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企业物流外包的约束条件及实施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为什么要搞物流外包?物流外包与传统意义上的外部委托、外部协作有何本质区别?我们的企业离物流外包还远吗?这不仅是理论界要回答的问题,更是企业界应认真思考的问题。企业物流外包是指生产或销售等企业为集中资源和精力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把自己不擅长或没有比较优势的物流业务部分或全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物流外包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物流外包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分担风险,加速企业重组,实现规模效益。因为第三方物…  相似文献   

2.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显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重要的战略决策。成功的企业都通过将资源集中在精挑细选的少数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而把其他一些虽然极为重要但不是其核心业务的职能(如运输、仓储、分捡、配送等物流环节)外包给专业的物流服务商,这就是正迅速被企业界所认可的物流外包 (Logistics Outsourcing)经营策略。“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  相似文献   

3.
陈雪 《现代妇女》2013,(11):220-220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融资模式是指以融资企业的正在处于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的产品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这种融资模式关系到银行、物流企业和融资企业三方的利益,是一种共赢的融资模式。由于我国第三方物流融资模式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其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常伴有一些风险。能否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将影响到融资物流业务能否正常开展下去。本文针对当前融资物流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风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钟燕媚 《职业》2012,(14):183
中国入世后,物流业全面开放。中国国内物流业应该如何面对国外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笔者试就中国物流业的电子商务化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中国最具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国邮政的电子商务化,进行详尽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企业的自营物流占整个物流市场规模的60%-70%左右.物流市场需求的匮乏使得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内在动力不足.限制了物流业的发展。同时这也为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给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目前与物流相关的总支出有19000亿人民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潜力很大。市场已经孕育了对第三方物流的巨大需求.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市场机遇。  相似文献   

6.
黄坚 《职业》2003,(12):32-33
2002年年底,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命名为“中国物流示范基地”,这是中国第一家获此殊荣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一家从最底层摸爬滚打发展起来的民营第三方物流企业,宝供对中国物流业,尤其是第  相似文献   

7.
王蕾 《现代交际》2010,(1):36-36
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行业,其运作模式不同于传统企业。本文在分析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定义基础上,根据迈克·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分析出了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的价值链模型,其基本活动包括支付网关建设、网站内容设计、特色服务、基本客户服务;辅助活动包括与第三方认证机构(CA)、银行等金融机构、各类交易平台、物流服务平台、网络服务接入商等的协作。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协同创造企业利润。  相似文献   

8.
第三方物流管理首度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第三方物流管理如同雨后春笋在全球范围高速发展起来。由于第三方物流管理所体现的新兴事业形态和物流管理模式,引起业内的广泛重视。本文主要探讨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9.
郝燕 《职业》2008,(36):84-84
<正>现代物流构成了现代企业价值链的基础活动,成为现代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一。作为现代物流的中坚,第三方物流在物流领域扮演的角色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当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并对其进行初步的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的探索,认为在未来的新形势下,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规模将更大,涉及的层面将更广,增值服务水平将更高,物流系统将更加复杂,我国的第三方物流逐渐成熟化.  相似文献   

11.
《职业时空》2005,(11):48-48
2005年4月25日,在上海举行的“亚洲最佳雇主颁奖典礼”上,南方李锦记同时被评选为2005年“最受推崇亚洲最佳雇主”和2005年“中国最佳雇主”。消息传来,公司上下、整个业务团队都沸腾了。在这次的获奖企业中,南方李锦记是唯一一家民族企业和健康产品企业。亚洲最佳雇主调研和评选是由全球最著名的人力资源外包与咨询服务公司之一的翰威特咨询公司(Hewitt)主办,该评选活动从2001年开始,2005年是第三届。来自中国大陆、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44  相似文献   

12.
李黄珍 《职业》2013,(22):86-86
近日,东方慧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北京物资学院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和北京现代物流研究基地联合发布《2012年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研》。报告显示,与国际相比,我国物流行业在人力资源的学历结构上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物流企业普遍比较重视考核,但物流行业的绩效考核更多应用于绩效工资的发放,而较少应用在员工职业发展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雇佣与管理服务商万宝盛华(中国)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将近四分之一的中国大陆地区的企业认为,弹性员工(指企业中非长期性的员工,包括非全日制员工、派遣员工、外包员工和第三方顾问)是企业人力配置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丁玲  千庆兰  李土金 《城市观察》2013,27(5):130-138
区域物流产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城镇经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广州市花东镇为例,通过实地调研、GIS可视化及问卷调查法对该镇物流企业的发展特征和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花东镇的物流企业目前存在产业关联性不强、物流企业集聚效应有限、企业对外联系较少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其特征归纳出镇域物流业的三种发展模式,即政府主导物流园区发展模式、机场带动发展模式和跨国公司带动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马玫 《城市》2006,(6):25-27
近一段时间以来,服务外包业在我国发展极为迅速,潜力巨大,相对北京、上海、西安、大连等城市,天津的服务外包业发展相对滞后,而积极促进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对天津实现总体规划确定的北方经济中心和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定位目标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作者为期9天的印度服务外包业专项考察为依据,通过对钦奈、班加罗尔、新德里三城市的近十个服务外包企业发展和区位选址的系统调研,在简要分析决定外包企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初步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林诗杰 《现代交际》2012,(2):138-139
为了更好地促进医药行业和第三方医药物流的快速发展,本文旨在运用Logistic模型来描述医药行业和3PML之间的偏利共生关系。同时,探究其平衡稳定状态的条件以及阐释其经济含义,使双方能够达到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它自出现后发展势头迅猛。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其在金融领域的渗透范围和深度已达到空前程度,并不断发展。由此形成的互联网金融业在我国的发展形势保持持续、稳定、扩大态势。目前组成互联网金融的机构分两大类,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则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的电商企业、网络借贷平台、网络投资平台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第三方支付指的是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由与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以解除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目的,而为双方提供支付服务的第三方中介。采用第三方支付的方式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互联网金融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主要形式。本文首先介绍了介绍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其次,从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中具有标志性的企业为着手点,分析了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服务的发展现状;然后,阐述了第三方支付平台服务存在的优点及缺点;最后,对第三方支付的未来与发展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第三方支是以具有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为信用中介,通过互联网提供交易平台,在持卡人或消费者与各银行,以及最终收款人或商家之间建立的一个支付流程,是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也是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一种重要方式。第三方支付的生存和发展与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应该采取何种方式来发展才能使各自的利益最大化,竞争还是合作。文中根据现有市场情况分析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竞合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张颖昆  张博 《职业》2013,(36):68-70
管理培训生制度是企业通过招募有潜质的高校在校生或应届生,对其进行长期的培训和训练,从而为企业提供管理人才储备。为了帮助企业做好管理培训生的培养与管理,本文以正大企业大学的管理培训生为例,通过调研其近几年管理培训生的满意度情况,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企业、高校、应届生三方应如何联动以提升其满意度进行了探讨,力求在企业管理中对如何做好管理培训生的管理工作发挥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赵丹 《现代交际》2009,(1):14-15
2008年,对于人力资源外包服务行业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1月《劳动合同法》实施之际,不少人惊呼中国的人事外包服务业将陷入困境,大量劳务派遣公司将面临经营困难的“窘境”。即将一年后的今天,在全球经济危机、企业招聘和培训业务增长放缓的形势下,中国的人事代理和劳务派遣业务却逆势而上,成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