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川四梦"中纪梦方式的运作,具有强烈的主动意识,执著的创新实践,也具有很纯熟的把握功力.幻梦特色之一构造独立的戏剧世界,提升戏剧的社会功用.特色之二多梦的生活多梦的戏,戏里戏外通用的表达方式.特色之三梦中之情是真情,梦是情的演绎和外化.特色之四注重戏剧主体,注重意趣神色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2.
王卓 《北方论丛》2004,(4):35-37
汤显祖作为明代中后期的戏曲作家,他的思想有同时代人的特点--儒、释、道三者合一;但是这三者在他身上无法融合在一起,而是随时叠现,这也是与当时文人不同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在看他的"临川四梦"的时候,会发现作品中有很多矛盾之处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临川四梦"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唐代小说.汤显祖在改编唐人小说之际,对其叙事视角也加以改造.相比之下,唐代相关小说<霍小玉传>、<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离魂记>显示了丰富多样的视角操作艺术,并以多视角叙事为主,汤显祖则根据戏剧舞台演出的需要,在叙事视角上通过五种手段将叙述者隐身于戏剧人物之中,使戏剧中的许多人物具有了显在的叙事功能,这种替身的叙事在本质上是一种全知叙事,由此可以窥见汤显祖戏剧叙事艺术之一斑.  相似文献   

4.
“情”是汤显祖人生哲学和文学思想的核心,是他的传世作品“临川四梦”中一以贯之的主题。“因情成梦,因梦成戏”这一无与伦比的独特的思维路向,构成了汤显祖创作的灵魂和毕生追求的理想。艺术的梦幻境界往往是一种更高的真实,汤显祖正是在这个基点上,把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巅峰。而以“情”与“梦”所编织的大大小小宝光陆离、奇彩腾跃的意境,为戏曲舞台演剧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立体的、深邃的时空境界。汤显祖是中国戏曲意境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5.
临川"四梦"的问世,为中国戏曲演剧思维带来新变,产生了始料不及的深远影响.系统探讨这一演剧变革,对于全面总结作为戏剧家的汤显祖对我国戏曲发展的全部贡献,无疑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拟从中国戏曲舞台演剧结构这一视角,对"四梦"进行整体观照,在文学价值、演剧形态、梦幻效应及心理开掘等诸多方面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6.
晚明思想家李贽因为思想史的背景、生活阅历,以及个人思想上的喜好,40岁之后便以求生死之道为人生之首务.他从求"真人不死"之道到寻"出离生死"之道,其生死观可谓亦儒亦道亦佛,又是非儒非道非佛的,只能定格为"李贽的生死智慧",是一种综合性的创新.其意义在于为现代人树立起一个观念:思考死亡问题有着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戴健 《北方论丛》2014,(2):21-25
汤显祖的所有戏剧作品皆有征引《诗经》的现象,从中可见,他对"《诗》教"传统的继承与反思。汤显祖认同"温柔敦厚"《诗》教观念,但更强调"不愚",通过《牡丹亭》中杜丽娘"为诗章讲动情肠"的情节设计,剥落了《诗经》的伦理附会,还其"性情之响"的本真面貌,由此塑造了聪慧学习者的形象。"临川四梦"在受教效果上强调性别差异:肯定女子的诚挚、知行合一,批判男性的虚伪、心口不一,从而提出思想变革的要求。汤显祖的"《诗》教"思想并非凭空而生,而是与明代中后期"新人文思潮"崛起、论《诗》风气转变等有较大关联,亦为晚明文化生态相互作用之例证。  相似文献   

8.
在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中,《紫钗记》和《牡丹亭》都是以爱情作为主要线索,来描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反封建的主题的。对同一作家不同年代的相似题材的作品加以比较,最能看出高低上下,最能看出作者的世界观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本文试图在《紫钗记》和《牡丹亭》的分析对比中,来探求汤显祖创作思想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梦学理论的成熟,除了给一批以梦记史、论政、说艺的笔记体文学注入新的虚幻色彩外,还给这一时期的小说和戏曲创作带来一些可以说是重要的或者基本的意象。汤显祖的们临川四梦》,突出表现了这位被称为明代文坛主情说的代表人物,正是以“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响成了他的文学观念与梦学观念的相通之处。在《牡丹亭题词》中,汤显祖赞扬了壮丽娘生生死死的至情之后写道:“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在给邹梅宇的信中,汤显祖又写道:“二梦记殊党恍惚。推此恍惚,令人怅然。”把梦与文学的共性用“恍惚”一词来表…  相似文献   

10.
论汤显祖的《紫钗记》朱捷旷世奇才汤显祖,一生著述甚丰,其《玉堂四梦》(又称《临川四梦》,即《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更奠定了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正如明末评论家王思任所说:“‘四梦’熟而脍炙四天之下。四天之下,遂竞与传其薪而乞其...  相似文献   

11.
忽闻歌古调偏惊物候新———汤显祖戏剧创作理论与审美意识探因□龚国光在明代剧坛上,汤显祖像一颗璀璨明亮的星辰划破晚明社会的天空,给人以激荡、遐想、沉思与启迪,“临川四梦”的问世,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吹开了人们的心扉,透进阵阵清新的空气。今天,当我们再次...  相似文献   

12.
苏轼"人生如梦"观,形成于任徐州太守时期,定型于"乌台诗案"后贬谪黄州时期.苏轼的"人生如梦"既不仅是一般文人在政治坎坷时期的自我排遣,也不仅停留在陶渊明式关于生命短促的慨叹上,而是在大乘佛经尤其是<圆觉经>的影响之下,在参究佛家"如幻三昧"中的梦觉不二含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儒佛整合式的生命体验.这一生命体验渐老渐熟.这表现在他以如梦观整合、升华了他的人生思想,并始终保持一种亦儒亦佛,非儒非佛而又圆融统一,超然离执而又积极用世的态度去看待人生.  相似文献   

13.
"道"是融宇宙本体和人生之道为一体的形而上的抽象理念.老庄的"大美"是一种微妙玄通、虚形阴柔、静寂空灵、含蓄隽永的审美追求.老庄"大境"以自由心灵感受人生,以审美态度超越人生,以精神自由为审美旨归,是道家美学思想的最高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4.
《临川四梦》(即《牡丹亭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是我国明代戏曲大师汤显祖的主要作品。其中《牡丹亭还魂记》作为他的代表作,其进步的思想意义及高度的艺术价值,得到广泛的承认。但《四梦》中的另外三部剧作,尤其是对,《南柯记》、《邯郸记》二剧,多年来一直为评论界毁贬。长期以来,《南柯  相似文献   

15.
汤显祖是我国明代的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戏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创作了不朽名著《临川四梦》,在我国戏剧史上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多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汤显祖的剧作进行了研究和评论。还在本世纪初,汤显祖的剧作就不断地被翻译成外文,传到国外,他的《牡丹亭》曾在德国兰心大戏院上演过。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他的《中国近世戏曲史》中,第一次把汤显祖和英国的伟大剧作家莎士比亚相提并论,说他俩犹如两颗光彩绚丽的巨星,在东西方交相辉映。日本研  相似文献   

16.
汤显祖是明代著名的剧作家,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戏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戏剧作品闪烁着以人为本哲学思想的熠熠光辉。《牡丹亭》体现了汤显祖的哲学思想:认为“情”比“理”更重要,更为根本。“情”是人生而即有的,“情”的流露是无法使其休止的,因此,应当任“情”自然发展。他追求自由幸福,尊重人的个性,主张至情至性。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5,(9):230-234
空间是人物性格生成的具体场所,也是人物形象的绝佳表征。汤显祖在"临川四梦"中善于通过书写一个个特定空间来塑造典型形象,其人物塑造的空间表征法,可分为三种:家宅:居住空间——人物原初性格的塑造空间;花园:休闲空间——人物自然天性的释放空间;树国:虚幻空间——人物性格的拓展空间。总之,汤显祖运用空间表征法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为中国戏曲文学典型人物长廊增添了数面传神的脸谱。  相似文献   

18.
清代文论对"味"的阐说,主要体现在两大领域:一是诗论中对"味"的阐说;二是词论中对"味"的阐说.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维面:或对"味"作为文学审美之本予以标举,或对"味"的审美特征与要求进行探讨,或对"味"的创造与生成予以考察.清代文论对"味"的阐说,为我们更好地把握"味"这一审美范畴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9.
略论梁启超的"应用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的"应用佛学"是近代中国佛学思潮的前身,作为梁启超思想的一个部分,体现了他本人的思想特色.根据梁启超的思想变化,本文把他的佛学思想分为启蒙、佛理与经世思想冲突、以佛学为国教的尝试、作为学术与人生的佛教四个阶段.从佛学与经世、佛学与政治、佛学与学术、佛学与西学四个方面,分析了"应用佛学"几个基本的向度.最后把他的"应用佛学"放到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中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在与其它的佛学思想做比照之后,肯定了"应用佛学"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蒋士铨是清中叶极富盛名的剧作家,其剧作存世数量多,情节曲折,情感细腻,具极强的感染力.蒋士铨宣扬“万物有情”的情感理念,肯定男女之情的合理性.他的剧作以儒家忠孝节义思想为主导,同时又有着比较浓的佛道神仙思想.与之前及同时代的剧作家相比,蒋士铨对情的认识最为细致深刻,其剧作情感内含丰富,从多方面反映了他憧憬、追求、苦闷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