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世代交叠模型研究了迁移摩擦对城乡劳动力迁移结构变迁的长期动态特征影响.研究表明,在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前提下,迁移成本、城镇失业人员的工资和暂时性迁移工人的工作摩擦共同刻画了中国城乡劳动力迁移的动态变化特征.当迁移摩擦变化时,农村迁移人员会理性地调整对教育的投资,进而会影响到迁移人员的教育结构和数量结构,而教育投资函数的凹函数性质和迁移人员风险厌恶的特征使得技术工对迁移摩擦变动更敏感,引起技术工的劳动供给更明显的变化,进而引起技术工工资更明显变化,为"迁移之谜"出现提供了可能.改善迁移人员的住房条件、医疗保障服务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从而降低迁移成本、增加暂时性迁移工人的就业概率,是加快中国城乡迁移进程和解决中国"迁移之谜"的有效政策.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迁移模式的动态选择:外出、回流还是再迁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RUMIC),探讨了农民工迁移模式的动态选择及其决定因素。文章假定农民工外出就业依次经历外出、回流与再迁移3个次序决策,采用极大模拟似然一两步序列选择Probit模型来纠正选择性偏差并进行估计,我们最终发现:常年在外务工已经成为农民工迁移的主要模式,而回流是暂时性的,大部分回流农民工会选择再迁移,留乡发展的概率并不高;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劳动力禀赋等对外出和回流决策均有显著影响,不过土地资源禀赋仅影响劳动力的外出决策;外出务工特征如外出持续时间等对回流和再迁移有显著影响,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高,再迁移的可能也越高,而失败的回流者再迁移的可能更低。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力的迁移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理论上,劳动力迁移是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恰恰与其相反。本文从农村劳动力自身的和社会发展缺陷两个角度来分析为何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没有缓解日益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城市群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对大城市工资溢价的来源以及经济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项目(CHIP)数据和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CMDS)数据,通过因果效应识别和基于分布函数的参数估计方法,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大城市工资溢价的3个潜在来源:静态效应、动态效应和选择效应,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解释。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城市生活成本的情况下,城市规模的工资溢价效应仍然存在,而且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是解释工资溢价的主要原因,选择效应并不明显。进一步,通过对大城市工资溢价形成机制的研究发现,大城市的劳动力市场更为完善、劳动者寻找工作的时间成本更低以及劳动者更有可能积极转换工作,是大城市静态工资溢价存在的重要原因。而增加教育投资、加大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有利于提升其动态工资溢价。  相似文献   

5.
城镇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与收入不平等:1989~20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纯槿  李实 《管理世界》2013,(1):45-55,187
基于1989~2009年进行的8次全国性城镇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利用新近发展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定量考察了城镇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如何导致劳动收入不平等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了过去20年里中国城镇劳动收入不平等扩大一方面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尤其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教育收益率上升引起社会收入分配机制的变化;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特别是由户籍制度壁垒造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依然存在。夏普里值分解进一步揭示出,所有制、户籍、性别、经验和地区因素对收入不平等的相对贡献率趋于下降,教育和职业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基本政策含义是,减少收入不平等的关键在于降低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着重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继续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而加快劳动力市场结构性调整。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07年CHIP数据,从技能差异的角度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城市规模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城市总体工资溢价回归结果显示,大城市对劳动力有一定的正向技能选择性,但仍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解释大城市的工资溢价。在控制相关的城市、个体质量、行业和地区特征,并对名义收入采用部分调整法后,不同技能劳动力均享受了大城市的工资溢价,且该结论在改变指标度量、考虑内生性等情形下仍然稳健。文章进一步考察不同技能劳动力获取大城市工资溢价的途径,发现仅中等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溢价主要来源于大城市更高的物价,而高、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溢价主要来自于劳动力质量的提升和大城市的集聚经济效应,具体表现为大城市通过这两条途径提高了高技能劳动力的正规教育再投资、工作经验回报率和流动投资,以及增加了低技能劳动力的工作经验回报率和流动投资。本文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城市技能工资差距和大力投资人力资本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上海市外劳及本地居民就业调查的有关数据,计量分析了外劳和本地居民构成的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结构,以阐明大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本文的构成如下:首先,概要说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的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理论假说和计量分析的框架;其次,简要说明本文使用的调查数据,定量描述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再次,援用Mincer的工资函数理论,计量分析人力资本、户口制度等因素与工资的关系,旨在说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质,即外劳与本地居民的市场分割性和各阶层内部的竞争性;最后,总结实证分析的要点,指出近年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主要起因于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尤其是对农民工的就业和工资歧视。  相似文献   

8.
许启发  蒋翠侠 《管理科学》2012,25(1):109-120
为揭示中国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引起的工资差异,基于二元选择Logit模型和Mincer方程,构建二元选择Logit-非歧视分解模型,将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之间的工资差异分解为行业间可解释、行业间不可解释、行业内可解释、行业内不可解释1(超额回报)和行业内不可解释2(不足回报)5个部分。以2002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微观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在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就业的中国城镇居民行业选择行为、工资决定机制、工资差异构成等进行定量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劳动力特征显著不同,导致其行业选择行为存在较大差异;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工资决定机制显著不同,导致其工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劳动力特征差异可以解释其中的60.10%,仍有39.90%不可解释部分形成国有部门非正常的工资溢价。  相似文献   

9.
企业职工薪酬同时具有劳动力特征和重大现金流特征,企业的投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以上市公司经验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了职工薪酬、工资刚性对我国上市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较高的职工薪酬抑制了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但是会导致企业投资不足;工资刚性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经济社会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因,人力资本的形成是经过投资来形成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有:教育投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职业培训、卫生保健、劳动力的迁移、劳动力就业信息的收集与扩散等方式。本文主要从正规教育(学校教育)投资来探讨人力资本投资对酉阳经济的贡献和拉动程度。  相似文献   

11.
熊太武 《科学咨询》2006,(11):13-15
在知识经济社会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因,人力资本的形成是经过投资来形成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有教育投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职业培训、卫生保健、劳动力的迁移、劳动力就业信息的收集与扩散等方式.本文主要从正规教育(学校教育)投资来探讨人力资本投资对酉阳经济的贡献和拉动程度.  相似文献   

12.
社会     
《领导文萃》2014,(8):134-134
中国就业市场在冰与火之间纠结 在中国.招聘与求职条件错位导致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正日趋明显。事务性岗位面临人员过剩,而工厂劳动力和餐饮店店员等越是接近于简单劳动的岗位,越面临慢性人员短缺。多达2.6亿人的外地务工人员强烈要求提高工资等待遇.而年轻人拒绝简单劳动的风气也在扩大。中国政府重视的就业稳定可能出现动摇。  相似文献   

13.
出口技术复杂度、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背景,首先从理论上论证了出口技术复杂度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一方面会提高技能溢价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城乡融合,从而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其次采用2007年的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世界银行的TPP数据库,检验了出口技术复杂度对中国城乡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不仅有利于中国城镇和农村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还有利于中国农村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同时,还有利于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未来预期报酬的提高,促进劳动者子女教育投入和长期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另外,随着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从事高技能职业的劳动者比其他劳动者更倾向于对自身及其子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14.
与价格走势平平的股票相比,投资者更愿意选择过去价格变化幅度较大的股票。这种投资偏好是否是产生“特质波动率之谜”的原因呢?本文以中国股票市场A股为研究对象,首先验证中国股票市场“特质波动率之谜”的存在性。随后组合分析和Fama-MacBeth横截面回归分析发现,价格极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但不能完全解释“特质波动率之谜”。横截面回归结果表明,在价格极差、最大日收益率、换手率三者的共同作用下,特质波动率与股票预期收益之间的负向关系不再显著。由此,对某些特殊股票的投资偏好可能是产生“特质波动率之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刘莉娟 《经营管理者》2013,(14):210+195-210
各单位工资发放大多采用计算机管理,对一些小企业没有采用工资软件的,一般用Excel表来计算工资。现介绍一款利用Excel函数计算工资及个税的方法。该方法只要设置好公式后就能自动计算,对于人数少且每月工资发放数变化大的单位,可大幅度提高财会和人事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中国家户层面的一组调查数据,讨论了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劳动力流转这一渠道对企业家创业活动造成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相比有国内私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个人,有外资企业工作经验的个人创业概率更低。参考职业选择模型和工作嵌入模型,我们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解释。研究发现,在外资企业与国内私有企业工资相比升水更高的地区,相比有国内私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个人,有外资企业工作经验的个人创业概率更低。这一发现意味着外资企业在劳动力市场提供了较国内私有企业更高的工资报酬,抑制了本国企业家的创业活动。本文结论为评估外资引入政策、进一步培育中国企业家群体等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高度扰动的环境下,顾客群变动随机特征的日益加强给客户关系管理(CRM)带来了许多新的困难.在假定特定商品客户群的数量是一个随机变量和迁移行为服从Poisson过程的前提下,以Ito随机微分方程为工具,本文建立了一个客户群数量的时变模型,进而分析了客户群体中新旧客户的结构性变化及其对经营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存在获得、吸收和处理信息的成本时代表性消费者的最优消费和投资决策问题,结果显示成本的存在意味着消费者仅选择在特定时间更新其决策,且在两相邻决策日间保持疏忽。这种理性疏忽的行为特征将直接影响投资决策,进而产生有限参与、处置行为和高储蓄率等现象。模型明确了成本、财富水平等因素对于投资者的消费、投资决策的影响途径及程度,为如何针对不同投资群体合理引导其消费、投资行为以及健全资本市场机制、完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制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同时通过比对相关研究结果,侧面论证了中国市场主要以短期疏忽投资者为主,为研究摩擦市场中的资产价格异动及信息时滞下的政策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存在不确定因素,为了衡量其导致的风险,本文提出基于绝对偏差的新型函数,在一个存在摩擦的资本市场中构造均值-绝对离差(mean-absolute deviation,MAD)投资组合选择模型.该模型结构特殊性使其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从而可利用单纯型法求解.实证分析比较了不同风险函数下投资组合的有效前沿,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最近,富士康深圳基地内迁的消息成为媒体和地方政府关注的热点.在这个中国最大的代工企业迁移的背后,凸显出我国制造业面临成本全面上升的挑战,同时,这也是制造业布局调整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