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吃亏是福     
侯磊 《老人世界》2020,(2):25-25
与“难得糊涂”齐名的是郑板桥的另一幅匾额“吃亏是福”,注解为:“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益於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在即是矣。”这个注解很好理解,翻译成白话文即:“人的所得太多之日,便是开始损耗之时。而当一个人变得欠缺不足后,就会渐渐地充裕起来。自己有些损失,自然就会利于他人。这样一来,对别人而言,得到的是心平气和,对自己而言得到的是内心安宁。既平和又心安,才是真正的福气所在。”郑板桥对“吃亏是福”的理解和阐释,可谓鞭辟入里,细致入微。  相似文献   

2.
32岁的王先生,两年前突然出现左眼跳动,一段时间后,左眼皮跳得越来越厉害,而且还常常牵扯左脸一起跳动,左眼皮、左脸、左下巴,甚至左边脖子都跟着一起“跳”,越是人多的时候越容易“跳”,甚至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交际。两年间,虽眼跳从未间断,但他也没当回事,仍一直不愿去看病。  相似文献   

3.
阐述商誉、商标等无形资产问题。该公司的商誉、商标被评估达7388万元。  相似文献   

4.
日本三井公司的总经理池田成彬,常为人题写“德是根本,财是末端”八个字。它高度概括了池田成彬多年经商的成功经验。现代公关的创始人艾维·李也曾把企业利益同公众的利益相一致,作为公关工作的四大原则之首。  相似文献   

5.
归真堂计划上市消息披露以来,公司方面对此始终沉默。一方主管部门中药协鼎力支持,另一方动物保护人士坚决抵抗,双方激辩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6.
7.
《老年人》1995,(6)
如何付帐不吃亏确定购买某种物品后,在卖主为你所买的物品捆扎包装和计算价钱时,你要在,C中算一算应付的金额。付钱时要一边递钱一边报防卖主有意坑你或忙乱卖主找补零钱,该找回多少你不必吭声,但要心中有数。卖主找多了给你,也不要贪占。贪占小便宜有时会吃大亏,...  相似文献   

8.
《金色年华》2010,(11):58-61
正如“打工皇帝”唐骏说:“我觉得有两种人不要跟别人争利益和价值回报。第一种人就是刚刚进入企业的人,头5年千万不要说你能不能多给我一点儿工资,最重要的是能在企业里学到什么,对发展是不是有利……”  相似文献   

9.
夫妻共同财产制是一个法律上的表述,并不足以反映中国的现实生活。同居共财制才是社会生活的现实。实际上中国从古代到现代都是同居共财,同居共财并不仅仅存在于中国古代,而是存在于中国当代。比如当今的企业家方太集团董事长就有著名的口袋论,他认为钱要放在一个口袋里,夫人和儿子与自己共同居住在一起,所以夫人和儿子是同一口袋。  相似文献   

10.
正她是那种你一眼见到就会觉得绝不简单的女人,非常强悍。不是外表,是她的思想和表达。她是我弟弟的同事。我有段时间特别想离开广告界去相夫教子,于是开了一家美容院,她来捧场。先描述一下,当时她有点胖,身高1.5米多,比我小三岁,但发型老气,显得不精致。她进门,我俩相互介绍后坐下,开始寒暄。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逐渐步入了一个“陌生人社会”,也筑起一个“法理社会”的形式框架,该有的词汇都有了,该制定的法律也都制定了,社会游戏理应井然有序,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常常为丧失尊严而困惑。问题出在哪里?是规则的科学性上?或是执法者的道德感上?亦或维权者的自我意识上……  相似文献   

12.
《老人世界》2008,(4):52-52
《人民日报》刊登文章说,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体现用人导向,关乎党风民意,关系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8月28日,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的报告时指出: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报告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收入基数低,同时受  相似文献   

14.
薄志红  肖霞 《老年世界》2008,(14):30-31
如今,随着家庭理财意识的提高和理财技巧的增加,很多家庭都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财方法。当然,有些家庭因为思想和行为上的错误。在理财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陋习”,使家财被轻易“漏”掉了。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人一向信奉吃亏是福,认为肯吃亏是一种德行。晚清重臣曾国藩才智过人,不仅自己乐于吃亏,而且经常告诫家人要肯于吃亏,并以情愿人占我的便宜,断不肯我占人的便宜为信条。但是,在曾国藩的用人理念中,却特别强调慎用主动吃亏之人。这是什么缘故呢?单就哲学思维的逻辑关系来说,吃亏与得利是相对的,利益双方总有一方要吃亏,双赢是从宏观上说的,从微观上来看,有人有所得必然有人有所失。  相似文献   

16.
“笔者愿表明一个中国草根的立场,毫不含糊地反对各种明的、暗的、打着‘法治’或别的什么旗号来纵容‘台独’的行为。对美国人的话,英语谚语云:Read between the lines,就两岸问题而言,有时候还真有必要Read behind the lines。唯其如此,才能保障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前每次读编往来,我都不忘了诉苦。估计大家也看得审美疲劳了。所以,这次我偏不说我写了一整夜的文章,等会儿写完了这篇还要上班。最近有了QQ群,所以交流基本都通过QQ了。不过有时候,QQ确实比邮件更容易令人崩溃。  相似文献   

18.
我是原机械工业部的退休干部,今年88岁。与服装模特结缘是在1989年。那年北京电视台举办“今日风光正好”中老年服装模特大赛,当时我刚从机关退休,没有像样的服装,连双高跟鞋都没有,在朋友的鼓动和帮助下,从未接触过这行的我贸然参加了比赛,没想到竟幸运地闯入决赛,获得了“风韵奖”。从那以后,我被吸收进北京市中老年服装表演队。这个队是由原纺织部纺织协会秘书长陆士英组建的。尽管后来队员渐渐疏离,但我却真的喜欢上了这项活动。  相似文献   

19.
萧萧 《女性大世界》2006,(2):142-143
我是一个侍者,一个五星级大酒店的特殊侍者。 我这么说,是因为我的职业带着强烈的时尚色彩,性质跟时下兴起的水吧,画吧,钢琴吧的侍者有几分相近——我在大酒店的雪茄吧里专门教男人抽雪茄。  相似文献   

20.
正闲是一种对生命的修复,忙是一种对生命的释放;闲能让生命更加充实,忙能让生命更有意义。人,闲一点是福气;太闲,就会变成一场灾难。《菜根谭》中说: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当我们无所事事的时候,内心的杂念便会悄然滋长。看着伴侣觉得像是变心,看着孩子像是学坏,看着朋友像是刻意疏远。俗话说,无事则生非。生活中产生的很多痛苦和抱怨,往往都是因为太闲。太闲,会毁掉一个正常人。据说有一对夫妻,相濡以沫很多年,日子虽然过得辛苦,但也算幸福和睦。有一天,丈夫兴高采烈地回家,告诉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