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是指记者讲述新闻内容的角度,对一则新闻报道选择适合的叙事视角极其重要,叙事视角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决定新闻报道在新闻世界里的独特地位的高低。随着新闻传播方式向多元化发展,新闻媒体世界竞争愈来愈激烈,与此同时,获得独家新闻的机会也大幅度减少,对新闻记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基于此,怎么写新闻报道已经变成记者首先考虑的问题,对于现代新闻记者怎么写新闻比写什么更显得重要。因此,新闻记者必须掌握选择叙事视角的艺术,对叙事视角进行精心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新闻世界里独家新闻的地位。本文旨在分析叙事视角的含义,探讨其特点,指出相关新闻报道选择叙事视角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县级电视台中,新闻节目是县级电视节目的核心内容。新闻节目制作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县级电视台的发展。新闻记者担负着第一手信息的认定,对研究对象的调查研究、事件的解读和稿件编辑整理等职责。因此,必须提高县级电视台记者新闻采编能力。  相似文献   

3.
兰天 《公关世界》2016,(15):48-49
新闻作为纪实性的信息类型,具有一定的舆论导向性,广播报道中传播和表达出的新闻观点和态度都能左右受众群体对新闻事件的了解和认识。作为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广播新闻事件的舆论导向作用具有两面性,处理恰当或者失误都能带来一定的社会影响。因此,作为广播新闻编辑记者,要学会正确引导新闻的舆论导向性,承担对应的社会正能量传递责任。  相似文献   

4.
赵春光 《现代交际》2010,(5):99-100
随着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社会中微观个体的媒介触手逐步延伸和扩展,社会公共事件被受众截获的效率和速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危机事件发生时,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因此,官方媒体想要通过集体失语来隐瞒危机事件的概率几乎为零。由于危机事件的特殊性,官方媒体要做到有效的舆论引导,不但要注重内容上的设计,表现形式的选择也是应重点关注的细节。因此,本文将从危机事件的舆论情况切入,深入分析影像新闻影响舆情的特点,并提出笔者对影像新闻引导舆论的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5.
广告策划如何利用重大新闻事件才能达到最佳的广告效果呢?笔者以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抓住产品与重大新闻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新闻事件为由头做广告,自然应该选择那些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的事件,因为其受众认同度高,容易产生广泛的广告效果。但是这里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即所选的新闻事件与广告所突出的创意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不可牵强附会,生拉硬扯。须知,新闻事件之于  相似文献   

6.
出镜记者是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产物,因为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促使行业内的分工要进一步细化,同时复杂的新闻现场需要记者出镜以满足电视受众比较高层次的信息需求。我国目前存在着庞大的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群,但是并不是每个出镜记者都做的很好,我国在电视新闻出镜记者方面,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闻采编工作是传媒工作人员对新闻信息进行认证、收集、制作的过程,主要包括采访和编辑两大部分。在我国绝大多数县级电视台中,新闻节目是县级电视节目的主心骨、核心内容。新闻节目制作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一个县级电视台的发展前途和命运。而在这个过程中,新闻记者担负着第一手信息的认定,对研究对象的调查研究,事件的解读以及稿件的编辑整理等重要职责。为了取得很好的舆论导向,收到良好的传媒效果,扩大县级电视台的影响力.提高县级电视台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显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闻的真实性一直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和规律,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报道客观、公正,但是在现在网络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和事实的出入导致受众的理解错误,进而舆论导向对事件本身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被老外撞倒的北京大妈"事件的发展中,可以看出,由于最开始报道的不真实导致受众最开始认为是大妈讹老外,到最后事实澄清后大妈的确是被老外撞倒这个过程也导致了当事大妈从受害人从舆论中的不利方到被同情方。新闻的真实性一直是新闻最基本的要求和特征,新闻报道的传播者和受众都需要对新闻的真实有更好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时晓静 《现代交际》2013,(10):82-83
20世纪中期,电视新闻调查式深度报道发展成为最吸引受众关注的电视新闻形式。深度报道被称为In-depthreports(深入报道)和interpretativereport#rig(解释性报道)。不论是何种新闻事件,调查式深度报道都试图通过对事实的极力探寻,收集零星的新闻碎片,通过对新闻事件中悬念与冲突的镜头构图性处理,最终还原给受众一个事件真相的故事性画面。镜头所展示出来的画面感和抽象的新闻时间构图最终成就了电视新闻调查式深度报道。究竟电视新闻调查式深度报道如此受人欢迎的原因在哪里?电视报道如何做到将新闻用故事化的方法讲述出来?本文试图从电视新闻构图的先决条件、主要因素和画面感三方面来解答上述疑问。  相似文献   

10.
《职业》2016,(4)
什么样的工作和学历不挂钩?什么样的工作看学历呢?本文摘选几种与学位不成正比的高薪职业,供读者参考. 记者年薪约3.1万英镑 记者作为360行里的"无冕之王",尤其是文科领域的新闻从业者,其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挖掘力度、良好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对社会问题的观察角度绝非一张文凭所能代表的.  相似文献   

11.
秦华 《现代妇女》2014,(6):305-305
说起政法新闻报道,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案件、血腥、暴力等负面的新闻素材,这是狭隘理解了政法报道的领域和内容。其实,政法报道是宣传公、检、法、司等部门的工作和涉及法律范畴的新闻事件的报道。政法报道兼顾着政治和法制新闻的双重需要,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在宣传法治思想,营造遵纪守法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只有扩大政法报道的关注点,提升内容的可读性,拓宽政法新闻报道的领域和内容,才能在政法报道中引导和提升受众的口味,让受众在关注新闻的同时能更多的汲取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2.
所谓突发性新闻事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可预料、毫无预兆和征兆下发生的意外,不为人们所能控制的新闻事件。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突出表现是偶然突发并带有很强的破坏性,它是客观事物急剧质变的状态,呈现的是一种与正常情形相反的态势,并且这种偶发的质变与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怎样应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怎样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找寻受众关注的新闻价值,同时又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件的真实本质,就是对新闻工作者业务素质的全面考验。  相似文献   

13.
环球职场     
《职业》2016,(4):38-39
英国:不与学位挂钩的高薪职业什么样的工作和学历不挂钩?什么样的工作看学历呢?本文摘选几种与学位不成正比的高薪职业,供读者参考。记者年薪约3.1万英镑记者作为360行里的"无冕之王",尤其是文科领域的新闻从业者,其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挖掘力度、良好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对社会问题的观察角度绝非一张文凭所能代表的。  相似文献   

14.
公关与新闻传播不同。很多人误将公关人当成记者,因为公关人有时也要写新闻稿。但记者向公众提供的是新闻与信息,记者是客观事实的观察者和呈现者。而公关人在向公众提供事实之时,通常要表明组织自身或来自客户的观点和态度。记者的受众是读者和听众,他们也是普通的社会公众。而公关的受众则是不同的目标人群,公关人需要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策划针对性的传播内容,以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记者的传播途径是他们工作的媒体,而公关传播的途径则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媒体、媒体的组合,还有广告和其他传播方式,包括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视台从1997年香港回归事件开始逐步探索对于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一些重大的灾难性事件也走入现场直播的视野中。在灾难事件的直播报道中对于出镜记者的要求颇高,在灾难性新闻直播探索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力求提高灾难性新闻出境记者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的质量评价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是传播效果,任何新闻传播活动都需要追求良好的效果,否则该项活动是不成功的。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异化传播的意图。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受众的心理认知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播的客观效果。由于新闻是以动态的形式进行传播的,受众的思想水平和思维方式都可能对传播的效果产生异化的状态。因此,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因素,从受众的认知心理出发,采取有效措施来避免传播效果的异化。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新闻价值观决定着传播者对新闻事实的取舍和新闻报道的角度。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新闻在实践中的认识的不断积淀,使得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在新媒体语境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新闻价值理论系统在新的传媒技术条件和形态下,应该得到修正和进一步的发展。首先,作为传统的新闻思想核心的"客观性"的价值,在新媒体语境下,正在向"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综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其次,在新媒体语境下,由于把关人的缺失、匿名性、受众的交互性以及新闻信息本身的泛化等诸多传播特征的出现,使得新闻价值理念正在由传统的单调的偏倚走向辩证的综合。这些变化主要包括:重要性的价值观走向"重要性与需要性"相结合的价值观;及时性的价值观走向"时新性与全时性"相综合的价值观;接近性的价值观走向"接近性与亲近性"相结合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媒体的职责有为人民服务、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正确引导舆论方向等,这些都是媒体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前提条 件。新冠疫情在中国爆发后,微博成为民间舆论发酵的主要平台之一,我国的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出现“跟风、蹭热度”的失范行为, 本文选取微博中的部分反沉默螺旋和新闻伦理相关的热点事件被媒体转发现象,从新闻工作者素养、新闻价值、受众碎片化特征三个 方面分析媒体行为失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默多克事件反映出来的,是新闻自由,或者说西方新闻秩序的困境,究其本质,这是政府、媒体、受众三者博弈的结果。政府的主要资源是政治权力、媒体的主要资源是影响力、受众的主要优势则是数量。这个博弈的基本规则是政府努力获取对信息流动的控制,影响受众的行为,最终获得选票和支持;媒体的终极目标则是利润,这是市场经济所规定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歌手姚贝娜因病去世,一时在网络上引发起关于记者权力边界的问题。一篇网文外加歌手经纪人的微博致使舆论倾斜,媒体沦为众矢之的。本文通过对事件的梳理,识图通过分析由新媒体营造出的拟态环境对受众舆论及普遍社会认知的影响,探讨当下媒体公信力下滑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