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议论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三种主要文体之一,是比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更广泛,教育作用更直接的一种文体。在大学中文系写作课教学中,议论文又是学生重点练习的常用文体之一。从我这几年接触学生作文实际以及同一些写作课教师交换意见的情况来看,同学们对议论文的重要性是认识不足的,因而对议论文的写作也是重视不够的。许多学生不能写甚至不愿写议论文。有的学生常以“没啥意思”、“没有写的”、“不知如何论证”为辞,迟交或不交。从学生的作文看,一般是记叙文比议论文写得好些。如  相似文献   

2.
覃振教 《新天地》2011,(8):75-76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于写、善于写作文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写作一直让很多小学生感到苦恼与头痛,日常交往中说起来头头是道,可是提起笔时却无话可说,又什么都写不出来。学生怕写作文,教师也怕教作文,造成学生作文畏难心理的原因首先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没有体验到写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唉,又是作文课!”“这次作文,我又没什么可写。”经常听到同学面对作文课唉声叹气。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这是许多学生写作时畏惧心理产生的根源。如何变“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为“有话想说,有事要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呢?现就这个问题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讨厌作文,害怕作文,已成为小学生普遍的心理状态。他们提起笔来,总感到无话可说,心中一片茫然。即使挖空心思写出来的习作也是内容空洞,缺少灵性。久而久之,他们一碰到作文就“望而却步”,感觉“作文”两个字是那样“高高在上”,“高不可攀”。追其原因,是学生缺少广泛地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缺乏真实的写作素材.再加上不会观察生活,不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导致了目前学生畏惧作文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造新经验等。但有许多学生害怕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习作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下面是我所做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造新经验等。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笔者认为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习难度之大是语文教师共所周知的。在议论文写作起步阶段,相当多的学生对写作议论文没有兴趣,虽然从课本中学习了一些议论的相关写作知识,并不懂得如何运用,很难感受到学习写作给他们带来的欢乐。因此,初学议论文写作如果教师缺乏正确指导,会使学生产生惧怕和畏难的心理,影响学生写作。由此可见,议论文起步阶段的训练尤为重要,这一阶段是议论文写作的关键环节,也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和基础。对这一教学环节的研究和训练,我分三步进行。  相似文献   

9.
议论文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很多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习惯于按一个视角,一条思路,一种模式立意构思,写不出好的文章。本文按中学常用的议论文五种题型,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揣摩”,具体谈议论文的多视角立意训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是学生写作时常遇到的尴尬问题。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写什么的问题,涉及写作内容的来源和素材的积累两方面。来源于哪里呢?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来源于书籍,来源于思考……但有了来源未必就有了积累,  相似文献   

11.
“课标”对作文的表述有三种。第一学段叫“写话”.第二、三学段叫“习作”,到了第四学段才叫“写作”。小学阶段以“写话”、“习作”为主,这就有了写作的梯子,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消除了学生害怕写作的心理。比如低年级的“写话”就有很大的随意性,一是不计较数量,不管多少,写三句五句行,写一句二句也行;二是不管内容,漫无边际,写这个也行,写那个也得;三是不讲规范,写不完整的句子行,有错别字也无妨。  相似文献   

12.
“文体沟通”,就是让学生在基本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这几种文体的前提下,再根据具体文章内容的可变性,引出另一种文体的写作练习方式。如记叙文可引写出相关的议论文,有的议论文又可引写出相关的记叙文,有的说明文又可引写为议论文等。这种文体的沟通,是以传统的写作体系为基点,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考作文有文体不限的趋势,但同时要求写好基本的文体,写作时严格遵守文体的限制,严禁写成“四不像”的文体。从学生写作的情况来看,主要以记叙文、议论文和散文为主,学生对散文更是“情有独钟”。那么如何写好一篇散文呢?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大纲·初中·写作能力》指出:初中学生要“能写五六百字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观点明确,有根有据,有点分析”。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中的《编写说明》指出,第四册教科书“以训练议论能力为主”。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抓好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教学训练。写议论的目的,就是要宣传某个观点,讲清某个道理,收到以理服人的效果。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基点,应该放在怎样说清道理这一点上。训练初中生说清道理,首先当然要让他们明确论点、论据、论证这三个概念。从平时的语…  相似文献   

15.
议论文的基本特点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明观点,提出一定的见解和主张.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训练学生逻辑思维是提高写作出平的关键,也是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如何加强逻辑思维训练的体会。一、抓住审题,是加强逻辑思维训练的关键.要求学生写文章时,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有关概念冲心词或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其目的是训练学生思维的确定性,即首先明确“写什么”.以下举例说明之.例一,简要说明下列一组…  相似文献   

16.
许多青年学生怕写议论文,语文教师也怕改议论文。怕,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最直接的还是难于议论文的语言表达。不信,请看,在许多学生的作文里,八股调、逻辑混乱以及歧义、费解、重复、繁冗等现象层出不穷,致使学生越写越乏味,教师越改越伤脑筋。 议论文语言有何特点?如何逐步消除上述现象,并培养学生的议论文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兴趣?本文将涉及其一二。 首先应当明确,议论文既然是摆事实、讲道理、直接宣传作者主张的一种文体,而要使事实摆得清楚,道理讲得明白,事理浑然一体,论证井然有序,从而具有极强的说服力,那就必然要求运用语言准确、简练、逻辑性强。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不少学生害怕作文。究其原因,大都认为作文时“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作文到底写什么?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不是无所作为的玩意,不是无中生有的把戏,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同吃饭、谈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间缺少不了的事情。”南宋教育家朱熹又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精典的语句都道出了作文的真谛。生活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怎样才能让生活这一源头活水淙淙流淌在学生的笔端呢?  相似文献   

18.
说明文和记叙文、议论文,是中学生的“三大基础作文”。对于这一点,过去我们认识不清,往往把教学重点只放在记叙文、议论文上。因此,学生对说明文比较生疏;叫学生写说明文,不是写成了记叙文,就是写成了议论文。这不能不说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我的学生是即将毕业的高中学生,也存在这个问题。怎么办呢?象景山学校那样专  相似文献   

19.
古人说:写作要“工于发端”,方能“疾书于后”,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地提出论点,写好开头,就能为全文论述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许多学生感到,议论文难写,议论文的开头更难写。因为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往往就在文章的开头便提出来了,而中心论点在议论文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如果中心论点不能正确生动地提出来,那么文中的大段论述就成了无本之木了。由此可见,作者在写  相似文献   

20.
在2005年“高考作文考试大纲”中,关于作文考试的总体要求进行了两处文字表述上的调整。其中之一就是把“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的表述调整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把“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与“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并列,可以说从另一方面放宽了高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和束缚,拓宽了中学生文体表达的范围,使除“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之外的其他类型的文章,那就是:小说、散文、散文诗、戏曲、剧本、小品、诗歌、寓言、童话、采访记、BBS、广播等都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学生高考的创作文体范畴,这也是顺应近几年高考作文写作实际情况的必然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