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郑燕宁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3):118-121
在传统社会中,不同的地缘环境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但当信息技术崛起后,国际传播愈演愈烈,各国文化交流速度明显加快。国际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方式是有其存在必要的,因为这种文化交流使很多国家的文化隔绝状态不复存在,使外部社会的文化、社会以及生存状态得到处于文化封闭状态的人们的了解甚至理解。这样,通过国际传播了解到的外部社会就成为一个比照现实的参照物,能使人们更透彻地了解自身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2.
新闻舆论监督是大众传媒的神圣责任,是保证社会向着良性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传播机制。它位于传播生态的大气候下,必然受制于传播生态规律和原则的影响和制约。新闻舆论监督体现了传播最小量规律、传播适度性规律、传播互动性规律和传播生态的平衡性规律。 相似文献
3.
谢丹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3):62-70
在全球传播语境中,文化交往和价值竞争等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推动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构建世界文化发展新秩序、推进全球文明治理变革的重要举措与题中之义。推动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应当在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共同价值”、秉持“承创结合”的基础上,构建文化共融、主体共述、体验共情、价值共享的交互表达,不断构建中国叙事体系。 相似文献
4.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
今天的传播环境给国际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面临更大的挑战。观念之冲突、文化之差异,较以往任何时代更为彰显而激烈,共识与冲突并存,理解、误解与曲解同在。国际传播活动已经超出传统地缘政治边界,超越了传统的时间与空间格局。要想建构一个美美与共的世界和平格局,需要进行更全面的国家传播战略设计。国际传播场需要众声喧哗,允许不同的观念、价值和生活方式共存,无论是个体、媒体还是社会组织都能生活在弥漫着宁静、平和的信息之网中,让和平传播成为国际舆论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5.
张健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4):143-146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品牌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与交流的基本形式。在中国和平崛起的大背景中,中国品牌世界崛起的概念被提出。而品牌又是一种传播现象,因此考察中国品牌国际崛起,就必须从国际传播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品牌的国际传播生态,并在其框架内分析其实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程雪峰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04-106
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呈现全球化发展趋势.媒介全球化开辟了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新时代,同时它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也逐渐加深.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对内对外交流的主要手段,面对国际传播新形势和新挑战,如何认识当前的形势,如何应对跨文化、跨国界的文化交流?如何在媒介全球化大潮中维护自己的信息主权?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传媒业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时代的新闻传播与国家形象宣传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影响国家形象的众多因素中,新闻传播是一个至关 重要的战略要点,而当前国际新闻传播能力西强我弱的现实背景以及我国对外新闻传播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了国 家形象的塑造与宣传效果。我们应从转变新闻传播理念,改革新闻传播体制,探索新的传播手段,有针对性地反击 西方媒体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歪曲,积极推动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等五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国家形象的对外宣传。 相似文献
8.
陈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6-20
国际传播是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渠道.全国人大新闻的传播与全国人大的诞生相伴而生,它的变化与发展基于改革开放后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全国人大新闻的国际传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进程,构建了逐渐开放、透明、民主的现代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9.
俞国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8):278-281
现存的国际旧秩序阻碍了全球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将催生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构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新秩序 ,应遵循共同发展、国家平等、互相尊重主权、多样性等原则 ;应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核心作用并改革联合国和当今世界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国际新秩序的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0.
赵中颉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6):142-150
本文总结了世界新闻传播事业百年发展的历程及其带来的三大变化,以此为基础,文章探讨了新闻传播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大众化、垄断化和不平衡性等发展趋势,为研究新闻传播的新发展和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历史平台。 相似文献
11.
王文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4(4):72-75
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机会增加,同时也带来更为复杂多样的国际性的犯罪现象,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对利益的追逐使得经济犯罪、国际犯罪和其他犯罪迅速增长,其内容与形式也在不断演变。我国刑法应当关注与国际公约和其他国家刑法的协调,特别是在国际犯罪与经济犯罪领域。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反垄断法--在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国际经济秩序,促进人类的共同繁荣,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课题.在这一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发展中国家要落实平等发展的权利,打破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对市场和技术的垄断,对本国民族经济给以更多优惠和保护安排.而发达国家则以国际反垄断来控制跨国公司"非国家化"和"非中心化"倾向,维持本国经济的竞争优势,打压新兴市场国家日益提高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今后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发展中国家将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3.
王佐左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1):87-91
本文通对国家主权演化规律的分析 ,认为在全球化时代 ,国家主权这一概念尽管受到某些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挑战 ,但更确切地体现了国际合作精神与国际共同责任 ,趋于更加平衡的结构 ,主权行为更积极地服从于国际共同利益。因此对随着国家间依赖关系加强而出现的国际组织对国家主权的“侵蚀”现象应做积极评价。当然 ,作为一体化程度并不高的广大非西方国家 ,在以限制国家主权为代价而享有全球化利益时 ,必须警惕新的西方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促使了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国际社会各成员之间经济、政治、文化都处在相互接触、碰撞之中。各种价值观念的冲突在所难免,但价值冲突并不必然导致国际社会的混乱和动乱,相反导致了各种价值观念的趋同与融合。在融合过程中,最根本的就是各主体价值观的相互认同与有机结合,最终形成国际社会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自媒体传播“个性化新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桑华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2):89-92
当前,自媒体凭借其及时纠错性、平等互动性、广泛迅速性、自由发布性等特征,成为信息时代传播"个性化新闻"的客观需求和必然。然而,自媒体在"个性化新闻"传播中存在信息传播不完整与不准确性,存在着恶意、虚假新闻信息的传播等缺陷。因此,我们要建立自媒体"个性化新闻"传播的道德约束机制,设置自媒体对"个性化新闻"传播的监测识别系统,实现自媒体与传统主流媒体"个性化新闻"传播的"双轮驱动"等,促使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上出现的全球化现象并非仅能导致趋同化,它同时也使各民族文化保持多元发展走向.进入全球化的时代后,文学正朝泛化的方向演变,文学的地位、文学的魅力、文学的载体乃至文学的运作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百家讲坛>的成功告诉我们:社会需要鲜活真切而又具有时代性的人文科学,人文传达的理念、品味与手段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董立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108-110
基于网络、电信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出现了网络广播、手机报纸、手机电视、互动电视等新兴传媒载体,使新闻传播的过程也不断地在发生变化。本文就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传者、讯息、媒介、受众及受众反馈四个方面分析新媒体对新闻传播方式的改变,提出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期待意识逐渐消解中的受众已被新闻的碎片化传播所包围。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新世纪世界格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俞正梁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6,13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具有双重效应:多极化与单极化,但主导趋势是多极化。科索沃战争后,对国际局势的基本判断仍应坚持和平与发展这一个主题不变,经济全球化与多极化这两个趋势不变。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前期难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世界将处于一个漫长的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19.
何莺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3):102-105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非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能源在中非关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作用。中非能源合作是互补双赢的合作,有利于中非各方的发展。同时也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大国的惊恐和敌视。中非在能源上的合作还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徐焕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16-20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从广义的意识形态来讲,意识形态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全球性问题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从狭义的意识形态来讲,西方国家将文化扩张、政治力量、经济力量与意识形态渗透相结合。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正确引导价值取向,保持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加强党的建设,正确对待意识形态在国家利益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