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潘志成 《民族论坛》2012,(12):20-23
本文对民族立法吸收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必要性、现状、困难及其可能路径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民族地区的法制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国的民族立法应当充分吸收少数民族习惯法中有益的法资源,充分体现自治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
民族习惯法作为民族地区适用的民间法具有丰富的生活意蕴和伦理内涵,并表现出鲜明的生活伦理特性.主要体现在:与习惯法主体的民族性相对应,民族善恶观念表现出生活化多元性;与民族法渊源的习惯性相吻合,习惯法规范作用模式呈现出相对的封闭性;与民族习惯的法律化相联系,民族习惯法体现了丰富的道德生活属性.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习惯法对国家法制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否定法制现代化即用欧美国家法律制度全盘取代传统法律制度的同时,也指出了“国家法律至上”的理念绝对化的缺陷。在多民族国家应肯定少数民族习惯法对国家法制现代化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论述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区别,揭示了国家法相对于少数民族习惯法所存在的跨地域性、跨民族性、概括性、超前性、高成本性以及难以有针对性地及时、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具体问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吴昊 《民族论坛》2008,(10):36-37
<正>少数民族习惯法在不同的阶段、不同历史时期所发挥的作用并不都是一样的、也并不都是积极的,只有通过具体事例来分析民族习惯法的社会作用和历史影响,才能比较客观的、深入的、全面的了解民族习惯法在民族地区的影响和作用,从而指导我们更好的在民族地区进行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青海藏区习惯法特点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藏区部落习惯法是指青海藏区部落确认或制订,赋于法律效力,由部落强制力保证在本部落实施并靠盟誓约定方式调解部落之间某些关系的社会规范。历史上,习惯法起到了保障部落安全,调整部落成员之间的关系,维护部落体制,维系部落社会健康发展的作用。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时期,由于青海牧区群众现代法制观念淡薄,习惯法仍然困扰着司法工作。因此,研究青海藏区习惯法的特点,对于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民族习惯法是民族地区适用的民间法,内容丰富但形式上因民族而异,刑事习惯法占据重要内容.民族习惯法具有裁判、教育、调整价值,应当整合三种价值,传承民族习惯法之积极因素,构建新的民族法律文化,推进民族地区法治.  相似文献   

7.
研究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三个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研究,不应仅限于重拾与简单描述,应着眼于从价值、发展和基本路径等方面的提升.价值表达了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与国家法在终极目的上的同归及对民众法律信仰的诱致意义;发展则展示了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未来的理想型预期;路径则进一步揭示了研究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基本要求,即超越与实证.这种表述逻辑可能对习惯法研究的理路回归更具有学理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化风景区各民族习惯法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化风景区各民族习惯法的调查韦成球民族习惯法虽有局限性,但它在历史上对维护家庭、村寨乃至整个民族的团结和稳定,曾起到较大的作用。可知,民族习惯法是值得调查研究的课题。多年来,笔者对大化风景区各民族习惯法作了多次实地调查,获得了一些材料。现将这些调查材...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提出构建少数民族习惯法领域本体对于加强民族习惯法研究及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意义.同时还介绍了少数民族习惯法领域本体构建的方法,并用OWL对该本体进行了形式化描述.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习惯法类型化研究,作为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直接影响到法治化建设工程的推进速度;以类型化研究为视角,包括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分类整理和善恶分类这两个逻辑相连的递进层次,以便为民族地方的立法和司法提供直接的立法资源和适用参照,从而加速习惯法与国家法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关于现阶段处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少数民族大部分信仰宗教。少数民族宗教问题往往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相联 ,是一个关乎全局的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 ,少数民族宗教工作经历了 4个发展阶段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处理好少数民族宗教问题 ,要做到 :加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 ;依法管理宗教活动场所 ;加快培养爱国爱教的新代表人物 ;正确对待和处理少数民族宗教之间、教派之间、教派内部的一些问题 ;提高对民族分裂主义的认识 ,有效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的渗透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2.
金艺风 《民族学刊》2010,1(2):118-120,165
羌族二声部民歌酒歌是一种多声部民歌口头传承的艺术。随之把演唱多声部民歌的人定为表演民俗音乐本质的传承者。通过口传过程发展下来的音乐传统的生成物说成民俗音乐时,形成羌族多声部民歌的要素可以归纳成以下三种。第一,具有连接现代与过去的传承性;第二,由个人或集体的创造性运动中生成的变异性;第三,根据人民群众对至今保留下来的音乐形态做出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对于少数民族人权的保护,国际和区际人权保护中一般都采取了"一般人权" "特别保护"模式。而特殊保护又包括"特殊权利 特殊保护措施(狭义特殊保护)"的模式。系统地认识国际人权立法与实践中的少数民族特殊保护措施,对我国少数民族人权保护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拟对少数民族人权狭义特殊保护从其内涵、特征、内容、限度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法制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原则 ,提出了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的几个方面。作者认为 ,必须重视和加强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法制建设 ,特别要加强少数民族政治权利、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少数民族宗教 ,以及民族地区生态、民族地区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制建设。惟其如此 ,才能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才能帮助少数民族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鼓本身是一种民俗事象,土家族的信仰、礼仪、生产和生活习俗、节庆、娱乐等等,无不涵蕴着鼓文化的内容。鼓与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和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本文通过对鼓文化事象的研究,试图深化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问题的正确处理与解决,不仅使各少数民族第一次获得了全面发展的权利和机会,也使得刚刚实现全国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为此后的长期执政奠定了坚实而巩固的基础。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实践和经验,对于新时期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仍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总目提要》,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开展实施的大型民族古籍文化项目,它开放包容、和谐共进、科学创新的设计思路和项目原则以及实施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学科发展变化,使其在民族古籍学科中的纲领性和发散性作用日渐凸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道教的宗教特质对于促进民族融合所起的作用以及道教对于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现代意义。首先,对道教中与民族融合有关的宗教特质进行阐述,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是传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先驱,是联系中华各民族和海外中华文化圈以及外国道教徒的文化纽带;道教追求现世利益以及与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原始社会起源一致性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融合。其次,道教与少数民族的信仰和民俗紧密结合,是加强民族联系的重要纽带,对民族融合及民族团结做出贡献。最后,道教理念对于解决当前民族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壮语地名是用壮族人的思维方式命名、体现壮族文化内涵的地名.守土性、混合性、壮汉对应复杂性是壮语地名的特点.通名和专名是壮语地名词汇系统的重要内容.对壮语地名的研究,有民族学、人类学、农业史、语言学诸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构建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文献数据库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据库的构建,是计算机、通讯、多媒体、存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少数民族文化是黑龙江各少数民族世代智慧的结晶,传播与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在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建设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文献数据库的条件、意义、方法及流程,同时提出了目前建库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