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饮冰室诗话》是梁启超流亡日本之后在《新民丛报》上开设的文艺类栏目之一,是梁氏文学救国论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民丛报》上具有重要地位。基于文学救国的立场,《饮冰室诗话》在组稿对象、组稿方式、稿件内容等方面与传统的及同时代的诗话、词话相比具有独特魅力,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质和个人特质。  相似文献   

2.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在总结经验教训时,得出一个结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1902年到1906年,他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20篇论文,以《新民说》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学说在山东最早出现于一九○六年。马克思主义问世后,在中国的中文报刊上最早谈论马克思的,是一八九五年,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月刊。继后,一九○二年,梁启超在日本创办了《新民丛报》,他在该报上从一九○二年到一九○四年,先后发表了许多论文,其中就涉及到马克思及其  相似文献   

4.
资产阶级革命家马君武在协助梁启超办《新民丛报》的三年,是他一生中参与报刊宣传工作的一个高潮期,在加盟《新民丛报》的前期,他的办报工作对梁启超的舆论宣传方针起到了重要的阐释与配合作用,是康梁阵营中一名重要的宣传者。在1903年,由于马君武与梁启超在对待民主革命态度上的分歧加大、对孙中山了解的加深及“羽衣女士事件”等原因,马君武与改良派决裂,毅然加入了革命派阵营。这一转变轨迹,可以说是清末报人群体聚合方式由门户意识向政治价值认同转变的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5.
一篇湮没七十余载的重要佚文──首次发表《梁启超对于顺天时报启事》原稿吴铭能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声名洋溢的启蒙思想人物,在清末“百日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他流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  相似文献   

6.
史学界一般认为,1898年至1903年是梁启超对中国启蒙思想最有贡献的时期,是他作为一个启蒙思想家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以日本东京的留学生为中心,以《清议报》《新民丛报》为主阵地,以梁启超为主将,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启蒙高潮。在此以前,梁启超的思想多是宣传、发挥康有为以及严复、谭嗣同等师友的学说;在此以后,梁启超转变为国家主义者,在启蒙思想宣传方面,出现了倒退,失去了  相似文献   

7.
<正> 维新志士、一代文杰梁启超,是一位驰骋政坛的近代著名报刊活动家。他在“公车上书”以后,创办了《中外纪事》(初名《万国公报》),开始了“报馆生涯”。他在1896年于上海主持《时务报》笔政期间,发表了许多精彩的评论文章,鼓吹变法维新,“一时风靡海内,数月之间,销行至万余份,为中国省报以来所未有,举国趋之,如饮狂泉。”从《时务报》到戊戌政变失败以后的《新民丛报》的十多年中,梁启超发表了一百多篇评论和专著,以感人的笔触,富有说服力的论述,喜爱怒骂皆成文章,吸引着、影响着一大批读者层。其影响之大,流传之广,震憾之深,是我国近代报刊史上所少见的。——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代,从长沙师范老师那里,借来一本《新民丛报》,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下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报刊上以“莎士比亚在中国”或“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为题的文章,都正确地指出“首先把莎士比亚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外国传教士”,但有人以严复在其翻译作品《天演论》和《群学肄言》中提到莎士比亚作为起点,认为“中国学者介绍莎士比亚始于19世纪90年代”,则与史实不符。还有些研究者把梁启超的一则诗话看做是我国最早的莎评,其实不然。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之八中,曾简略地谈到他对莎士比亚的看法。他说:“近世诗家,如莎士比亚、弥儿敦、田尼逊等,其诗动亦数万言。伟哉!勿论文藻,即其气魄固已夺人矣。”这则诗话原载《新民丛报》1902年5月号,见[日]下河边半五郎编《壬寅新民丛报汇编》,日本横滨新民从报社出版,第910页。梁启超在诗话里只是笼统地把莎士比亚等近世诗家介绍给读者,并没有  相似文献   

9.
明治时期是日本国民近代伦理观念的形成时期。它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指的是明治初年到明治20年代初,这一时期伴随着启蒙运动和自由民权运动,欧洲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使日本传统伦理体系土崩瓦解。第二阶段指的是明治20年代,这一时期是日本社会对欧化主义风潮加以反思的时期,传统的伦理道德以国粹主义为表现试图向主流社会伦理思潮复归。第三阶段指的是明治30年代,这一时期《大日本帝国宪法》和《教育敕语》的颁布标志着日本近代伦理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丛报>是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派创办的一种重要刊物,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舆论阵地之一.它对中国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原因,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前途等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和分析,在建设中国近代文化方面做过大量有益的工作.<新民丛报>总结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在此基础上重新整理和研究中国固有的文化资料,创建中国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对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和提高学术在文化史中的地位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在日本的小说出版活动考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启超流亡日本以后,除了继续从事政治活动以外,他对小说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他主持的《清议报》、《新民丛报》以及他创办的《新小说》杂志上,他连载了大量的翻译小说和创作小说。这些小说的出版活动,虽然时间不长,距国内市场甚远,数量也不多,但是促成了小说与定期刊物、与铅印洋装技术的结合,确立了近代小说出版的基本规范,并带动了中国小说出版形态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本文即着重梳理梁氏在日本的从事小说出版活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一位重要的启蒙宣传家。二十世纪初,他自号“中国之新民”、“新民子”,创办《新民丛报》,发表《新民说》,倾注全副心思才力于新民救国,希望以人的近代化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他以“笔锋常带感情”的健笔,历诉封建专制制度,纲常名教对民族心理的摧残,以满腔热情呼唤新民德,铸造新国魂,催促国人忏悔反省,鼓舞人们振奋民族精神。以《新民说》为代表的思想启蒙工作,使梁启超风骚一阵,倾动一时。本文拟对梁启超新民思想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ory)是美国传教士俾治文(Brigman)在广州创办的第一份文英月刊。因无中文自译名,当时习惯称为《澳门月报》,一译《中国文库》,日本译名《支那丛报》.它与林则徐在广州,于1838年至1840年间的译报汇集《澳门月报》无关,不能混同。 该刊创刊于1832年5月,停刊于1851年12月。先后在广州、澳门、香港、广州等地发刊,共出20卷236期。第1至8卷为跨年度卷,每卷12期;第9卷为1840年5月至12月号,共8期;第10至20卷为年卷,每卷12期。因此,笼统说共出20卷,每卷12朝,是不确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报刊上以“莎士比亚在中国”或“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为题的文章,都正确地指出“首先把莎士比亚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外国传教士”,但有人以严复在其翻译作品《天演论》和《群学肄言》中提到莎士比亚作为起点,认为“中国学者介绍莎士比亚始于19世纪90年代”,则与史实不符。还有些研究者把梁启超的一则诗话看做是我国最早的莎评,其实不然。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之八中,曾简略地谈到他对莎士比亚的看法。他说:“近世诗家,如莎士比亚、弥儿敦、田尼逊等,其诗动亦数万言。伟哉!勿论文藻,即其气魄固已夺人矣。”这则诗话原载《新民丛报》1902年5月号,见[日]下河边半五郎编《壬寅新民丛报汇编》,日本横滨新民丛报社出版,第910页。梁启超在诗话里只是笼统地把莎士比亚等近世诗家介绍给读者,并没有仔细评议他们的诗,更没有专门对莎士比亚进行论述。“即其气魄固已夺人矣”这句话中的“气魄”指的是莎、  相似文献   

15.
现代宪法的重要特征是保护公民权利。体现日本近现代发展的明治宪法 (《大日本帝国宪法》)和昭和宪法 (《日本国宪法》)对日本人权利义务的规定有哪些不同 ?文章对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时务报》、《清议报》和《新民丛报》是梁启超在改良运动中创办的报刊,他以报刊为舆论工具,宣传其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和"新民"的政治、思想主张,因而这三份报刊都被视为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机关报。然而对三份报刊的办报宗旨仔细考察,可以发现它们在有着思想与风格的一致性的同时,又有所发展和变化。本文以三份报刊自身的演进为视角,试图探寻梁启超报刊思想中"党报"思想向"国报"思想的转变轨迹。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改良主义政治家、思想家和卓越的宣传家。从1898年戊戌变法至1928年国民党宣告“统一”的三十年中,梁氏几乎参与了在中国所发生的一切政治活动,各种重大政治事件无不在他的头脑里引起强烈的反映,或者在他的笔下留有记录。 在梁氏的笔舌生涯中曾经有过两次大的闪光:一是维新运动高涨时,他因在上海办《时务报》而“名重天下”;二是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因在日本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而成为“舆论界之娇子”。本文主要是就他在这两个时期的思想言论略加评述。  相似文献   

18.
论《新民丛报》在中国近代文化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丛报>是中国近代介绍和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刊物,它在中国近代报刊界、教育界和文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和推动中国近代文化向前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明治精神”一词出现在夏目漱石的名著《心》中,由于在作品中的特殊地位,颇受争议。“明治精神”是夏目漱石毕其一生所直面和试图解决的课题。《心》中的“明治精神”,指日本在实现近代化过程中“‘自我本位”的迷失和孤独,是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东西方文化激烈冲突面前所呈现的一种精神状态;“明治精神”直接导致了《心》中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并最终使夏目漱石完成了对“自我本位”思想的重塑。  相似文献   

20.
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亡国的危险。一些志士仁人,四处寻求真理,提出了种种救亡图存的主张。有提倡兴西学、学西艺的;有主张变法维新的;更有立志革命的等等。在形形色色的救国论中,提倡尚武,实行军国民教育,是当时引起社会共鸣的一种积极主张。1902年,留日学生奋翮生(即蔡锷)、蒋百里,在当时的《新民丛报》上发表了《军国民篇》和《军国民之教育》等文章,直呼:“今日,不以军国民主义普及四万万,则中国真亡矣”!1903年,留日学生组织了军国民教育会。在上海也组织了军国民教育会。同年的《浙江潮》杂志上,署名“飞生”(即蒋百里)的《真军人》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以军国民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