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除了那些迷信传说或者灵异作品中出现的幽灵之外,“鬼”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专指人的行为,那些未必光明正大、未必坦然自若的举动和心计。  相似文献   

2.
论“除非”的功能及其句式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除非”具有介词和连词两种功能,前者相当于“除了……(以)外”,后者引出假设复句中假设实现的充要条件。“除非……不”和“除非……才”两种句式是来源于同一底层结构的否定和肯定式,是“除非”众多句式中的一部分。从句式的历时演变来看,两种句式中的“除非”所具有的连词功能是一致的,并不像有的学者所说前者中的“除非”相当于“除了”,后者相当于“只有”,也不如有人所说两者都相当于“除了”或者都相当于“只有”。  相似文献   

3.
在日语中,同一事件从不同立场和角度去描述被称为语态。日语中最常用的语态表现有被动态和使役态。在授受补助动词句中,特别是“てもいぅ”句,除了从结构和意义上表达“欲求”与“接受”的意思之外,还可以从其描述的角度和立场考察它所具有的语态特征,特别是与被动态和使役态的关联性。“てもりぅ”句与使役句“使役性”相通,但是存在“谦让使役’’和“尊大使役”的差别,恩惠性互补。“てもるり”句与被动句“被动性”相通,但是存在“受益被动”和“受害被动”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ぃゐ”是日语补助动词中最常用的一个。“ぃゐ”前接“て”构成的“てぃゐ”的使用方法极其复杂,根据前接动词的不同可以表达不同含义,从而给日汉互译带来不少麻烦。具体说来,不同语境下,“てぃゐ”既可译成“着”,又可以译成“经常、已经”等。本文主要从汉语“着”与日语“てぃゐ”所表达的含义及语法功能的角度着手。通过大量例句,考察两者互译成立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一、“兼而有之”一词含义是什么? “或者……或者……或者兼而有之”句式究竟表达什么判断,关键是要弄清“兼而有之”一词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兼”字条第二义项是:“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举例“兼而有之”。因而上述句式中“兼而有之”一词,作为一个语言标志,表明前面两个选言肢相容,可以同时为真。例如“一份统计材料有错误,或者是计算有错误,或者是原始材料有错误,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个句子所表达的判断,当前面两个选言肢构成相容选言判断时,“或者兼而有之”可不作为独立的一个选言肢,其公式可写成PVq。  相似文献   

6.
关于夸张修辞的研究,目前多集中于“实”与“度”的争议,这在广告等实用言语中涉及对是艺术还是虚假的界定.产生争议的原因是,不同论者所说“实”含义不同,所说“度”也含义不同.总之“实”与“度”的概念含义区分不清.所谓夸张不能背离现实之“实”,应指被夸张事物是否具有所夸张表达的某种性质、特征;所谓言过其实之“实”,应指对事物某种性质特征夸张表达超过其可能达到的极限程度.这样,说“夸张”既要“言过其实”,又要“不能背离现实”在逻辑上才不至于矛盾.  相似文献   

7.
英语中的 when经常用作从属连词引导一个状语从句表示时间。它的基本意思是“当……的时候”在翻译过程中,也常常这样译,这是对的,但这并不是唯一的译法。翻译实践告诉我们,除了作“当……的时候”讲之外, when还大量地用以表示另外一些时间概念、条件、因果,让步等含义它亦可用作副词、代词或名词等等。要准确判断 when在各类句子结构上的特点,并将这些特点对 when的表意作用所产生的奥妙影响用适当的汉语方式表达出来,就决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本文从探索 when的各类用法在表意与结构上的特点入手,分析其用法的广泛性,译法的…  相似文献   

8.
介词"except"和"besides"都表示"除……之外"的意思,但在实际应用上却各不相同。除了这两个介词,还有多个其它介词可表达此意。文章对英语中常用的几个意为"除……之外"的介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被认为是“一宗宋儒”,但他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内涵除了坚持宋儒的德性修养之外,还进一步拓展了其“周知庶物”的智性与刚直明强的血性方面。应该肯定,曾国藩的人格理念充分表达了他对丰富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兼容并蓄,也体现出明清以来价值观念变革的时代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0.
“除了……”一式的汉英对比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除了……”和英语的“except”、“besides”一组词既有相似的方面,也有相异的方面。其实,“除了……”的教学是格式的教学,和英语的“except”、“besides”的并不在同一层面上。“除了……”通过和后面的呼应词连用表现出不同的语义关系加合关系、排除关系扣强调关系。而英语的这组近义词之间的区别范畴显然和汉语有本质的不同。所以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汉英之间的异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徐小平 《21世纪》2009,(10):14-15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后,那些考上大学的学生和家长总会来问我:“我们该选读什么专业?”我的答案总是这样:“除了你对某种专业有特别兴趣、特别渊源之外,大学选择什么专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专业之外的那些能力,将最终决定你的前途。”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了。except与but这两个介词的不同用法。第一,在表示“除……之外”时,两个介词分别强调句中的不同部分。第二、接于两介词前的代词、副词有些不同、有些相同。第三,接于两个介词后的“介词宾语”性质不尽相同。第四.表示“除……之外”时,二者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不同。第五,两介词的来源不同。  相似文献   

13.
这里所说的“把”字句包括下面两种格式: 第一种是“甲把乙怎么样”。如:“我们把困难克服了。” 第二种是“把甲当(当作、看作、变成、作为、成为……)乙”。如:“把荒山变成林海。” 这里所说的“把”字句状语的位置,指的是上面两种格式的句子里,除了由介词“把”和其他词语组成的介词结构充当状语之外,“把”字(在本文里是介词“把”和其他词语组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言语交际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他人的思想,本文借鉴了前人对该问题的一些看法,从言外之意与间接言语行为和预设的关系上对言外之意的生成进行了探索。言外之意是相对于言内之意而言的,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言外之意是句子的语境意义,而广义的言外之意除了语境意义之外,还包括会话含义、间接言语行为以及预设所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老……了”是东北方言中表达程度的一个常见结构。文章从与普通话“老”对比、语义表达、句法结构、语用价值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发现“老……了”这种结构具有使用相对固定,表达程度更深,语法搭配灵活,语用表达丰富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的”是繁峙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助词,它的语法功能是多方面的。本文选用了许多含义不同的助词“的”的例句,来讨论它的语法功能。“的”表示结构,相当于普通话的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地”、结构助词“得”。“的”表示动态,相当于普通话的“着”、“着呢”、“了”。“的”表示能愿,相当于普通话的“应该……”、“动词+不+得”中的“得”。“的”表示趋向,相当于普通话的“到”。  相似文献   

17.
虽然实知对想知、所实知对所想知具有优先性,但不能因此认为所知仅仅是事实,不能把“所可能知道的”、“语词与非陈述语句所表达的”、“所相信的”排除在所知之外。  相似文献   

18.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之一《卖炭翁》,脍炙人口,历来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诗中写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对于“两鬓苍苍”除了有的注本解为“满头白发”不够准确外,许多注本都取“鬓发斑白”之义。但是,这里“斑白”并不仅仅是写卖炭翁作为“翁”(老人)在外貌上一般特征的灰白的鬓发,另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这就是我要补充的所在。那么,卖炭翁的鬓发为什么会斑白呢?除了气血衰老的原因之外,还由于长年伐薪烧炭,烟熏火燎,以至于“满面尘灰”,连鬓发之上也扑满了炭灰。卖炭翁所卖之炭,一  相似文献   

19.
翻译除了要求译者对原文的字面含义做准确转述之外,更要求译者将文章的精神内涵等准确地做第二次传递。而这其中非语言因素往往是原文作者用来表达作品精神內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因此,本文着重论述非语言因素对于翻译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风格就是马克思自己。他是一个彻底正直的人,除了崇拜真理之外,他不知道崇拜别的。……马克思不会虚伪,不会造作和装腔作势,他无论在著作中和生活中都始终是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