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阮冈纳赞(1892—1972)是印度享有盛名的学者,他以其数学家特有的思维和素养,孜孜不倦地探索了图书馆领域中的许多问题,所著的《冒号分类法》是他直接运用其数学才华研究图书分类中标引符号的容纳性问题的力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为英美的图书馆学家和文献工作者所重视。《冒号分类法》一书提出了分段标记法,只用冒号“:”作为分段符号。1939年出了第二版,采用“八分标记法”。1950年出了第三版,广泛使用了“焦点”、“面”、“相”这些概念。在这两版内,都仍沿用冒号作为号码分段符号。1952年出了第四版,提出了“五种基本范畴”,采用五种不同的分面符号,大大改变了冒号分类法的面貌。1957年出了第五版,这一版将分类表分为2卷。1960年,又将第五版中的第一卷修订出版,作为第六版。 《冒号分类法》的基本特征,是面的分析法和分面标记号。为了论证这个思想,阮冈纳赞发展了一整套新的分类理论,创造了许多新的术语。这一切都是由于他试图解决图书分类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也就是图书分类法怎样才能随着知识《学术、图书》的发展而发展。用分类法的术语来说,就是无限扩充性,也就是对于任何新发生的主题要能随时在分类体系中给予恰当的位置和恰当的类号。  相似文献   

2.
皮高品说得对:“编制图书分类法不是一般性的业务工作,而是一种具有学术性的工作,……”。这就是说,编制分类法需要有比较广泛的知识,对各门科学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否则你编制图书分类法时,不可能按照科学分类的体系来按排类目,皮高品是分类法的“专家”,他在讲分类课时,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讲科学的体系,可惜他都没有讲清楚,有不少是讲错了,现就其中几个问题提出来谈谈:关于哲学,皮高品在“编制图书分类法的几个基本问题”(见“图书馆学通讯”1957年二月号)一文中说:“辩证唯物论同其他科学一样有它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条件的”。但接着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K825(中国)各科人物传”列类的情况、指出列类中的不合理处及修正办法,并对“K815(世界)各科总传的图书仿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F7贸易经济”为例,论述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F7贸易经济”类目中新增类名和类目注释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同时,针对“F76商品学”中的有关“兽用药品”和“保健品”类图书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类目设置问题,结合工作实例,按照图书分类学的有关规则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于1982年加入了国际ISBN(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系统,并成立了中国ISBN中心(设在国家新闻出版署),于1988年1月1日完全取代原用的全国统一书号。这是我国图书编号体系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的重大进展。它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30余年之久的“全国统一书号”图书编号体系的结束,一个适应现代信息社会需要的与国际标准书号系统相统一的新的中国标准书号体系的诞生。从而“使在中国注册的每个出版社所出版的每一种图书的每一个版本都有一个世界性的唯一标识代码” 新的中国标准书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ISBN,是主体部分;第二部分为《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基本大类类号和种次号。它由以ISBN为标志的10位数字分四段组成,  相似文献   

6.
《中图法》对民族文献所设置的类目少,有的无细目和说明,注释前后矛盾,随意性很大,有些类目对少数民族图书分类没有权威性。从分类角度分析,使用《中图法》分类蒙文图书时,存在“四易四难”的问题。凡是分类“难”的图书都具有蒙古文献载体的特点。针对《中图法》( 第三版) 的缺漏,使用《中图法》分类蒙文文献时,从实际出发采用( 一) 蒙文古籍分类借鉴《蒙古文古籍总目》分类大纲;( 二) 新书相关的目录体系可参考以下分类法:(1) 扩展类目;(2) 改换专类复分表,充实《中图法》的不足之处。从有什么文献就应有什么文献分类法的实际出发,编制符合蒙文图书的《蒙文图书分类法》是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汉文佛教图书在现行的图书分类法中显现出一些不足之处。我们应通盘考虑,尽可能地突破各种大藏经的窠臼,在“香光法”和“改定本”的基础上,编辑一部较为准确的反映佛教图书分类的专业性分类法。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图书馆界对古今图书的分类,大多采用了古今图书分开分类的方法,即古籍图书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又称《四库分类法》),现代图书采用《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实践表明,古今图书分汗分类,分开管理给现代化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给读者检索文献也造成了许多不便。为此,笔者从多年从事参考咨询和古籍图书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思考、摸索用《中图法》类分古籍图书,使古今图书能采用统一的分类体系。这样读者检索文献不仅类号统一,主题一致,同时,也不容易漏检,给现代化图书馆的管理带来许…  相似文献   

9.
《图书发行经济学》(?)是由苏联莫斯科印刷业研究所为苏联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图书学和图书发行"专业学生编写的一本教科书,作者?·?·库兹涅佐夫.这本教科书以图书产品流通范围内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在图书发行组织和发行企业的经济活动中的数量结果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图书产品流通领域中各种经济现象及其过程的本质;联系苏联国内图书发行实践活动,探讨了苏联图书发行工作的计划模式和科学管理方法;兼论了与苏联国内图书市场有关的国外图书发行工作.  相似文献   

10.
许多图书馆在启用新版分类法类分图书之前都面临着对原有图书和目录进行改编的工作。本文在论述各种图书改编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本馆的具体情况 ,以最小的代价求得分类法版本更新的最大效益为原则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改编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源远流长.有文字可考者,我国正式图书分类当以西汉刘歆所撰之《七略》为最早.刘歆《七略》是在他父亲刘向奉命大规模整理国家图书文献,并编写我国第一部提要书目《别录》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也是第一部图书分类法).《七略》比欧洲第一部图书分类——公元1545年瑞士人吉士纳所编《万象图书分类法》要早一千五百五十年.然而,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使用时间最早、应用最普遍的,却是以经史子集为纲的四部分类法.从晋代至清末,它在一千多年我国图书分类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统摄着数以万计的文化典籍,很值得研究.本文仅就我国古代四部分类的形成发展过程、特点及其与我国传统学术文化关系等问题略作述论,以求  相似文献   

12.
档案分类同图书分类一样,都要用到各种辅助符号,以确保类目的指向更加准确.“中国档案分类法”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都采用了10余种辅助符号,两种分类法的辅助符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3.
前言这一篇文章的基本内容,是在“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8年一期发表的“马尔(?)斯的庸俗经济学是凱恩斯主义伪科学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一文未曾刊完的第四部分和结论。因为文章过长,当时准备分两期连载。但去年夏天,“人文科学学报”改版,把续稿延(?)下来了。现在学报编委决定继续刊完这一稿子;但作者考虑到其中(?)已隔了一段时间,而自己对原文的观点和布局又已经有了若干改变。因此将原稿作了较大的修改,写成现在的这篇文章。由  相似文献   

14.
十三大报告明确指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基本实现,第二步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接近完成重要的“第(?)步”,组织向“第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都以春秋时代为中国奴隶社会的下限,以战国时代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上限。《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武汉大学图书分类法》,《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一版都没有明确的划定某时代为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但都以世界古代史为奴隶制度时期,中世纪史为封建制度时期。《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武汉大学图书分类法》以西周为中国中世纪史的开始,无异于说西周是封建社会。《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图书分类法,基本上都属于列举式等级体系分类法(以下简称体系法)。体系法具有系统组织、揭示知识体系的优点,只是这个优点与“集中与分散”和不能反映“多向成类”的缺陷同出一辙,都是由于层层划分、层层隶属的等级结构造成的。所以,如何在保持系统性的前提下,克服上述两个缺陷,是体系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目前唯一的系列化的图书分类法,适用各类型图书情报单位使用。学习使用《中图法》第三版就是广大用户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腐败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然,腐败行为的范围是广泛的。许多作者提出了他们自己的腐败分类法,仅引述这些分类法中的3种就能表明,它们是多么不同和复杂。 在其有关苏联“滥用公职”的论著之一中,兰珀  相似文献   

19.
<正> 永顺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语言属北方方言西南官话.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永顺方言中的儿化现象.一 1、儿化韵.永顺话中基本韵母除(?)r外,一般都可以儿化.永顺儿化同北京儿化一样,都是后缀“儿”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音变现象.不过,永顺话中儿化韵只有四个:(?)r、i(?)r、u(?)r、y(?)r.下面分韵举例:  相似文献   

20.
图书分类法的每一次更新,在相应地解决了一些在旧版中某些发展变化了的学科体系的列类问题及某些新出现主题图书与难以归类图书的分类问题的同时,也给图书资料部门带来了如何保持分类目录与分类排架的连续性,以使同一主题的图书仍能保持相对集中编排的问题。本文对新图书分类法下的馆藏教育类图书的改编策略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