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限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就是我国的人口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要求是:晚生、晚育、少生、优生。晚生、晚育是指适令结婚和生儿育女;少生是控制人口的主要措施;优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少生、优生是相互促进,互相关连的。要少生,必须优生,否则因疾残而出生第二  相似文献   

2.
晚育漫谈     
本文分析了晚育的基本涵义,概述了我国历史上的晚育思想,论述了实行晚育措施不仅可以提高人口的素质,也是解决人口不断膨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说明了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实行晚育的重大意义,说明了晚育行为应得到全社会认可和重视。以期为使之早日产生社会效益而尽力。  相似文献   

3.
苗族优生论     
苗族优生论隆名骥苗族古老话讲:“生为了成,成为了生,无生无成,无成无生。”谚语也说:“根深叶茂,母壮儿肥。”就优生而论,优生必须少生,少生有利优育,优育有利优生,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苗族先民探索创造的优生理论,总结积累优...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们下大力气抓计划生育工作,无疑是“有利可图”的。确切地说,我国以控制人口增长为主的计划生育工作能带来一系列的效益或好处.那么,这种人口控制的效益是否就是我们常说的少生了多少人、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及妇女总和生育率都降低了多少的“成绩”呢?当然不能这样简单地认为,在后面的  相似文献   

5.
试论陶行知的人口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的人口教育思想的提出要比马寅初的“新人口论”还早19年。他提出中华民族最根本的出路是少生孩子。他主张“创造五生世界”,即少生、好生、贵生、厚生、共生。研究他的人口教育思想,对于今天严格控制我国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解决想服务的问题进入90年代,平度的计划生育工作已全面实现了"三为主",计划生育率、晚婚率、晚育率一直稳定在99%以上,出生率稳定在12.43‰以内,妇女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23.在这种情况下,计划生育如何深入发展,实现新的突破,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关于计划生育调查研究工作中的几个关系问题裴玉霞编辑同志:我是贵刊的老读者。我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百万人口的大县,计划生育工作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初见成效。1993年跳出江苏省重点管理县行列,“八五”比“七五”期间少生8.3万人,计划生育率提高了39.9...  相似文献   

8.
<正> 劳动力是生产力中的能动因素。现代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提高劳动力素质。在人口素质中,身体素质乃是基础。要提高人口的先天素质,需要避免和减少先天畸形和遗传性疾病的发生,需要在社会的控制下实行人口优生。人口优生,就是生育健康聪明的下一代。优生作为如何消除人类有害的遗传因素和与此相关的环境因素、提高人口质量的研究来说,它是一门科学;而基于这些科学的认识实践则是一项社会性的活动,集中表现在优生政策和优生法律制度上。所谓人口优生立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明史中 ,有一份丰厚的优生优育的文化遗产 ,这就是古代“正本”的优生观。“正本”的观点是中国古代关于早期教育的理论核心 ,摘其要点而言之 ,即 :同姓不婚 ,择偶重视本人及家世 ,反对早婚 ,主张优生少育 ,重视胎教 ,提倡早谕教。今天我们研究“正本”的优生观 ,将为提高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这是《周礼·地官·媒氏》上的一句话。有人据此以为古人晚婚,那是错误的。因为在这句话的下面《周礼》又说:“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既然少男少女可以自由相“会”,那还有什么晚婚可言。 我国至今还有个别少数民族保持着一些古代婚俗:女儿长大成人,就可以广交朋友自由结合;待生下孩子以后,才正式订婚、结婚……这叫做十大怪中的一怪:“抱着娃娃谈恋爱”。从这个意义上看待“三  相似文献   

11.
计划生育已列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计划生育的两大目标即“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故“优生”成为当前我国人口政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在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方面虽然形势严峻,但确已取得举世公认的成绩,但是,人口素质却很令人担忧。目前我国仍有残疾人5,100多万人,今后每年仍将有38万先天性残疾儿出生。 在先天残疾中遗传病是主要原因,但遗传病绝大多数无法治愈,只有少数病人可改善症状,且其致病基因仍可传给后代。故如何减少或杜绝遗传病,特别是危害严重的遗传病人及其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再出现成了当前优生工作的中心任分之一。为此我们于1990年7月—10月对全区的496,444人进行了遗传病普查。对查出的部分遗传病家系进行了分级监护及婚前指导,已取得初步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计划生育考评的内容、原则和依据罗云龙一、考评的内容计划生育工作指标至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人口计划指标,如总人口数、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二类是工作质量指标,如计划生育率、晚婚率、综合节育率、多孩率、“三结合”工作(也可列为一项新的指标体...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人口过多,造成诸如就业难,住房难等等许多问题。控制人口已成为当务之急。今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能否控制人口膨胀。 在逐步解决人口问题的同时,我们还应尽可能地使不利因素在某些方面变为可利用的有利因素,善于充分利用人多这一“资源”,解决如就业难这样一些由于人多本身带来的问题。人多是什么资源呢?人多商业市场大,是发展商业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4.
人口问题极为复杂,涉及到各个方面:从经济学方面看,人口问题表现为就业问题、人民消费水平问题;从社会学方面看,人口问题表现为婚姻问题、家庭问题、教育问题、老人问题;从人口再生产看,表现为生育问题、死亡问题、优生问题等等。我国五十年代关于人口问题的一场大辩论,以围剿敢于坚持真理,主张控制人口增长以解决人口问题的马寅初先生而告终,结果使我国人口盲目增长。本文仅从经济学角度对当前我国人口问题严重性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党和政府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重视。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老龄化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我们要予以重视。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并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响亮提出:“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老龄协会确定了我国面向21世纪解决老龄问题的基本思路,这就是:从中国国  相似文献   

16.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所谓“基本国策”,就是指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兴旺发达,子孙后代的生活幸福的大计,它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也不是一个地方的局部问题,而是一个长期的涉及全局的战略任务.今天,党中央把人口问题提高到这样一个战略高度,这是党中央依据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从我国国情出发,通过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面对当前严重的人口问题,以及展望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而得出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7.
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力争使全国人口增长率到一九八五年降为千分之五左右。这是实现我国“四化”第一个战役中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河南省是人口最多的三大省份之一,在实现国家八五年人口规划的任务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受到全国、全省人民的深切关注。在省人口学会的倡导和支持下,我们对这一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黔东南州是苗侗少数民族聚集区,苗族人口占多数.新中国成立以前封闭的自然环境使苗族长期与外界隔绝,逐渐形成了苗族独具特色的婚姻习惯法文化.改革开放初期,苗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外界差距较大,为了改变自身经济状况,不少少数民族群众选择外出务工.打工潮的兴起破坏了原有婚姻习惯法存在的地缘环境,导致黔东南地区婚姻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来尚可通过早婚、早育、民族内婚等方式得以维系的婚姻圈,随着打工经济兴起,晚婚、晚育和因经济因素引起的女性人口外流,一部分家庭贫困、自身条件较差、缺少劳动技能的男性出现了婚姻难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黔东南州苗侗地区经济增速加快,又吸引了大量外出人员返乡和外来人员入黔创业、就业.前后两种经济的明显变化都对原有的婚姻习惯法带来了新的冲击,以致少数民族村寨的婚姻呈现出竞争与冲突并存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人口发展态势正处在一个大的转折过程之中。人口政策继开放“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后必将适应新的变化格局而作进一步调整,由此进入一个“后计划生育时代”。以发展为导向的“大人口观”作为思想引领,进一步放宽生育限制,废止目前人口政策中生育控制内容,是下一步完善人口政策使其合乎逻辑的变化方向。未来的人口政策在生育水平上应该无为而治,在人口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方面则应积极有为,须要围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营造家庭友好的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制度建设和政策完善,如消除人口流动壁垒促进城乡融合,促进国民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养老事业发展和健康事业发展,追求性别平等在内的包容性发展,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实现优生、优育、优抚、优养。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问题。中国共产党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十三大报告中又特别指出:“人口控制、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