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在经过了长期的文明演化后汇集成为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反映了我国的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兼容、开放、经世致用,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和强大的内部凝聚力。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发展的精神沃土。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和深刻的教育价值。本文从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谈起,着重探讨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唐雨稀  刘玉标 《现代交际》2023,(5):44-52+122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团结奋斗精神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蕴含着国家治理的重要启示。这种团结奋斗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始终保持着不竭的生机与活力,至今仍能够为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和人类文明的绵延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要正确认识和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团结奋斗精神的多重思想意蕴,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切实做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工作,不断激活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团结奋斗精神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承载民族精神,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不仅能够使两者相辅相成更好地提高学生素质,而且还能不断完善和丰富教育理论体系,其传承和发扬对高职生、高职院校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兰永海 《职业时空》2008,4(8):180-180
民族文化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广义的民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这一成果包括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制度方面的成果。狭义的民族文化专指民族的精神创造,也可以说是民族人文文化,是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的总和。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离开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民族文化就不成其为民族文化,就会失去民族特色,就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按照一般理解,我们本文所说的民族文化是指狭义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过往的历史中形成的具有明显特色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幸福侠     
<正>幸福侠是"幸福文化"人物化的一个吉祥物。人们在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实现自我价值和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内心里集合着一种超思维想象的力量来强大自我。以侠客精神弘扬正义、驱除鞑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富有创造精神和正义力量的  相似文献   

7.
任致远 《城市》2011,(2):3-8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城市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象而具体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孙成岩 《现代交际》2013,(11):122-123
传统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涵了几千年的中华名族文化特色,汲取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精华,是文化、价值认识的重要体现。但是,随着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我国的传统武术发展存在危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立法保护仍然是空白,所以,寻求法律保障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民族历经发展沉淀下来的精华,其文化根基决定着该民族的价值导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就必须借助中国文化蕴含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对人民的最深厚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所在。而屈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面伟大旗帜。他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文化原型与精神典范。屈原的爱国和忧国忧民,与他的”九死不悔”的献身精神结合在一起。他的作品和他的生平,构成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传统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根之所系、基石所在。文中结合历史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进而探究其形成的原因.从而培育全民的爱国情怀和爱国之心,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腾飞。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发挥,需从文化的社会功能、文化事业的发展原则及文化精神的内生凝聚力出发,确保其运作过程的张力与连贯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洞察现实的认识功能、精神滋养的培育功能及和合共生的交流功能是驱动文化价值发挥的本质动因;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目标,是文化价值发挥的现实依托即文化事业的建设原则;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树立,是文化精神的价值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民心、聚国魂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2.
文化自信关乎大国自信,提升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占据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举措。新时代提升文化自信是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中积累强大自信的必然结果。阐明文化自信的历史渊源、理论本色和现实诉求,能为提升文化自信提供科学、有效依据。实践是理论的归宿,新时代只有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确保政治定力、培育公民文化素质提升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提升文化自信力等现实路径,才能真正让文化自信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3.
郭青 《现代妇女》2014,(12):372-373
民族艺术是各民族在其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是各个民族审关的精髓之所在。我国丰厚的丈化底蕴为民族舞蹈走向市场带来强大的潜在商业价值,只有深入挖掘民族文化遗产,才能使民族舞蹈在走向市场时赢得众人的关注。当然,就任何一种文化而言,最重的不只是它的继承性,还包含有它的创造性。危在旦夕的并不仅仅是文化的遗传,而是创造文化新形式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讨论研究中国民族舞蹈走向市场时既重视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更强调文化新形式的创造。  相似文献   

14.
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沂蒙精神丰富内涵,沂蒙精神植根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是沂蒙老区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展现的精神特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华夏民族精神,是对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弘扬沂蒙精神是对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沂蒙精神集中体现了山东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是对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沂蒙精神对传承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实价值,新时期加强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已成为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力量,有利于构建新时代和谐的党群关系,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早己融入到民族的血脉之中,儒、释、道被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而儒道文化作为中国本土产生文化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大,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显而易见。本文从对传统文化中的儒道精神的分析入手,找出儒道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进而追寻21世纪中华民族精神的归宿。  相似文献   

16.
张冉 《现代妇女》2014,(12):386-386
当代中国雕塑发展迅速,雕塑的精神是雕塑的灵魂,目前我国雕塑精神正处于转折时期,雕塑文化、精神的发展处于转变时期,是由西方文化向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变,是由浅层文化向深层文化的转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与国民文化精神意识的不断增强,雕塑中在政治、经济的精神文化影响了中国雕塑家对传统的认识,是其民族自信心和时代责任感具体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人类历史是在不同地域由分散的种族发展起来的,已经形成颇不一致而又各放异彩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便是该民族生于斯长于斯的安身立命的家园。文化价值有层次,处于底层的是制度价值,它体现社会的制度安排,包括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处于高层的是精神价值,它体现社会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仪礼之类。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纽带,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在高校中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通过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来夯实大学生思想道德基础,提升和塑造大学生道德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博大而精深的传统文化,一个民族的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主脉和风骨,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华,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征,青花瓷的艺术特征体现在其内在的民族元素、色彩以及青花瓷艺术的韵律美。其深刻、隽永的寓意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本文从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的角度,重新审视青花瓷,将青花瓷转化为"青花瓷"视觉符号,并创造性的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使现代设计拥有了鲜明的历史感和浓厚的民族色彩,展现出"青花瓷"元素特有的价值魅力。  相似文献   

20.
汪海娟 《职业》2011,(24):153-154
今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首次用一个大观点来陈述文化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职业教育担负着全民族新兴产业工人和高级蓝领的教育责任,也应该担负起弘扬民族文化的社会责任和民族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