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大宰归父盘(《集成》10151)中的"祈"作■、蔡叔季之孙■匜(《集成》10284)中的"祈"作■,应隶定为■,从"兽",是■的另一个异构字。而学者多隶■为或■,于构形皆无说。两周金文中,"单""兽"可互代。曾侯子镈(《商周金文资料通鉴》15762、15763、15764、15765)有■,应隶为■,为"鐘"的异构。■簋(《集成》3888)中的■字,应为"得"之后起形声字。  相似文献   

2.
甲骨文■,于省吾先生释为■,并把典籍中相关的"幾、刏、祈"视为■之"借字"。通过对■与这几个"借字"之间关系的分析,指出■为本字,幾为其简体形式,讹误作畿。刏和■基本意义用法相同,刏近乎的异体,而祈则是的假借字。釁与■/■都表示血祭形式,具体用法有別,但意义有交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已经确认的战国简帛文字"京"的一种异体出发,系联战国陶文、货币中的两组"京"字的写法,认为都应该释为"京"。第一组作■、■之形,"京"是韩国地名;第二组作■、■之形,"京"表示粮仓。"京"的构形即像粮仓之形。"京"和"亭"是两个不同的字,秦系亭从高省丁声,六国文字从3丁声。  相似文献   

4.
中古知三、章组声母在湘方言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三章组读音在现代湘方言读音复杂,有读舌根音(k组),舌尖中音(t或l组),舌面前音(t■组或■组),舌叶音(t∫组),舌尖后音(t■组),舌尖前音(ts组)。k,t,t■,t■,t∫,ts,l组的读音是各自独立,还是有内在联系?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历史语音演变?文章从文白异读、知章组字的不同读音、入声字的特殊音读几个方面出发,分析了中古知三、章组声母在湘方言的演变。  相似文献   

5.
越■,乃越人与■人结合而形成的一个部落群。越人由长江中游的湖北、湖南地区向西迁至四川的青衣江流域,与由岷山南下的西支■人结合而成越■部落,这支越人或即扬越的  相似文献   

6.
说“■”     
“中”字金文或作“■”。一般认为,“■”字写法有误,当作“■”,取旗帜之象,因为上古有立旗(即“立中”)聚众之传统。学界的这一普遍看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通过对古代神话文本与哲学文本的综合分析,并结合对“中”字得以构形的经验原型的具体考察,便不难发现,“中”字在上古除了取象于旗帜之外,还取象于“旋转”,而这恰与金文中“中”作“■”形是相吻合的。“中”字之所以在取象于旗帜之外,复取象于“旋转”,这与它内含“世界本原”之意蕴有关。  相似文献   

7.
“省”字和“眚”字从秦代小篆起就是两个形体“■”“■”,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根据小篆的形体训释说:“省,视也。从眉省从■”。“眚,目病生翳也。从目生声”到现代仍是两个不相干的字,但在古文字中它们却是一个形体。《甲骨文编》的编者就说道:“■,眚,卜辞用为省字。按眚省古通用”。金文中它的写法基本仍是那样,高明先生《古文字类编》和徐中舒先生主编的《汉语古文字字形表》都收在“省”字下。郭沫若先生在《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中认为是“眚”字借作“省”字。如《大盂鼎》铭文有这个字,写作“■”,郭老就隶定为“省”字,唐兰先生的《金文讲义》  相似文献   

8.
《三韵声汇》东音系统声母共14个,谚文标注为■、■、■、■、■、■、ロ、■、■、■、■、■、■、■,与现代韩语的松音系统吻合。其中端组声母中的一、四等字总体上符合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读舌头音■(t)、■(t?)。但是部分一、四等字和二、三等字的知组表现出与汉语端组字不同的发展趋势,存在与精组开、合口字合流的现象,读作齿头音■(ts)、■(ts?)。其原因在于端组字受到韩语腭化音的影响,而知组受到了韩语中■/ts、■/ts?、■/s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说“外”     
《说文解字》:“外,运也,卜尚平旦,令夕卜於事外矣。”甲骨文无从夕从卜之外。卜辞殷先主有■、■,与《孟子·万章》、《史记·殷本纪》等典籍中的外壬、外丙相合,学者们遂定为外壬、外丙的合文,以卜为外。但是、也有的学者认为■、■之■作外似  相似文献   

10.
《文物》一九七七年第八期载有唐兰和于省吾两位先生对周初利簋即武王征商簋铭文考释的文章。两家的解释,颇不相同,特别是对铭文的前半段,彼此出入很大,使人有无所适从之感。这说明了该器的铭文值得我们作进一步钻研。 由于器物铸造的时代早,铭文的训诂遂成为难题。其中不仅有辨别字义的困难,而且还有一个识字的问题。铭文中有一个簋■字,在甲骨文中最为习见,不过字形与此微异,作■或■。《卜辞通纂》和《殷契粹编》中释为“岁”字,视作祭名。于文释此为 “岁”,似本郭说;唐文释为“越”字,仍认为甲骨文借用此字代表“岁”字…  相似文献   

11.
古■字本作蟠螭之形(盘蜷成圆形或C形),据此我们还可以在考古实物中,系联到许多商周乃至史前的■形纹饰图案和佩玉造型。■形玉一般是供主人生前佩带,直至伴随主人死后下葬。远古以来,华夏之龙那兽类的四肢,蟒蛇类蜿蜒曲折的长躯(一般作S形或弓形),鹰类的爪子等部位都与■的造型有明显不同。■的神性在于使人逢凶化吉,龙的神性主要在于兴云作雨。继1987年发现濮阳蚌塑龙之后,近年考古工作者还发现有史前的阜新查海龙形堆石图案、黄梅白湖焦墩的卵石摆塑龙等重要遗物,新发现的鲁山二龙岗地画土龙,乃是商汤时代招雨风习的沿承和发展,可谓历代修造土龙遗风的一则实例。  相似文献   

12.
唐代墓志仍有不少讹混俗字待考。选取25例加以考释,认为“■”当是“因”字俗讹,“■”当是“周”字俗讹,“■”当是“旦”字俗讹,“■”当是“晷”字俗讹,“■”当是“折”字俗讹,“■”当是“郵”字俗讹,“■”当是“贊”字俗讹,“■”当是“雨”字俗讹,“■”当是“丹”字俗讹,“■”当是“逝”字俗讹,“■”当是“蠖”字俗讹,“■”当是“纏”字俗讹,“■”当是“予”字俗讹,“■”当是“峩”字俗讹,“■”当是“痛”字俗讹,“■”当是“砆”字俗讹,“■”当是“澂”字俗讹,“■”当是“群”字俗讹,“■”当是“挹”字俗讹,“■”当是“勝”字俗讹,“■”当是“八”字俗讹,“■”当是“鵷”字俗讹,“■”当是“顧”字俗讹,“■”当是“青”字俗讹,“■”当是“庶”字俗讹。  相似文献   

13.
“几”在古代是同音而不同形的两个字,即“几”和“■”。“几”在作为本字、象形字时,读jī(机)音。当它用作“■”的简化字(替代字)时,属会意字,此时它也读jī(机)音。但若它在句中含有询问的意思和语气时,那么它的读音就不能再读jī(机),而应是jǐ(己)了。  相似文献   

14.
或■林云铭氏谓:荘子与老子同而異,与孔子異而同,其说然乎?余曰:唯唯,否否,谓荘与孔異而同,其说允矣;谓荘与老同而異,吾未见可也。■孔小■而大同,荘与老同以自然为■,无異之可言也。荘子之学,渊源于孔子,尤得力于颜子,其■与颜子■相似;荘子一书,屡引颜子之言为重,且有讚无议,蓋心悦诚■也。■‘心■’,■论语  相似文献   

15.
释“介”     
许慎《说文》:“介,(画)也,从八从人。”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介,象人著介(甲)形。”《汉书·五行志》:介者甲,甲,兵角也。《左传》:“或梦伯有介而行。注:介,甲也。”《诗·郑风·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毛传》:“介,甲也。”等等众说纷坛。根据字形,“介”的本义应是披甲之人,即披坚执锐之士兵。于是,许多与此有关的字或解释渐成为“介”字的引伸义,“介”字便有了多种意义了。 1.介有疆界之意。《说文》:“介,■也。”徐灏注笺:“古疆界字只作介。”《诗·周颂·思文》:“无此疆而界。…  相似文献   

16.
甲骨文中有字,人们释作“它”。“它”就是蛇。《说文》:“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 甲骨卜辞里也是相问“有它”、“亡(无)它”。看起来这个字就是“蛇”了。蛇即虫,甲骨文虫,它是一字个。因此,亦即,止字古文作,所以字即  相似文献   

17.
餐蟹蔫先生纛|I£69岁,囊jIl县沙曩多托戈村人。臼壤.县j曩【铃羹员,太曩,Ilt■文史支,_I曼.量■予大疆舞专囊翻史爵兜塞.餐先生恢麓蠢力予麓膏囊历史。从事文■、j|}古■克.对■蠢爿川石._I由亩代石冀.发翼■肼膏门口古量t相■足国古墓■l;l及●曩大飘仪:蕤:叠天古爨●|_|t方文■作出了飘蠢贾t.■意党生寓1.I■砖,囊謇l|【●囊|-|■文镥、古一。■于鼍餐,薯述■■. 中盈第三曩艺木节在曩舅|.}办期阁.誓曩一所收存●分古■文t、文■在卺膏民■掌魏民奠■簟铸■出,蠢仅曩承其中一帮分.1.鹤川地区出土的1If铜倒(右1)置一身携◆的一刀石(左2…  相似文献   

18.
简化字(或偏旁)“刍”是在隶变俗体“■”“■”的基础上省书上部构件的结果,大约产生于唐代前后。“■■”字简化作“面”是在“面”这个古代假借字的基础上约定俗成的结果。“辞”并非直接由“辭”简化而来,而是来源于“辝”。“辝(辤)”字俗书讹变作“辞”,而古书“辝”“辭”混用不分,故“辞”亦或被视作“辭”之简体俗字。俚俗以“辭”既简省作“辞”,据之类推,则“亂”字亦简省作“乱”矣。  相似文献   

19.
<正> 熊希龄(1887—1937)字秉三,湖南省凤凰人,故人称“熊凤凰”.熊希龄一生爱国爱民,早年曾参与戊戍维新.辛亥革命事起,极力赞襄共和,民国以后,官至内阁总理,1914年2月,因与袁世凯政见不合,辞去总理职.此后他对仕途心灰意冷,遂潜心致力于社会慈善事业.1925年任世界红■字会中华总会会长.本文试图对熊希龄在红(?)字会的活动情况作一评述.“(?)”字是梵文,它的含义为“吉祥之所集”.释加牟尼佛胸前所示之(?)字为“瑞相”和“万德吉祥”的标志.唐武则天对音■字为“万”,在佛经中即被写作■.红■  相似文献   

20.
釋■     
长沙仰天湖出土战国楚竹簡遣策有■字,凡二見,一稱“■君之(纟足)衣”,一稱“皆■(藏)於一■之■”。此字又见(木仒)江陵望山二號墓出土战国楚竹简遣策,称“二■之■(乂丁),一■高之(乂丁)”;又可增一畫作(?),見(木仒)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