气势磅礴,激情奔放,深刻地概括了中国革命的风云变换,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与实践、人格和个性。毛泽东诗词的传播先后出...  相似文献   

3.
莫云 《中华魂》2017,(2):66-69
20世纪的风风雨雨与世界政治风云造就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也造就了一代诗人毛泽东。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与军事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还从日理万机的公务繁忙中,挤出些微的时间写诗填词。凭着他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与诗人特有的气质和灵感,他一生创作了70余首旧体诗词,为人类文化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笔者是个诗词爱好着,早年就对毛泽东诗词颇感兴趣,能一口气背下其中的好多首诗词。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以政治家兼诗人的双重身份解读中国古典诗词,使得这种解读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魅力。当他以诗人的身份出现的是时候,他往往能够比较客观地对待文学史上那些有争议而一时又难以下定论的作家作品,能够撇开纷纭众说,纯粹从诗的、艺术的、美学的角度来把握,反对穿凿附会和庸俗社会学的贴标签,殊少形而上学的、左的色彩,体现了他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当他以政治家的身份出现的时候,他却能够从那些没有争议的、大家的认识比较趋同的作家作品中,发现一些别人没有发现或是难以发现的东西,体现出古为今用、借古讽今、六经注我的特点。这个时候的批评,就不再是诗的批评,而是政治学的、社会学的批评了。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诗人四位一体角色在古今中外历史上绝无仅有,其诗词创作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盖出于此。毛泽东的人格特点转化为诗格,决定了他的诗词总体美学特征是崇高之中的和谐,其意境可用壮丽一词概括之。毛泽东在儒、道、屈、禅传统美学之后开辟了新天地,就在于对战斗精神的追求上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人民领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多年来,人们对毛泽东诗词的理解和研究往往多从毛译东同志作为一个人民领袖的角度出发,较多地注重诗词对客体的表现上,而忽略了对诗词表现主体方面的研究,更没有注意到诗词对客体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主体的表现来达到的.本文着重从诗词对主体表现的角度,就诗中之“我”及其在表现上的一些特点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7.
梁务东 《山西老年》2010,(12):14-14
毛泽东一生创作过的诗词有近百首,而经他本人生前审定正式发表的却不足一半。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毛泽东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大诗人的地位却是被公认的。"文革"后期,毛泽东很少有作诗的兴致。曾与毛泽东多次赋诗唱和的郭沫若盛赞毛泽东的诗词:"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然而,毛泽东生前所作的最后一首诗却是批评郭沫若的。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诗词中的造型美与色彩美刘文孝世界无产阶级伟人中,有两位秉赋诗人气质:一位是马克思,另一位就是毛主席。马克思的诗人气质体现在他的文章里,毛主席的诗人气质尤其体现在他的诗词中。严格地说,世界无产阶级伟人而又能诗者,只有毛主席一人。但毛主席的诗才与一...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是我国现当代伟大的革命家诗人,他的诗词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瑰宝。本文为书稿《毛泽东诗词艺术论》的引论。文章首先介绍了毛泽东诗词的写作发表情况,接着对其史诗特色、诗教艺术、诗词形式和美学特征作了简要的分析,最后就三十多年来毛泽东诗词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并对本书的写作目的、要求和构想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博大壮美的史诗艺术——毛泽东诗词崇高美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不仅是革命领袖 ,而且是诗人与哲人。他将伟岸豪放的气质贯注于诗 ,使之呈现出博大阳刚之境 ;将对宇宙人生的哲理颖悟融而为诗 ,使之充盈着深泓浩壮之气 ;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新美构想化而入诗 ,使之荡漾着浪漫雄奇的神韵。这是毛泽东诗词崇高美的三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诗人四位一体角色在古今中外历史上绝无仅有,前三种角色与后一种角色有内在联系。毛诗的总体美学特征是崇高之中的和谐:力之美与精神美的统一,山、雪、梅成为其诗的中心意象,壮丽是其诗词意境的特征,在儒、道、屈、禅传统美学之后开辟了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诗词既是他革命实践的产物,也是他艺术实践的产物.过去研究与评论它的文章主要是从文艺与社会、与革命关系的角度研究评论,本文试图从审美意象角度谈谈他的诗词.诗是由作为主观情感与客观对象复合体(即情感的物态化),“理性与感情的‘复合体”(庞德)的意象组接、发展、转化而构成的动态审美意识系统工程.意象是诗的艺术细胞、建构的预制板、诗的集成线路上的元件,创造情境(意境)的途径和手段.意象的产生及运动组合过程构成方法体现着诗人的个性与艺术风格,即诗人世界观、经历、修养、爱好、气质、趣味和文艺创作方法的不同,在采集意象上不同选择、取舍、集中表现为审美视角,即感知、联想、想象等独特的心理能力,这些都是营构意象的核心内容.这种意象选择视角多种多样,心理活动很复杂,最终表现为情感生动的形式对应物.毛主席的诗词意象体现他自己独特的意象风格.只有具体分析它的内容与构成形式,才能更全面、深刻地了解他诗词的艺术个性和风格、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诗家风采与记者目光--试论毛泽东诗词的新闻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是政治家,也是诗人和记者.其70多首诗词特别是1949年以后的作品,因其对时代风云、社会变革中的一系列现实事件的近距离、几近零时差的观照,使作品在呈现诗艺美的同时,也洋溢着浓郁的新闻色彩.这种色彩体现在取材、构思时事件的重大性,即事名篇、一挥而就的时效性及作品内容、语言的趣味性.然而近些年来,论家对毛诗的新闻色彩或视而不见,甚至略有微辞.  相似文献   

14.
写伟人毛泽东的书 ,可谓汗牛充栋 ,但第一本《毛泽东传》却是外国人撰写。而今第一个为诗人毛泽东立传的专著———《诗人毛泽东》问世了 ,作者刘汉民 ,地地道道的炎黄子孙。他以诗家、史家的浓墨重彩 ,将毛泽东的诗心、诗魂、诗人气质描绘得出神入化 ,光彩照人。诗人风采跃纸上毛泽东宛如“横空出世”的巍巍昆仑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他是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 ,也是学问家、史学家、书法家……不论从哪个角度为他树碑立传 ,毛泽东均是一座高峰 ,令人“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毛泽东更是一位诗家 ,他的诗篇家喻户晓 ,享…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本世纪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著称于世的伟大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词是我国诗坛的瑰宝,不仅在国内有口皆碑,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被译成世界上各种文字,流传极广。他的书法和他的诗词一样,也是新中国文化艺术的珍品。建国四十多年来,学习、研究和论述毛泽东诗词的文章和专著,数量之多,以千百计,但是关于毛泽东书法艺术的著述则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毛泽东书法艺术》(李树庭著)一书才是公开发行的第一部,被文化界誉为“填补了研究毛泽东书法艺术的一项空白”。可见这方面论著之罕见了。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它说明对毛泽东书法艺术的研究是我们书坛蓬勃发展中的薄弱一环。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诗歌的百花园里,毛泽东创作的50首诗词,尤如一株株傲然挺立的奇葩,鲜艳夺目,沁人心脾。 作为诗人,毛泽东无愧是独领风骚的大家。然而,聚集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皙学家于一身的毛泽东,他的诗词作品更多地融注了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惊天动地的艺术情愫。这些诗词作品既是毛泽东自身情感外化的产物,也是毛泽东半个多世纪叱咤风云革命斗争生活的真实写照。尤其是那些闪烁着莹莹的智慧之光和真理伟力的哲理诗句,涵盖了毛泽东对自然宇宙的歌咏,对人生情怀的慨叹和对社会历史的昭示。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者和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以其丰功伟绩博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作为一个杰出诗人,毛泽东同志以其豪放的诗句,横溢的诗才赢得了世人的景仰。他是一个集政治家和诗人于一身的伟人。作为一个伟人,他胸怀博大,光明磊落,正气浩然,刚强不屈,富有传统文人忧世忧时的忧患意识和积极救世的历史责任感,不屈不挠的参与精神……更令世人瞩目。这些我们可以概括为毛泽东性格,而毛泽东性格正代表中华民族的性格。这种性格之形成有其历史渊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代仁人志士传统美德熔铸而成。而这种中华民族的性格在我国悠  相似文献   

18.
苏轼的诗词是高度个性化的存在,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存在。然而,这种个性化除了来自于诗人的自我之外,同时也来自于诗人一生中各时段所在地方的特性,我们称之为“地方性”。苏轼诗词中的“地方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与诗人的自我、诗中的自然、诗中的人文和诗人的思想以及诗中的地名等有着重要的关系。苏轼诗词中的“地方性”,来自于他所到过的许多地方、诗人自己对自然的敏感以及他深厚的地理意识,同时也来自于他对于诗歌艺术时空的建构。苏轼诗词里的“地方性”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对于当代汉语诗歌创作也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诗词艺术特色探微雷河清,彭剑青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里,我们重温他那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更加感到他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近现代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在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用自己的如椽大笔,记录了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重...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品评诗歌,主张"先钻进去",然后"再爬出来",做到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将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结合起来;他认为"诗有达诂",赏诗者应"以意为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赏诗过程,也是一个诗境与赏诗者心情相统一的过程,即寻觅知音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