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英国女作家奥斯丁一生短暂,只完成了六部小说,这六部小说都以女性婚姻为主题,题材虽然狭小,却反映出奥斯丁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释了奥斯丁笔下的女性婚姻:以结婚为目标的婚姻,以财产为目的的婚姻,虚伪的金钱婚姻,理想中的婚姻等。奥斯丁的伟大正在于她用小小的婚姻反映了宏大的世界,因为她描写的婚姻不仅折射了当时社会的金钱本质,还寄托着她对女性不平等地位的思索。  相似文献   

2.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以日常生活为素材,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简·奥斯丁通过班纳特的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3.
<傲慢与偏见>历来被认为是作者奥斯丁为讴歌女性追求幸福婚姻的不懈努力而作,而伊丽莎白是全书的中心人物,通过对她的形象剖析,展示其爱情婚姻历程,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奥斯丁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奥斯丁自身经历的角度,分析奥斯丁创作的时代背景,18、19世纪的英国中产阶级女性,生活在男性主导的社会里,要得到幸福,唯有寄希望于既有感情又有物质基础的婚姻,如奥斯丁笔下的女主角在感情和理性中寻找平衡,最后成为成功的家庭主妇。而奥斯丁42载的人生中,她并没有如她笔下的女主角那样在婚姻中找到幸福。反而依靠自己的写作才华,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奥斯丁本人的经历,预示了女性新时代的到来,摆脱婚姻的束缚,走出闺房,创出自己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5.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之一,也被认为是作者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作品。简·奥斯丁在其小说创作中着力描绘了她那个时代的中产阶级妇女的爱情和婚姻。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选择了既简单又复杂的故事,简单是因为小说只涉及了一个主题——爱情与婚姻;复杂是因为小说围绕着这个简单的主题刻画了许多性格迥异的人物,向读者展现了丰富的人类情感。本文旨在在赏析《傲慢与偏见》作品的同时,结合简·奥斯丁的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其个人生活经历来分析简·奥斯丁所持有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6.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以男女之间的爱情生活和婚姻纠葛为主线,描述了四桩婚姻关系的发展变化,而误解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被深刻地展现出来。本文将从小说中四桩婚姻类型中存在的误解进行具体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简.奥斯丁是如何表现婚姻历程中的误解及要表达的婚姻内涵。  相似文献   

7.
通过简单介绍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丁自身的一些情况、写作手法及其在文坛上的地位,再加之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婚姻家事的描写,展现简·奥斯丁的婚姻观--爱情、伦理和道德兼顾;要明确婚姻的优劣标准;对待关系到终身幸福的婚姻,一定要严肃而谨慎,切不可当作儿戏,也不能为表面上的光鲜美丽所迷惑;恋爱、婚姻都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家庭问题,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奥斯丁和张爱玲是两位表现爱情与婚姻题材的杰出女作家,她们的作品有很多相同之处,尤其是在婚恋观上的契合。这种契合主要表现在经济因素和女性主体因素两个方面,虽然两位作家出身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历史年代,但是却表现出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9.
《诺桑觉寺》是简.奥斯丁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相比较简.奥斯丁其它五部作品而言具有明显的三大新特色:第一次以基督教的道德标准严厉地惩罚了不遵守婚姻道德的人;第一次完全让金钱决定婚姻的成败;第一次让一位非传统性的女主人公以成功的女主人公姿态步入幸福婚姻殿堂。《诺桑觉寺》也因而被评论家称为奥斯丁最特别的小说。  相似文献   

10.
《傲慢与偏见》中有四种不同的婚姻类型:柯林斯牧师与夏绿蒂的功利婚姻、韦翰与丽迪雅的情欲婚姻、吉英与彬格莱的理想婚姻、达西与伊丽莎白的完美婚姻。通过这行行色色的婚姻,可以让我们了解作者简.奥斯丁那个时代英国人民鲜活动人的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11.
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通过四对年轻人四种不同的爱情和婚姻,传达了恋爱婚姻是关系到终身幸福的大事情,必须严肃谨慎的思想,同时提出了道德和行为的规范问题,并通过讽刺的艺术和语言的机智幽默,表现了她对生活的深刻思索:婚姻不应该被金钱、地位、情欲所驱使,只有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才是真正幸福的婚姻!  相似文献   

12.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笔下女性人物伊丽莎白.班纳特的人格魅力在于她唤醒并凸现了女性沉睡已久的觉醒意识,击碎了长期以来文学作品中"男性优越"的神话,解构了男性中心话语权。同时,这一全新的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折射出当时英国社会一些不满现实的女性渴望获得自身的独立、自我价值得到肯定的强烈呼声。  相似文献   

13.
文体是作者风格与内容的统一,也是特定社会现实的反映。本文借助文体研究的视角来剖析简·奥斯丁的经典著作《傲隧与偏见》中的几处翻译,借此说明从文体的角度解读文本,剖析其宏观历史性、微观文本结构属性及作者的主观倾向性,从而指导翻译实践,无疑能令译文更准确,更具有时代性。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通过娴熟运用各种反讽,将小说主题,即当时社会以追求金钱和地位为目的的婚姻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将小说中的各种人物生动逼真地塑造出来。  相似文献   

15.
简析《傲慢与偏见》情节之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部作品,如果缺乏经久性的魅力,一见文学史便会化为乌有;只有优秀的具有经久性魅力的文学作品,才能经受住残酷的时间老人的考验而不被淘汰。本文主要通过对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中所描写的四条体现不同意义的婚姻线索的分析探讨,着力揭示此作品的情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之魅力特点。  相似文献   

16.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简.奥斯汀是否可以称为女性主义作家在学界有所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伊莉莎白已经初具女性主义的萌芽。她不以金钱和地位来选择婚姻对象,坚持以爱情作为成就婚姻的前提条件,这对当时时代的女性来说,已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7.
文学名著在我国被反复重译,每个时期的译本透露当时的语言、出版、文学风尚、读者要求和总的社会文化情况。同一作品的不同译本展示了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众所周知,译者并非处在一种理想化情形下,而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的背景中翻译。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说,翻译界一般存有两种对立的意见,即所谓"异化"(alienation)与"归化"(adaptation)。通过对比研究分别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的两部《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可以揭示译者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下主要倾向于哪种翻译策略,"归化"还是"异化";及随着两种文化接触的日益频繁,"异化"的翻译策略是否最终会占上风。  相似文献   

18.
《傲慢与偏见》中的贝内特太太无知粗俗、愚昧依附、自我迷失,反应了当时女性主体意识缺失的社会现状,诸如女性智力教育权利的被剥夺、婚姻的依附以及人格魅力的缺失等等。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通过对贝内特太太和追求独立女性意识的伊丽莎白的对比分析,凸显了奥斯汀所倡导的男女智力平等的教育观、爱情第一的婚姻观、独立思考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9.
《傲慢与偏见》的语料库检索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语料库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门新兴学科,它致力于文本的检索,取样,分析以及统计。语料库的工具如Word Smith,Concordance等都为文本,尤其是具有情节性的文学文本的分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即将通过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运用Word Smith,Concordance等工具来分析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的文本主旨,人物塑造,与剧情发展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