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动词后结果补语“上”“下”具有丰富而抽象的表意功能,这一对反义词在与动词结合组成动结式“V上”“V下”时,呈现出了许多不对应的现象。本文主要分析相同动词与结果补语“上/下”组合成的动结式“V上”“V下”中,“上”“下”语义不对应情况。  相似文献   

2.
李艳 《现代交际》2013,(11):50-50
在详细调查《史记》七十列传的基础上,对其出现的结果补语做了细致的分析探讨,其基本句式为"动词+结果补语",其中"动词+结果补语+宾语"格式出现的次数最多。  相似文献   

3.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补语是留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其中结果补语使用频率最高,也是留学生最先接触到的补语类型,所以学好结果补语,直接影响到其他补语类型的学习。本文将从结果补语的语法特征、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大勇 《现代交际》2002,(4):12-13
小时候一提“清明节”,总是跟祭扫烈士墓联系在一起。站在墓前,想像着长眠在地下的烈士,总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惆怅和对死亡的莫名的恐惧。 其实人的死亡和诞生一样,都是天地的造化,自然而然的事情。古时候,人有等级区分,就连对死的提法也不同,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缘,庶人曰死。对死的通用别称更多,如“气散”、“数尽”,如阴阳家所说的“就术”、“星殒”,道家所说的“返真”、“登遐”,佛家所说的“溘然”、“涅 ”等等。此外,死因不同说法亦不同,英年早逝叫“夭折”、“夭昏”,享年高寿叫“寿终正…  相似文献   

5.
古来,有一类以寻求长生不老为中心内容的民间传说故事。据《说文·释名》:“老而不死日仙。”因西这类故事被称为“仙话”。人们用幻想的胜利——升仙,来向威胁人类最大的恶运——死亡进行挑战。人类珍爱生命、寻求不死的观念,可能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有了。《山海经》是中国原始社会的神话总集,其中不止一处出现了仙话的影子:如《海外南经》有不死民;《大荒南经》有不死因;《海内经》有不死山;《海外西经》有轩辕国“其不寿者八百岁”,白民国有黄兽“乘之寿二千岁”;《大荒西经》有“颇顾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山…  相似文献   

6.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补语逐渐成为留学生汉语水平的分界点。中高级的学生想要学好汉语,补语是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然而,补语的种类众多,使用规则纷繁复杂,国内外教师、学者对于汉语补语的研究有很多,对补语中的极性程度补语"透"的研究相对缺乏。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极性程度补语"透"出现的偏误类型较多,产生偏误的原因广泛。对外汉语教学想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合理安排教学顺序,采用趣味化教学方法,加强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加强语感教学及增加对学生的正强化。  相似文献   

7.
《现代妇女》2009,(5):33-33
其实和你一样——他出身卑微,却身怀远大理想。多年前,他在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中扮演那个宋兵乙,为增添一点点戏份,他请求导演安排“梅超风”用两掌打死他,结果被告之“只能被一掌打死”。这个年轻时被称作“死跑龙套的”卑微小人物,第一次当着导演的面谈到演技时,在场的人无一例外都哄堂大笑。但他依然不断思索、不断向导演“进谏”,直至2002年自己当上导演。那年,他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相似文献   

8.
小喻 《公关世界》2010,(4):75-75
其实和你一样:他出身卑微,却身怀远大理想。多年前,他在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中扮演那个宋兵乙,为增添一点点戏份,他请求导演安排“梅超风”用两掌打死他,结果被告之“只能被一掌打死”。这个年轻时被称做“死跑龙套”的卑微小人物,第一次当着导演的面谈到演技的时候,在场的人无一例外都哄堂大笑;但他依然不断思索、不断向导演“进谏”,直至2002年自己当上导演。那年,他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相似文献   

9.
突厥 《老人天地》2010,(4):40-40
爷爷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则大清轶事: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因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惹得“龙颜”大怒。乾隆皇帝当堂做了两个“纸阄”——名曰”生死阄”:两个纸阄上分别写着“生”和”死”.刘墉抽到“生阉“便可以活命,抽到“死阉”便会被处斩。其实这两张“纸阄”写的都是“死”字,这是乾隆皇帝有意难为刘墉。如果换了别人,无论抽到哪张“纸阄”,都难逃一死。  相似文献   

10.
最近,网络上有一个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叫“社会性死亡”,简称“社死”就是指做了非常丟脸的事情,并且在公共场合被曝光,也可以理解成“没脸见人”。除了不正常的网络人肉曝光隐私之外,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社死”的做法常用于“老赖”等违法行为的曝光。  相似文献   

11.
李世祥 《老年世界》2008,(24):44-44
编辑同志:你们好! 看了贵刊第20期“大众视点”栏目内吴玲的《少些折腾老人的“死规定”》的文章后,双手赞成。我也觉得这样的“死规定”应该早日寿终正寝,见鬼去。  相似文献   

12.
《大清稗史》中记载这样一则轶事: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因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惹得“龙颜”大怒。乾隆皇帝当堂做了两个“纸阄”——名曰“生死阉”:两个纸阄上分别写着“生”和“死”两个字,刘墉抽到“生阄”便可以活命,抽到“死阄”便会被处斩。  相似文献   

13.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国外兴起“死学研究”人口老龄化,是今天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普遍现象。老人之中,80岁的老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已经称不上是“寿星”.百龄以上才算是“人瑞”。这就引起了近年来出现的各种老人问题。正因为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许多人在进入老年后....  相似文献   

14.
颖子 《老人世界》2014,(12):43-43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他的著名文章《为人民服务》中,对张思德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且引用了汉代司马迁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充分肯定了张思德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重于泰山”。于是,“重于泰山”这个千古名句,更为全国人民所熟知和念诵。便也有不少人这样问:泰山到底有多重呢?  相似文献   

15.
卡扎菲之死     
坚持了7个月之后,卡扎菲终于死了。虽然许多人都知道,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的内部权力斗争才刚开始,但仍然忍不住要为卡扎菲之死欢呼。,毕竟,很长一段时间里,卡扎菲都是一个刺儿头,麻烦制造者。所以,《华尔街日报》直接称之为“怪人、恶人”。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月31日的NHK纪录片《无缘社会——“无缘死”3.2万人的冲击》播出后,一时间在日本引起广泛讨论,无缘社会中的“孤独死”更是给人们心灵带来巨大冲击。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只有了解日本社会孤独死的现状、产生原因、日本社会对此采取的应对措施等,才能为我国老龄社会建设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导刊》2012,(5):51-51
“孤独死”作为日本媒体在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一个新的社会学词汇,至今尚无明确定义。一般来说,“孤独死”是指独自生活的人在没有任何照顾的情况下,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因突发疾病等原因而死亡的事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华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出现了“国学热”这种对于传统文化进行推波助澜的文化现象。“国学热”虽不能代表文言文的复兴,但却极大提升了文言文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地位。2001年高考中,南京考生蒋昕婕一篇满分文言文体作文《赤兔之死》受到社会和媒体的极大关注后,学校里的“文言文热”也渐成趋势,文言文教育逐渐成为中学语文课程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9.
明遥 《当代老年》2013,(1):13-13
我与老伴已届耄耋之年。到了这个年龄段上,自然会想到一个“死”字,没必要忌讳。对于“死”,我俩比较想得开,看得透,并说服和征得女儿们的同意,立下并签署了“生前预嘱”:当我们患了绝症,濒临死亡,已无挽救生还的可能,就不必依赖生命支持系统维持毫无质量地“活着”,而应让我们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历程。  相似文献   

20.
承诺     
硫酸厂的一个贮酸罐因为腐蚀严重,出现渗漏。这样的渗漏以前发生过多次,都由焊工处理。但这次却有些严重,因为罐中有大量的硫酸,酸液已从流状变成了射状。只有把硫酸排到另一个罐中,才能化险为夷。年轻的班长取过铁扳、防酸衣就准备动手。他却阻止了班长,说:“还是我来吧,上次就是我处理的。”    班长想想也对,他是老工人了,有经验,于是对他说:“你和我一起去吧。”    他说:“还是一个人去好,要死也只死一个。我死了,你们可得照顾我家。”    这话不吉利。班员们说:“这种时候千万别说这样的话。”他笑笑,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