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方女性文学理论旅行到中国,掀起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热潮,也引起中国学者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批评研究。中国文学批评界,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界在自己的文化政治背景中接受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并展开具体批评实践。  相似文献   

2.
走向人类学诗学的美国非裔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传进 《学术论坛》2006,(9):126-131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非裔文学批评的主要特征:人类学转向、文化与审美的双重阐释、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辩证统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对话与开放,并指出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走向了人类学诗学。  相似文献   

3.
刘易斯研究在历时层面上的特点显现为,从1920年代的传记研究到三四十年代的讽刺手法研究,再到1950年代的社会批评、1960—1970年代的人物形象分析和语言修辞学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刘易斯小说的研究在共时层面上彰显出从内部方法向外部方法逐步过渡的特征。就叙事学研究而言,主要的研究分析都属于从时间维度剖析刘易斯的叙事艺术,研究者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空间维度上的叙事学研究。历年来研究者们的理论争辩和观点争锋不仅形成了极富思想史特色的刘易斯批评传统和多元化的研究发展趋势,同时也使得刘易斯小说研究成为美国文学研究中的一门显学。  相似文献   

4.
从结构主义的结构入手,梳理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脉络,从其含义、历史和理论背景、主要特征、代表人物等方面对其进行评述,并最终评价这一文学批评理论流派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代文学批评向文化研究转型 ,作为一种“边缘诗学”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已逐渐走向中心。透过这一批评活动的“反理论”姿态 ,人们仍然能够对其在批评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批评立场与诗学思想 ,进行必要的梳理与概括。这一新兴批评对于传统批评格局的解构与当代批评形态的重建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但它的进一步发展取决于能否克服其在批评原则与批评语境等方面所显露出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中的美国民族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郁蓓 《文史哲》2006,(3):102-108
在反叛欧洲文学价值的基础上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美国传统文学批评,把研究美国文学作为对美国理念的阐释、对美国文化的构建,与作为现实国家和一种思想概念的美国相互依存,成为美国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以反叛具有深刻种族主义内涵的美国传统文学批评为起点和目标的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从表面上看,与前者势不两立。但是,亚裔美国文学批评坚信,亚裔美国人的族裔认同是美国民族认同的一部分,把对亚裔族裔认同的诠释,作为对美国民族认同和美国理念的再诠释和再完善,结果,相当一批亚裔作品,因与美国主题无缘,被拒之于亚裔美国文学大门之外,其批评理念的民族主义实质暴露无遗。从本质上看,无论是以文化民族主义还是以全球主义为主导的亚裔美国文学批评,都是对传统文学批评的一种承继。美国文学批评的大语境,亚裔移民后代在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中的主导地位,学术为国家权力服务的现实,以及当今为学术而学术的风气等等,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众声喧哗中的悄然出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与其他的批评模式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就其传播与接受来说,它是相对滞后的;就其实际操作来说,它的实践性品格要远大于理论性品格。这就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层面是一种理论的生成(不管它是土生土长还是移植而来)缘由和轨迹,我们可以把它解释成历史与逻辑的关系,也就是生存的合法性是如何取得的;第二个层面是这一理论获得生存权后的状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生存,不仅有着80年代以来西方文论大规模引进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众声喧哗多元并进这两个大背景,同时还…  相似文献   

8.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于1960年代的结构主义浪潮中,其思想渊源于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具有消解主体、力主文学研究科学化,以"形式"的眼光审视文本,孜孜于探寻文学的深层结构等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9.
齐红  林舟 《齐鲁学刊》2004,(2):150-15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历经“女性文学批评”(或“妇女文学批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等几次命名的变化,其中每一种命名的背后都蕴含着不同时期对于女性及女性写作的文化心理期待,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也因此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间向我们展现出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发展足迹。  相似文献   

10.
走向解释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 50年来的文学批评 ,大部分时间进行着政治的批评。政治标准作为第一标准被普遍地坚持。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情况发生变化 ,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政治规定被政治地解除 ,文学本身的解束带来文学批评的政治解束 ,文学批评整体性地失落了坚持几十年的第一标准 ,其他标准又远未明确并达成共识 ,中国文学批评进入标准多元、混杂乃至缺失阶段。这是文学价值观念发生重要变化的结果 ,也是这一变化过程的理论体现。文学价值观念是文学批评的根。当下中国文学批评正陷入失根又寻根的境况之中 ,这种境况决定着文学批评走向解释  相似文献   

11.
结构主义诗学试图探讨一种文学的意义产生机制,而非文学的具体意义,在这种诗学的总体任务下,文学批评被视作一种元语言。作为建立在对象语言之上的第二语言,它无法离开作品语言单独存在,批评不同于诗学,它必须对作品做出阐释;但作为一种描述性的语言,它又必须体现一种描述的科学程序,这种描述总是相关于一种诗学的规范,文学批评构成了作品与诗学之间的缓冲地带。而元语言总是具有自我批判的性质,也就是说,一种元语言总是会成为新的元语言的对象语言,文学批评必然导向对自我的重新审视和再次书写,这种无限书写化的最终结果就是取消了结构,瓦解了诗学。  相似文献   

12.
文学批评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同时它又在文学研究中最直面鲜活的文学现实,这样,传统的稳定性和现实的变动不居就形成了矛盾.文学批评在这种变化面前,就只有在坚守自己审视文学状况这样的基点上.调整自身认识文学的规程.在这一调整中,以经典作品作为价值引导的批评模式受到了冲击,于是一种后经典形态的文学批评模式应运而生.在后经典形态的批评中,批评的追求目标、关注对象、话语方式、叙事体系等都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3.
受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影响,文学批评领域出现价值失范危机,主要表现为文学批评的庸俗化、批评价值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价值取向相互冲突与失语的困境。文学批评肩负着解释文学和变革文学的双重任务,重塑文学批评的价值维度,建构文学批评的核心价值体系,任重而道远。建构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尊重文学本质特性,坚守文艺批评家职责,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价值观,坚持"美学的和历史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4.
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是西方后学语境下的必然结果.美国少数族裔女性作家通过文学文本的创作表达了觉醒的女性自我主体意识和少数族裔意识.以及在当代美国社会更多的对文化身份的寻求.她们以其娴熟的技巧与丰富的想象力发出了曾经被主流文化所压制的声音.正是当代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的产生才使新近的美国文学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在中外文学批评史上,文学批评对于科学性的追求是一个渐进过程,常常表现为一种片面性形式,即在不同阶段上,文学批评追求科学性的目标和侧重点,所取的方法、途径,是不尽相同甚至是完全对立和互相取代的。文学批评的科学性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它兼有文学和科学的双重本质。对文学批评的科学性的理解,应该是合乎科学的一般规范,同时又应该具备文艺学的学科特征,尤其要顾及文学批评活动的特殊性质和文学批评对于科学性的特殊追求。  相似文献   

16.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一经传入中国台湾,就迅速被台湾女性主义者接受。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台湾的兴起满足了台湾女性文学蓬勃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台湾的接受、兴起和发展,揭示了台湾女性主义文学不断发展的成因,总结了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土话语资源: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 《河北学刊》2003,23(5):103-106
本文主要考察本土语境是如何制约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规定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话语的发展路径 ,同时也探究“社会性别”这一分析范畴之于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前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出现,但只有经历了20世纪80、90年代之交的诸多社会文化历史事件之后,知识精英的文化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故,宏大叙事归于了沉寂,故有的激情和理想逐渐降落在了学术场域之中,此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切实发生才有了可能。就此而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生是在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甫一发生,就推动了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语言学转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表征了文学理论与批评已然不是文学的理论与批评,而毋宁说是一种与文学性有关的文化政治活动。  相似文献   

19.
美国华裔文学批评初期突出了作品的族裔性,对于少数族裔政治及社会现状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作品的文学性,随着华裔文学发展的成熟与研究的深入,批评话语开始转向其文学性的诉求,与国外研究发展相比,国内研究相对滞后,作者认为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学性与族裔性互为表里,密不可分,作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一部分,缺乏"华裔性"的文学文本,不能够算作真正的华裔文学,而缺乏文学性的华裔文本也不可能成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只有族裔性与文学性结合完美的作品才能成为美国华裔文学的经典之作,我们的研究应从族裔性与文学性融合的角度出发,揭示作品所蕴含的复杂内涵,彰显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受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而产生的国内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语境下,与西方形成了一种对话关系,并呈现出"阴阳互补"的跨性别对话特征,在世界学苑独树一帜;立足中国现实,坚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仍很必要,这必将推动世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