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有志 《职业时空》2009,5(2):149-150
运用传统文化、哲学、伦理、物理、数学、美学、心理学等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方法,追根溯源,理性分析和论证太极拳圆和谐统一思想观和圆的优美曲线。原创性地求证太极拳圆的相关性,进一步阐明其“柔、顺、美”独特风韵和阴阳变化的螺旋形式,为太极拳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对太极拳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以更好地弘扬太极文化。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它的每一个动作圆柔连贯,每一式都是绵绵不断,犹如太极图一样。这种融健身与修身养生于一本的运动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拳术,它更是一种文化,是力与美的艺术结合。  相似文献   

3.
侯楠楠 《现代交际》2011,(5):115-115
太极拳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习练人数也最多,因为它不仅集竞技、技击、健身于一体,还在技术技法中传达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拳术博大精深的精髓。然而当前竞技太极拳的发展却出现了许多问题,阻碍了竞技太极拳的发展,本文就目前太极拳发展的现状子以分析,并提出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严尚滨 《现代交际》2011,(9):120-120
太极拳自诞生之日起发展至今,已普及到世界各个角落,成为人们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作为强身防病的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体验法进行研究,表明太极拳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有非常好的作用。太极拳与人体身心健康的关系密不可分,经常习练太极拳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很多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牟维春 《老年世界》2013,(12):41-41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一个拳种,是中国古人运用阴阳理论学说创编的集修炼和技击于一体的一门功夫。笔者习练数年,发现很多人对太极拳存在几种错误的认识,现结合几年来练〉-7太极拳的体会,特将其逐一列出并剖析,以正谬误。  相似文献   

6.
张新 《当代老年》2007,(12):59-59
为了提高离退休教职工健康水平,普及太极拳运动,2007年10月29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和校老年人协会在佑铭体育馆举办了2007年老年太极拳比赛。老校长章开沅教授、各单位领导和老同志们一道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比赛。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校体育课太极拳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大多数高校太极拳教学都是注重形式,按太极拳套路进行教学,很少有高校体育课太极拳教学时注意对太极拳的基本功以及精髓的传授,达不到太极拳教学的目标与效果。本文从高校体育课太极拳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探究高校体育课太极拳教学的改进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运动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所以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加入到了太极拳健身运动的行列中。本文采用文献法,介绍了太极拳运动的文化内涵、健身作用,分析了中老年人学好太极拳的方法以及中老年人初学太极拳时应注意的事项等几方面,对指导中老年人的太极拳学习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海生 《老人世界》2013,(10):64-64
太极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经过长期实践,医学家们发现,太极拳不仅是武术中用于防身的一种拳术,更重要的,它还有健身及防治疾病的养生功效。我国是最早运用体育运动防治疾病的国家,太极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健身运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日:“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乃国之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就当前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了太极拳教学与训练的一些见解与建议,以期达到提升学生参与太极拳教学积极性的目的,促使学生建立终身体育信念,使太极拳运动在我国高校得以继承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太极拳是我国国民体育锻炼、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太极拳对老年人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心理状态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坚持太极拳锻炼可以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是世界上练习者最多的体育活动之一。它始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说全世界有超过一亿人在长期练习太极拳。太极拳易学易练,因而逐步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作为太极拳发源地的河南温县陈家沟也成为太极拳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  相似文献   

13.
农村体育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的标志,其为我国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输送着特殊的"能量",成为我国农村工作中不可获取的部分。文章通过对太极拳和全民健身、太极拳与农村建设的关系进行论述,从而探寻太极拳在全民健身和在农村建设当中的功能价值,以此为太极拳的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今年 62岁,原是护士。早在 36岁时,我就患有缺铁性贫血,当时血色素仅 5克,经多次输血才挽救了生命。 1994年退休以后,又患上了高血压、动脉硬化、颈椎病,天天吃药。我痛感如此下去,必然短寿。   后来,见报刊介绍打太极拳可以强身,我就去书店买了一本《简化太极拳》,依样画瓢地练了起来。始初,身子不听使唤,往往顾手不顾脚,顾了四肢,又顾不了躯干,连站在旁边的小孙女也说,奶奶打得不像,丑死了。只因练不出名堂,我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今年 4月,原单位请来拳师,指导离退休人员练习太极拳。这是绝好的机会,我马上…  相似文献   

15.
修身地带     
《伴侣(A版)》2008,(3):58-59
正适合女性瘦身的3种冬季运动太极拳太极拳讲究松静自然,对于解除精神紧张,提高精神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具有特殊的功效。太极拳讲究保持舒畅的腹式深呼吸,  相似文献   

16.
面对日益令人担忧的中小学生体质状况.国家教育部适时提出在中小学中开展阳光体育的号召,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深感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我是一名太极拳爱好者,曾在多次大赛中获奖.为此我考虑在教师和学生中开设太极拳教学,该建议得到校委会的一致同意。并把太极拳作为我校特色。下面我就对太极拳的认识以及太极拳与中学体育教学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相似文献   

17.
我在疾病控制中心工作,多年来一直信奉“生命在于运动”,每天坚持游泳(冬泳)、慢跑、太极拳等体育活动,自觉精力充沛、情绪愉快、头脑清醒。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教学是当前大多数高校开设的体育项目之一,其本身应该是一门修身养性的体育传统项目,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不利于太极拳教学的开展与进行,本文就当前太极拳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太极拳课程建设提供更多的帮助,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运动源远流长,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内外兼修,有很强的击技、医疗和保健作用,是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今,太极拳蜚声武坛,风靡世界,其健身价值已被大众所公认.目前练习太极拳者以中老年人居多,青少年较少,这种现象说明公众对太极拳的认识存在不足.青少年在校学习期间是各种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如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笔者所在的初中进行了太极拳教学尝试,主要研究太极拳运动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的影响,本文是教学实践中的几点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太极拳根源于我国传统文化,集养身、健身、修身、医身于一体的拳术。太极拳进入社区,进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国民身体健康的需要。太极拳以它自身的优势,正在为人类和谐美好的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