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赋予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古老的经典命题以崭新的时代内容。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需要不断地用新知识来充实自己、武装自己、完善自己,从而获取更多的“力量”,知识是“力量”永恒的源泉,几乎所有的思想、知识和信息都是以出版物作为载体呈献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而作为出版工作中心环节的编辑工作对出版物质量的高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决定了编辑工作者所应承担的重大社会责任,就是把最好的精神文化食粮提供给人民,使各类出版物都力求做到选题对路、内容充实并有尽可能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满足不同阶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呢?这是每一位负责任的编辑工作者所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长久以来,“为他人做嫁衣”是人们对编辑的一种定位描述.这固然是对编辑敬业精神的褒扬,但却忽视了编辑创造性劳动的隐匿性和间接性特征,往往只看到编辑做为一种操作性个体的存在,而看不到编辑做为一种精神性个体的存在.虽然编辑是一种服务性的中介社会角色,但就其本身来讲,他又具有独立的意念、力量、情感和目的,正是在编辑现实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了编辑做为主体的自我价值.从哲学的角度界定,价值就是主客体之间在社会关系中需要和满足的关系.做为精神文化产品的出版物是人类脑力劳动的智化和物化,出版物对于文化产品的消费者而言,体现的是做为对象性的创造物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特殊方式,是这种产品的生产组织者——编辑对于社会文化需要在多大程度上的满足,归根结底,体现的是人对人的关系,即编辑主体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一方面,编辑个体是编辑活动中主客体的统一,他以自己的瞩性满足自我物质和精神追求的需要;另一方面,编辑个体在更高层次上是隶属整个社会的个体,上述自我价值必然以社会价值的实现为依据和目的.具体说来,做为价值客体的编辑个体把自己的知  相似文献   

3.
编辑工作是人类精神产品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作者的创造活动紧密相联,又不可替代。人类的精神产品生产包含着编辑的独特贡献,编辑劳动在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创造性意义。编辑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对人类精神生产的规划、设计,对人才的发现与培养,以及促使精神产品的文化信息增殖,扩大传播的社会效果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一) 众所周知,进行生产劳动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而编辑劳动贯穿在精神产品——出版物的整个出版过程,同样具备劳动的三要素。编辑劳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社会广大读者提供优质适用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5.
由于编辑活动在人类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中居于中间环节,编辑就成为身负特殊责任和使命的社会角色。现代社会是一种文化导向型社会,现代化的肇始和归宿都体现为一种文化变迁过程。文化变迁的契机凸现了编辑文化选择的权利。编辑是文化传播的使者和文化创新的“设计师”,在文化变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角色地位  相似文献   

6.
应当首先指出的是,本文中的“编辑”,既指的是作为名词的一类人(编辑者),又指的是作为动词的编辑(活动)。因为,学报编辑活动是出版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用文字记录知识,出版学术期刊的一种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而组织、操作这一活动的是一类人——编辑者。以“一类人”的角度看,对其的素质要求有政治、思想、作风、职业道德、文化知识、学术研究理论。教育理论、编辑业务知识和能力等等;以“编辑活动”宏观角度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决策(策划)、选题、组稿、审稿、改稿、退稿、发稿、录入排版、付印、制版、印刷、装帧、…  相似文献   

7.
“编辑误区”与编辑主体意识的建构张保健编辑是适应精神文化领域里生产和消费的社会化发展需要而逐步形成的社会职业。编辑活动是存在于传媒之中的,以沟通协调传者(作者)和受众(读者)的供需关系为基本目的,以发现、选择、组织、优化精神产品为主要职能的一种文化专...  相似文献   

8.
自从社会建构了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出版产业部门后,不仅为人们生产出了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同时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产动力。人类社会几千年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都记录在其最终产品——出版物中,培育了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才,而未来的文明成果,也将由各种各样的出版物承载,流传给子孙后代,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推动人类社会继续进步。在此过程中,编辑主体作为精神产品的加工创造者,处于很重要的地位。在由选题、组稿、审读、加工、发稿、读样六个环节所组成的工艺流程中,编辑主体的劳动贯彻始终。编辑主体以其独特的劳动方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业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史实和理论的几个方面来论证编辑主体的特性,以求共识。  相似文献   

9.
编辑的文化视野与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的文化视野、社会角色、知识结构与精神产品密切相关。反映时代主流的文化视野决定了编辑对精神产品的取舍更多地指向现实和未来;关注社会现实的文化视野决定了编辑对精神产品的取舍服从于社会现实,并着力体现出社会的主流文化和价值导向;导向性的文化视野决定了编辑在对精神产品的选择、加工活动中引导并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编辑的社会角色有社会的规范性角色、学科权威角色和内化式角色,编辑对自己社会角色的认识过程决定了其对精神产品选择时的价值取向。编辑运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对精神产品的内容进行取舍和加工,同时又通过这一活动丰富、升华自己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0.
编辑活动是一种社会化的精神生产活动。它以出版物作为传播媒介,其社会职能:不仅要宣传思想,而且还要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中的多方面需要。因此,它不可能超越现实社会各种条件的制约。由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乃至阶  相似文献   

11.
编辑品格是编辑人心灵价值的社会呈现,是编辑自身不易被觉察的隐性知识,它决定出版物的品质与格调,优秀的出版物展示出优秀的编辑品格,好的编辑品格是出版物竞争的优势所在。以人本发展的管理理念充分关注编辑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今编辑技术高速发展环境下编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将编辑品格纳入编辑职业培训的制度化管理中,能有效改善编辑出版人文环境,提高出版物的人文含量,保持科学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编辑、作者、读者之间编辑是主体。本文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中介理论来研究编辑创造论,提出联系他们三者之间的中介是出版物。同时根据大文化出版理论,指出编辑创造主要是“文化选择”。编辑和作者、读者是不同层面上的创造,而编辑处于更高层次的创造。  相似文献   

13.
编辑工作是为精神产品服务的社会性工作,编辑活动是为丰富发展社会文化事业和积累文化成果的精神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编辑主体既是文化信息的承载者,又是文化事业的发展者.既然社会赋予编辑主体如此重大的历史责任,编辑主体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成为博学多才的"杂家",不仅如此,还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成为"专家",同时要学会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用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广博的知识完成赋予编辑主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当文献资料等人类精神产品积累到一定程度,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了选择、分类、修订、考证、辨伪、辑佚等编纂整理工作。如果我们把这种活动看作古典编辑活动的话,那么孔子修《春秋》,删《诗》、《书》,订《礼》、《乐》,属于编辑活动,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其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编辑活动,郑樵“集天下之书为一书”自然也是编辑活动。从这种意义上看,古典编辑活动包括了所有人类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精神产品的积淀。这种编辑工作,从其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5.
编辑工作者以其特殊的传播方式和手段,进行和实现着信息积累、信息传播,从而形成了一个人类社会的巨大信息宝库,这些标志着人类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信息财富,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开发和利用信息,是时代的需要,是历史的潮流。做为人类文化知识的缔构者、组织者、传播者——编辑,掌握信息、利用信息、增强信息意识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相似文献   

16.
一、世纪之交:知识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抉择 人类正在走向世纪之交——一个非同寻常的时刻,一个对于国家发展和人类的命运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关头。 历史的足迹表明,世纪之交既会给人类敏感的心灵带来伤感和迷惘,但又常常会给人类知识、人类文化精神的重大突破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以往,思想家们曾用“信仰的时代”、“冒险的时代”、“理性的时代”、“启蒙的时代”、“今析的时代”等艺术语来标示不同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观念里 ,编辑被视为“编辑匠”,为人作嫁“文裁缝”,而缺乏一种文化感召力 ;其实 ,编辑与文化密不可分 ,他们在文化选择、文化积累、文化传播乃至文化缔构、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他们有其文化“介入性”;还需要一定的文化境界、文化品味 ,才能生产出高尚的精神产品 ;所有这些又离不开编辑的文化底蕴 ,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编辑潜心读书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成为真正的文化学人。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世纪社会生活方式与消费结构因人类对精神文化信息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比重的大幅增长而出现重大调整 :精神文化消费取代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主的生存需要消费而成为主要消费形式 ;精神文化消费水平、质量不断提高 ;精神文化产业群的发展 ,精神文化信息产品的日益丰富和消费者素质与知识创新能力的增强 ,有利地促进了人的现代化和推动着人类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谈编辑的知识结构陆丽凤,李书堂在图书出版工作中,编辑人员的职业活动主要是通过图书选题、组稿、审稿和编辑加工来实现的。编辑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文化劳动,编辑人员的知识水平高低,知识结构是否合理,以及整个编辑群体的知识体系是否完备,将直接影响出版物的质量水...  相似文献   

20.
编辑审美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工作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精神文化活动,它贯穿在精神产品的采集、审辨、选择、组合等有序化构成的整个过程中,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决定出版物质量的关键。编辑作为把关人角色,从大量冗杂信息中挑选出精品,就是其审美意识的一种体现。审美是编辑对对象世界的美的现象、规律、本质的能动地把握,它既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能力。编辑审美的实现程度受制于编辑生存的大环境和自己的主观努力,需要编辑不断积累、主动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