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海明威是一个具有人文关怀与存在价值思考的作家,他的人生经历以及对社会的关怀意识使他尤为关注人的生死问题,并致力于人类生存状态的探讨。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笼罩在人物四周死亡的阴影,无论是反映普通民众生活的作品还是描写战争题材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回顾过去的一个世纪,海明威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在海明威的一生中,他就像一个命运的战士,宁愿被毁灭,也不愿被打败。他创作了许多伟大的小说,美国人民把他看作美国精神的象征。作为美国现代文学的代表,海明威也是美国现代文学的领军人物。本文主要探讨海明威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  相似文献   

3.
魏莹 《现代交际》2010,(8):47-47
在众多伟大的美国作家中,海明威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而著称。他改变了传统文学作品冗长、沉闷的风格,创造了一种简洁的电报式文体。小说中关于白象的完美象征以及海明威式的经典结尾,构成象征式微型小说那种令人回味的象征意蕴,因此,在象征式微型小说里,深层的象征世界是对表层的本体世界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越大,象征式微型小说的艺术魅力也就越强。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是著名的文学作家,在他众多短篇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透过这些女性形象,能够充分体现出他的女性意识。对此,本文首先从让人怜悯的女性形象、心中理想化的女性形象、现实竞争类的女性形象三方面,来阐述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符合传统道德标准的女性以及拥有自我意识的女性两方面,深入探究了海明威的女性意识。旨在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海明威对女性的真实态度和立场,为更多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比分析海明威的三篇小说:《老人与海》《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桥边的老人》中老年人的外在形象、生存环境、语言表达、行为方式以及人生态度,揭示老年人虽然内心孤独却不畏惧死亡的朴素尊严,解读海明威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海明威以他的硬汉文风闻名于世,然而在他的作品中不乏对女性的特别描写.文中以《雨中的猫》为例,从修辞方法和冰山理论的角度探讨海明威作品中所渗透的女性意识以及他对女性群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凌叔华的小说是关于女性的小说,她的作品也带有鲜明的女性意识。在她的短篇小说集《花之寺》中,塑造了封建家庭的太太、封建家庭的闺阁小姐以及闺阁中的新式女性这三类女性形象。这三类女性虽同出于封建家庭,但面对新的社会风尚却呈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本文通过这三类女性形象对作者凌叔华的女性意识进行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在我国也不乏读者。在这部作者的代表作中,海明威用真实洗练的语言,塑造了一位"打不垮"的硬汉形象,小说意味深长,引发了中外广大读者的持久关注和解读。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的那个老人,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和那条硕大的鲸鱼搏斗,用惊人的毅力战胜了大海,战胜了那条巨头鲸。他似乎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可是,他的搏斗是实实在在,是令人钦佩的。他的精神就是一座山。  相似文献   

10.
李铁的小说素以关注女工、社会中底层人物为闻名,在他的小说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悖论意识。这种悖论意识在小说中具体表现是企业领导与职工之间的矛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时代发展与随之出现的问题之间的矛盾。分析李铁小说中的悖论意识,从悖论意识的含义和发展历史为起点,再具体的研究李铁小说中的悖论意识,更有助于深层次理解李铁的作品,感悟他表达的人文思想。李铁小说吸收了西方先进的哲学思想,继承并发扬了先锋小说的精华,在情节和人物塑造上融入了自己的创新观念,思想层面上表达的积极向上的人文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1.
石美欣 《现代妇女》2014,(11):490-490
渡边淳一被誉为现代情爱大师,渡边的情爱观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不管哪个时期,相爱的两个人爱到极致就会选择死亡,死亡让爱得到升华。死亡可以说是一部小说中高潮部分,主人公的死往往会成为小说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渡边笔下的死亡更是是精心设计过的,让人过目难忘。渡边的死亡意识更是独树一帜的,有极大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迷惘的一代"首次出现,来自于海明威长篇小说《太阳依旧升起》,海明威引用美国女作家的一句话作为小说的题辞:"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从此之后,迷惘的一代开始成为一个流派。而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太阳依旧升起》也因此而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米晓媛 《现代交际》2013,(11):81-81
《白鲸》是19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于1851年所发表的一篇有关捕鲸的海洋题材的小说。小说描述了亚哈船长在海上追杀白鲸,最后与白鲸同归于尽的经历。作者赫尔曼梅尔维尔在作为著名浪漫主义小说的《白鲸》中营造了置身于海洋航行,随时遭遇各类危险的死亡氛围。本文通过对《白鲸》中死亡氛围进行分析,探析、解读赫尔曼·梅尔维尔在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关于人类"征服与占有"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田田 《现代交际》2012,(8):85-86
亨利?詹姆斯(1843~1916),生于纽约市,为了更好地观察美国,詹姆斯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欧洲度过的.他的22部小说和113个短篇中,很多都是描写眼睛清亮的美国人如何使欧洲人乐观起来.随着创作生涯的推移,詹姆斯越来越耽于内省.他的作品根据心理探索,和他称之为“灾难的想象”而展开.《旋转的螺丝钉》创作于1989年,属于詹姆斯第二个创作阶段的作品.它是一部心理小说,同时也是詹姆斯争议最大的一部小说.本文不仅试图解析小说情节,同时也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分析女教师的心理困境与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5.
一、引子:一个方法论提示。在这篇论文里,我们尝试用小说作为分析某一历史时期的物质、精神状况的文本依据,而小说能否作为社会分析的依据是有争议的。小说所展现的社会图景是通过小说作者的思考,使用小说的写作技巧作出来的,即使是贯彻写实意图的小说,也是不能当作史志来使用的。小说的真实与社会学的真实是不同的,小说所构拟的社会真实是经过小说作者运用文学技巧重新表述的结果。例如巴尔扎克的小说,他的小说写实风格明显,他把当时的社会要素(风俗、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整合成小说的社会空间,通过虚拟的人物在虚拟的事件中的生活,展示了法国十九世纪的社会风情。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代章回体小说中的集大成者,其植根生长于中国丰富博大的古典文化之中,因此在小说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传统古代中国的宗教色彩对小说的影响之深。小说不仅仅在创作主旨上就体现出了浓厚的宗教意识,在表达方式上这种宗教意识的体现也有迹可循。本文从分析小说主旨和表达上的宗教意识出发,结合小说中宗教意识具象化的体现,深入分析了小说的宗教意识所具有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其人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海明威便是这样的英雄。他出生于一战之前,还未毕业,战争就席卷了世界。海明威带着他健壮的体格和犷悍的外形走入了战场,却不是参军,而是参加红十字会的战地服务队,成为战地记者,用自己  相似文献   

18.
著名作家海明威创作的小说《老人与海》在欧美文坛具有较高影响力。在整部作品当中,作家运用了很多象似性的写手手法来体现文章的语言风格。本文笔者将针对此作品,尝试运用象似性的手法进行解读。首先笔者会对小说的框架结构进行解读,然后分析小说主题和人物的隐喻象似性,最后再对文中数量象似性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曹雪芹的《红楼梦》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塑造了一大群风格迥异的、美丽动人的青春年少的女子形象。本文从分析该小说中描写女性的词汇出发,逐个分类,阐述作者曹雪芹在运用这些词汇所反映其内心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0.
作为小说的创作者,作者本人在创作小说时也深受小说的影响。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将从2个角度进行分析精神治疗对作者的影响:作者生活的宽慰和从作者和小说中女主人公的角度来讨论幻想补偿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