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瑶族人口素质问题已成为瑶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瓶颈,影响了瑶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教育公平,和谐发展瑶族教育,已成为瑶族同胞的心声.发展瑶族教育对提高瑶族同胞科学文化的整体素质,对促进瑶族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瑶族地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察哈尔地区的新式教育发展,与同期全国新式教育发展步调一致。但由于该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使该地新式教育发展体现出了极大的自身独特性,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性,这正是当时全国新式教育发展初级阶段地域发展不平衡性特点的一个缩影。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同期全国新式教育的发展状况。本文即试对抗战前夕该地区十六县新式教育的发展状况做一简单探索,并力求说明造成该地新式教育发展特点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桂北地区不同瑶族村落的錾刻类首饰进行研究,深入花篮瑶和茶山瑶聚集地,对二者的錾刻首饰进行差异化比对分析,从工艺、形制、纹样等几方面分析不同瑶族村落文化对錾刻首饰的影响,从中探讨瑶族艺术元素发展演变的可能性及趋势。  相似文献   

4.
地处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南岭瑶族地区是我国瑶族最大聚居区,又属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落后,人口贫困。该地区发展状况关系到我国全面实现小康,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大量调研和实证分析,认为南岭瑶族地区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应利用自身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走生态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中央治理我国贫困问题的重要决策,其核心要义就是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普遍滞后,是我国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准确理解和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对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丰富多彩的瑶族服饰文化资源入手,在论证瑶族服饰资源独特的开发价值的基础上,对目前瑶族服饰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措施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依托大众传媒,将瑶族服饰文化用于创意产业开发、设立专项基金、扶持具有瑶族服饰特色的产业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独特性的意见建议,以期为瑶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实践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服饰是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人的内在心灵的外化体现。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代瑶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对瑶族古代服饰的文化特质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瑶族灿烂的民族文化。一、瑶族古代服饰是古代南方农耕经济文化的产物瑶族主要居住在我国南方的山区,山地面积广大,土质松软,水源丰富,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农、林、牧、副业的发展。古代瑶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部分地区则以林业为主,属典型的南方农耕经济文化类型。南方农耕经济文化反映在瑶族服饰上,表现为普遍着衣…  相似文献   

7.
岭南瑶汉互市是瑶汉两族历史上曩重要的交往方式和经久不衰的经济关系.瑶汉互市加速了瑶族生计模式的转型,促进了瑶族商品生产的发展.瑶族生计模式转型刺激了圩市贸易的发展,推动了瑶汉互市活动的繁荣,密切了瑶汉经济联系.岭南瑶族生计模式转型力度的大小与瑶汉互市程度的高低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生产力愈发达的瑶族地区,其生计模式转型的力度愈大,瑶汉互市的程度愈高.  相似文献   

8.
一、序言 壮族和瑶族是华南地区、尤其广西主要的少数民族。历代尤其宋代以后的文献史料上并称“徭獞”。在回溯与汉族交往这段历史之时,可以看到壮族和瑶族之间大相径庭。简而言之,壮族受到汉族强烈的影响,因而被纳入它的政治及文化体系之中;瑶族尽管也受到汉族的各种影响,但和壮族比较,依然泾渭分明地保持着其独立性。 关于壮族和瑶族,历来对壮族研究不多,而且多局限在广西西部的“土司”地区内。广西中部及东部由中国王朝直接统治的非土司地区往往受到忽视。就瑶族来说,尤  相似文献   

9.
1987年夏秋时节,笔者有幸到黔桂交界的南丹、荔波等县苗瑶族居住的山区作民族调查,对这些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之缓慢,人民生活水准低下,感触尤深。笔者深切感到,更新少数民族同胞中的一些传统观念,是加速民族地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所在。笔者以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里湖乡瑶族地区的经济、人口调查对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的少数民族山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一、南丹县里湖乡瑶族的基本情况南丹县里湖瑶族自称“多漏”,自古以来居住在我国广西北部和贵州南部交界的云贵高原东部边缘山区。因这一瑶族男子一律穿著长及膝盖的白色短裤而与其他瑶族支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三卡村壮族与瑶族的民族关系为例,讨论新中国成立66年来壮族与瑶族的民族关系发展,认为新中国实施民族平等政策以来,壮族与瑶族的民族关系健康发展.壮族与瑶族平等相待、 和睦共处,是国家实施民族平等政策在偏远少数民族山村的成功实践,也是民族平等政策在民族地区实现过程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1.
石牌制在瑶族传统社会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本调研报告从瑶族石牌这一传统社会组织在农村可持续生计中的作用和影响的角度 ,进行田野考察和研究 ,认为石牌在维持社区生产制度、维护社区安全、保护和延续瑶族传统文化等方面均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密洛陀》是瑶族一部古老而又宏大的创世史诗,蕴含着丰富厚实的瑶族历史、文化积淀,反映了布努瑶的原始哲学、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折射出瑶族及其先民朴素的宇宙观、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3.
居山游耕:瑶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山和游耕是塑造和形成瑶族文化的物质基础,是产生瑶族各种文化现象的根源,并影响瑶族文化的发展程度和趋向。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构成瑶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瑶族度戒是瑶族道教的传度仪式。本文通过分析瑶族度戒所蕴涵的道教思想 ,考察瑶族度戒十戒戒条的道经根据 ,认为瑶族度戒是道教授的传承和衍化。瑶族度戒源于早期正一道的授科仪 ,瑶族度戒仪式中的诸多道教因素 ,反映出瑶族宗教道教化的特质。道教在瑶族社会的传播及其与瑶民族文化相结合而发生的衍变 ,通过在瑶族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度戒可以得到说明。度戒作为瑶族吸取道教思想而形成的仪礼 ,在瑶族社会中发挥的宗教功能 ,具有深刻的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瑶族历史文献<评皇券牒>的各种抄本、神话、故事传说、舞蹈艺术、村寨布局、传统社会组织及风俗习惯等可视和不可视的历史记忆入手,分析瑶族的自我认同、自我定位、族群凝聚力的打造以及与外族竞争的心态;认为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铸就了该民族是一个知足、不愿轻易冒险、礼让、回避、迁移和勤劳勇敢、艰辛度日、迁移游耕、渴望美好生活的群体.  相似文献   

16.
排瑶地区流传的经书,为先生公举行宗教仪式时所使用。不同的仪式使用不同的经书。其内容涉及到排瑶社会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是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研究瑶族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难得的、珍贵的学术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族群互动日益频繁的当今世界,生存在同一区域的不同族群,既要维持族内的文化认同,又要接纳强势的外族文化,才能确保本族的正常生存与发展。如何抉择并保证两种甚至多种认同互不冲突,招郎仪式对此做出了明确回答。仪式中展示的建构族内、族际文化认同的方式方法,体现出瑶族群众充分利用各种场所和可能建构族群文化认同。它是瑶族在主动适应社会变迁的同时,又灵活保存本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新疆民族宗教教育与国民教育的并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发展阶段的更替、社会的变革,不一定同时带来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变化,一个多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时尤其如此.民国时期新疆教育的主流是民族教育.民国初,新疆伊斯兰经堂教育盛于国文私塾学堂,民国中后期,民族学校的规模与普及大于汉族学校,而在内容上,现代科学成分皆无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经济社会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发展失衡容易引发地区性社会风险。本文以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为研究对象,以建立和谐社会为目标,构建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系统,它包括发展失衡预警指标的设计、预警等级的划分和预警信号的设置。并运用所构建的预警系统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叙述美国瑶族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过程,分析了美国瑶族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的特点。认为与一般的美国人及其他民族的认同发展历程不同,美国瑶族的认同发展历程没有遵循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发展规律,而是从国家认同到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