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德莱塞的成名作《嘉莉妹妹》是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说。它虽然以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美国社会为叙事背景,但是小说所反映出的思想内涵,对同样处于城市化转型期并正在致力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我国当代社会仍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它向人们昭示出社会道德完善、家庭伦理建设,以及个人坚强意志的培养在实现社会梦想和个人理想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层次上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作家德莱塞在其处女作小说《嘉莉妹妹》中十分成功地运用了摇椅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摇椅既象征着女主人公嘉莉永无止境的追求与幻想,又反映了男主人公赫斯渥的颓唐与绝望,表现了小人物面对大都市生活的困惑、无奈和绝望。  相似文献   

3.
论德莱塞《嘉莉妹妹》中的哲学沉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莱塞之重要性在于:他通过对社会犀利的观察、深切的体会,率先在其作品<嘉莉妹妹>中真实记录了时代跳动的脉搏,展示出美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社会价值观的分裂性变化.德莱塞的<嘉莉妹妹>不仅是作家对机械论哲学观的演绎与证明,同时也渗透出作家浪漫主义的理想主义者的一面以及他对新兴消费意识形态的矛盾态度,从而构成他复杂的人生哲学与潜在的动态创作观,而这些主要应归因于他对生命意义的深沉的追求与探寻.  相似文献   

4.
德莱塞笔下的嘉利妹妹个性鲜明、自主独立,文章从都市的大小、都市的实虚、都市道德、都市等级四几个方面阐释了德莱塞笔下嘉莉妹妹的都市新生活,并以此揭示都市新生活的本质和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西奥多·德莱塞的第一部小说《嘉莉妹妹》以真实的手法再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处于变革中的美国社会。小说以美国大都市缩影芝加哥和纽约为背景,反映出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时存在的积极性与消极性:工业革命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消费主义滋生了诸多社会问题。德莱塞是矛盾的:一方面表现出对工人阶级同情;另一方面,由于所处时代与阶级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进行颠覆。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异化论的视角下,西奥多·德莱塞的《嘉莉妹妹》创作的主题意义在于揭示资本主义金钱社会所产生的人类精神畸变和社会邪恶,其本质原因即人性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主要体现在作为劳动主体的人与劳动产物之间关系的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嘉莉妹妹》中由于外部拜金主义生活方式的腐蚀,以及内在个人私欲的驱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冷漠,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产生自我异化,人与社会开始疏离,一切都变成陌生,个人处于隔离的境遇,产生一种无所依托的心境。作者热情地呼唤人类的良知,强烈地抨击利己主义生存方式,对我们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与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笔下的作品《嘉莉妹妹》,鲜明地描写了不同阶层的典型人物的代表。其中小说中不同的阶层划分为上层阶级、中产阶级和和下层阶级.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不同价值取向和生活理念造就不同的人物命运。  相似文献   

8.
从新历史主义"文本是话语竞争、角力场所"理念入手,分析小说《嘉莉妹妹》文本内外话语博弈生态,即参与博弈的主要话语的内涵及其蕴含的等级关系;认为德莱塞在话语博弈过程中,出于维护自身身份利益的需要,对社会达尔文主义进行了重构,并采用暧昧的手法颠覆传统道德观,借以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暴力。  相似文献   

9.
《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最著名的哲学文章。在内容上,其哲学思想成就巨大,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成熟和系统化。在文风即行文形式和风格上,它们通俗易懂、简明扼要。这二篇文章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话语特点。我们应该学习这种行文形式和风格。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需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行文方式和风格,在一定意义上,只有这种文风的大众化,才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让人看不懂的文章,既不具有解释世界,也不具有改造世界的作用。现在,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章写得晦涩难懂,这不仅仅是所谓的哲学思维的问题,还有着其它原因。解决这个文风问题,需要社会和政府支持。  相似文献   

10.
简·奥斯丁是一位公认的“道德教育家”,她在《诺桑觉寺》中一方面用严肃的基督教道德观来衡量忠贞爱情与美满婚姻,另一方面又史无前例地严惩背叛基督教婚姻观的不道德者,从而使《诺桑觉寺》成为一部严肃的道德教科书,并验证了奥斯丁对亚里斯多德美德理论和《新约全书》道德的继承。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斯蒂芬·克莱恩的《街头女郎玛吉》和西奥多·德莱塞的《嘉莉妹妹》两部作品,认为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玛吉和嘉莉妹妹,虽然分别属于社会最底层和中产阶层,但都受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指引,追求金钱与虚荣,最终精神空虚,走向毁灭,因而提出早在19世纪末美国清教价值观开始出现危机,早期清教徒的工作主义精神,实际、勤奋、节俭、自律、乐观的人生态度已不复存在,欲望使人变得空虚,在人们心中“上帝已死”,人们不再信任上帝,人们出现了信仰危机。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但人们坚信经过一段时期的迷茫后,人类最终会回到信仰时代。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叙事学和都市文化的角度,将《嘉莉妹妹》中城市空间具体形态划分为梦幻空间、日常生活空间两个不同方面,探究作者在叙事中如何以这些丰富的都市空间景观的并置转换,来凸显城市主题,推进叙事节奏。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长篇小说《嘉莉妹妹》不仅向读者揭示了物质主义的主题,指出嘉莉与杜洛埃以及赫斯伍德的交往充满了商品交换的关系,从而揭露资本主义美国的社会商品化本质,而且通过嘉莉妹妹这个人物形象反映了人类要求自由、反对压迫、追求解放的本能和愿望。  相似文献   

14.
论德莱塞的《嘉莉妹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Herman Albert Dreiser、1871.8.27—1945.12.28)是二十世纪美国最有成就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1900年)深刻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中的美国社会现实。在美国文学史上他第一次广泛地、真实地描写了美国多阶层的社会生活,并且在写作上是“第一个充分捕捉当代美国本地气息的小说家”,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开辟了新的一页。德莱塞于一八七一年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特雷霍特(Terre Haute)小镇。父亲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被认为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论文从《嘉莉妹妹》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研究《嘉莉妹妹》中表现出来的自然主义思想。论文涉及小说的主要背景,同时分析自然主义的三大特点,得出结论:《嘉莉妹妹》中主人公嘉莉妹妹的最终命运与德莱塞本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认真探究自然主义在《嘉莉妹妹》中的运用,对我们进一步了解美国文学史上的自然主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文学策略的失落——从德莱塞看嘉莉妹妹的失落情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嘉莉妹妹的失落情怀一直是评论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然而消费文化的异化作用、美国梦的虚幻本质以及嘉莉妹妹的阶级身份、经济地位等社会因素都并非她倍感失落的绝对根源。立足于德莱塞的阶级观、财富观、爱情观、婚姻观、文学艺术观重读《嘉莉妹妹》可以发现,失落的嘉莉形象是德莱塞反思这些问题的文学策略,德莱塞因而成了嘉莉妹妹失落的绝对根源。从这一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与嘉莉妹妹的失落情怀密切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将会有完全不同的发现。  相似文献   

17.
西奥多·德莱塞在《嘉莉妹妹》中给我们讲述了19世纪末一名年轻女性在芝加哥的生活.小说中,城市生活的诱惑让嘉莉迷失,她先后委身于两个男人.生存至上,或是爱情至上,嘉莉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本文对德莱塞自然主义情感观在嘉莉身上的体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与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密切相联系,马克思主义文风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中国的民族形式结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学风与马克思主义革命文风的辨证统一,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必要条件;是整顿党风、增强共产党员党性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科学化、民族化、大众化的新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西奥多·德莱塞既是20世纪美国文学第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受他早年从事记者职业的影响,他所写的小说大多以真实故事为蓝本,对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做真实的描述,并尽可能地涵盖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0.
《嘉莉妹妹》是西奥多.德莱塞的杰出代表作,该小说勾勒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消费主义和自然主义所展示的一幅精彩画面,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初的美国大都市生活,作者阐述了它对现代生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