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将债务协商机制引入利用普通股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上市企业,在一个动态模型框架下分析其对债券投资者行为和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首先分别对采取破产清算和债务协商下,利用可转换债券和普通股融资的企业建模;然后利用风险中性定价方法给出企业证券价值的显示解;最后通过数值结果分析债务协商机制的影响并给出经济解释。数值分析表明:相比企业破产清算,协商可以提高企业价值、股权价值。当股东的谈判能力在一定的范围时,协商可以提高债券价值、降低企业杠杆率,增加社会福利。股东谈判能力越强,可转债投资者的转换时机越早。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可转换债券的融资理论,为可转换债券融资企业的去杠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叶昊  陈中平 《管理科学》2002,15(4):42-44
可转换债券对于我国是一种比较新的金融工具,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可转换债券最为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可转换性,也称为"期权性".以可转换债券的"期权性"为基础,利用一个简单的期权定价模型对可转换债券的利率进行研究,找出一种确定它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不完备市场条件下,假设公司价值可以观测,公司只发行股票和不可赎回、不可违约的具有固定券息的永久性可转换债券,债券持有人有权利(但没有义务)按一定比例将债券转换为股票.基于可转换债券的结构式定价模型,给出债券持有人的最优转换策略,推导出可转换债券消费效用无差别价格的半封闭式解,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得到可转换债券的隐含价值(即消费效用无差别价格)以及可转换债券的最优消费策略和转换策略的数值解.研究结果表明,债券持有人的风险态度和非系统风险对最优转换策略和可转换债券的隐含价值有显著影响,与完备市场条件相比,风险厌恶情形可转换债券的转换触发水平和隐含价值较低,风险资产价格波动率越大,可转换债券的隐含价值越大.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没有被充分挖掘,出现了可转换债券的市场定价偏低,收益风险不匹配,忽视信用风险的影响等问题.本文借鉴国外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在B1ack-schoIes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特点,并考虑信用风险的影响,建立了适应我国可转换债券实际情况的模型,并进行了实际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模型对我国可转债投资者和发行者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而且对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中国可转换债券定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基于样条函数模型推导出无违约利率期限结构,进行有效性检验;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可转换债券推导出违约利率期限结构,并与无违约利率期限结构对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效果进行比较;针对目前国内可转换债券定价均假设利率恒定、没有考虑利率变化的现状,将无违约利率期限结构与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相结合,提出了可转债定价的一般模型,并用此模型对歌华转债进行定价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均存在一定的偏差,可见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对中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相对有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将信用风险可转换债券价值分解为信用风险债券价值与期权价值两部分,基于信用风险转移概率建立可转换债券的收益率模型,演算信用风险债券的价值.最后得出信用风险债券价值随着信用风险等级的下降而以递增的速度下降,期权价值部分随着信用风险等级的下降呈递增上升,而总价值随信用风险等级的下降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机利率条件下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的经验检验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运用市场的实际数据对随机利率条件下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作了经验检验,发现在可卖空的市场条件下,对处于实值状态的可转换债券可直接获得满意的定价,对处于虚值状态的可转换债券需要考虑债券的恶意违约风险,在加入风险补偿后也可获得满意的定价。在中国不可卖空的市场条件下,这一定价模型仅对进入转换期的可转换债券的价格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浅论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及设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可转换债券是我国引进的为数不多的金融创新品种之一,近年来发展迅猛。1998年至1999年短短一年间管理层就推出了三只可转换债券,规模也由1.5亿增至15亿,虹桥机场可转换债券也已面世,说明了可转换债券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相比之下,国内理论界关于可转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的目的就是针对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及设计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Black-scholes期权模型假设框架下,依据风险中性定价原理,采用完全拆解法,将可赎回可转换贴现债券完全拆解为以下5种简单证券的组合:一种与之对应的普通贴现债券,两种立即支付型规则美式二值买权、一种规则上敲出买权和一种延迟支付型规则美式二值买权,并据之推导出定价解析式.不仅为认知其价值组成提供了全新视角,而且相对现有数值定价法,该解析式大大提高定价效率.  相似文献   

10.
首先,本文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假设框架下,依据风险中性定价原理,将有锁定期的零息可赎回可转换债券的理论价值完全拆解为相对简单的四部分.进而推导出该转债的定价解析式。同时,本文利用广为接受的Monte Carlo模拟定价法验证了我们推导过程的正确性。相对现有各种数值定价法,该解析定价法大大提高了定价效率。  相似文献   

11.
债务悬空(Debt Overhang)会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困境,阻滞其开展正常的投融资活动。现有研究表明,发行或有可转债(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s,简称CoCos)有望成为一种应对债务悬空的有效方法。本文以债务悬空应对方法及其定价为研究主题,通过改进CoCos债转股的触发阈值,即以债务悬空发生时公司资产账面价值作为触发阈值,以解决现有CoCos产品在债务悬空应对的适配性方面的不足。具体地,结合债务悬空发生时公司资本结构的特征,考虑转股后的破产清算,基于结构化信用衍生品定价方法进行建模,进而得到CoCos债转股及破产清算时公司资产账面价值的触发阈值,并给出了公司资产、普通债、CoCos、股权价值的解析解,据此进一步计算CoCos和普通债的信用价差及公司的财务杠杆。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探析了波动率、发行期限以及息票支付的税盾效应对CoCos和普通债信用价差的影响,及CoCos和普通债的发行期限和数量对财务杠杆的影响;得到了通过适当提高CoCos合约的债转股比例,可以有效降低债务悬空发生可能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结束之后,CoCo债券(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因为其能够在金融危机时迅速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而受到关注.本文考虑了展期风险对CoCo债券价格的影响,用Copula函数刻画股票价格与核心一级资本比率(Core Tier 1 Ratio,CTR)的相关性,用CIR模型刻画利率期限结构,并对CoCo债券的赎回进行判定,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法为带有可赎回条款的CoCo债券定价.将此模型应用于巴克莱银行发行的可赎回CoCo债券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最后,结合国际上已发行的CoCo债券的相关条款和我国银监会对于减记债(中国版CoCo债券)的基本要求,设计了中国版的CoCo债券,并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股价冲击和银行业监管要求对CoCo债券价格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可转换优先股与风险投资的有效退出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可转换优先股与风险投资的有效退出  相似文献   

14.
个人有限理性和投资项目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使得风险投资家(VC)与风险企业家(EN)面临双边道德风险,论文将风险投资项目划分为创业初期和开拓产品市场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特征进行了刻画.通过引入VC与EN相对努力成本效率系数,讨论了在满足VC和EN效用函数及设定的约束条件下,控制权在VC和EN间相机转移情况下可转换债券是否以...  相似文献   

15.
首先利用二叉树模型及风险中性定价原理,给出了离散时间下或有可转债(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s,简称Co Cos)的估值方法;然后通过刻画Co Cos在各转换点的生存概率,扩展构建了一个连续时间下的Co Cos定价模型;最后以瑞信集团发行的或有可转债"BCN"为例,进行定价计算及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银行资产及资产波动率对Co Cos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外,为弥补现有研究不足,本文以权益比率为触发器,避免了银行权益与Co Cos价值间的多重均衡问题,并通过建立权益比率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线性模型,使定价模型可推广适用于以资本充足率为触发器的债券。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虑可转债券的违约风险,研究如何用违约风险下的三叉树模型对可转换债券进行定价。首先本文使用Black-Scholes公式测算企业在单位时间内的违约概率。其次,在计算可转债的债券价值时,将相似经营业绩和同等风险的企业债券收益率作为贴现率,计算现金流的现值,以反映相应的违约风险;在计算可转债看涨期权价值时,本文在三叉树模型中引入违约概率,重新计算调整后股票上涨、下跌的幅度和概率,得到基于违约风险的三叉树定价模型;最后对中国市场中实际的可转债——新钢转债进行了定价的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夏鑫  杨金强 《管理科学》2020,23(5):13-23
基于不确定性投融资理论,探析或有可转债对融资约束企业的投资规模、投资时机及资本结构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进而从缓解融资摩擦与压力的视角为企业引进或有可转债融资提供新的理论解释.结果表明:或有可转债的转换率对最优投资规模没有影响;相对于普通债券,或有可转债显著降低了企业融资约束压力,减少了非效率投融资决策导致的企业价值损失;当融资约束企业的收益增长率、转换率与转换杠杆较低,而所得税率较高时,或有可转债融资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全最小二乘拟蒙特卡罗方法的可转债定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传统的可转债最小二乘蒙特卡罗模拟定价方法,通过使用随机Faure序列和方差减小技术,有效地降低模型估计结果的误差,使用考虑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误差的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代替普通的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提出可转债的全最小二乘拟蒙特卡罗定价方法,并给出该定价方法的具体算法步骤.以2002年10月16日发行的燕京可转换债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从可转债的理论价值、计算标准差以及模型的运行时间等几个方面与传统的蒙特卡罗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全最小二乘拟蒙特卡罗方法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更为合理,且估计误差和计算时间都更少,从而验证了该方法在可转债定价应用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Should capacitated firms set prices responsively to uncertain market conditions in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We study a duopoly selling differentiated substitutable products with fixed capacities under demand uncertainty, where firms can either commit to a fixed price ex ante, or elect to price contingently ex post, e.g., to charge high prices in booming markets, and low prices in slack markets. Interestingly, we analytically show that even for completely symmetric model primitives, asymmetric equilibria of strategic pricing decisions may arise, in which one firm commits statically and the other firm prices contingently; in this case, there also exists a unique mixed strategy equilibrium. Such equilibrium behavior tends to emerge, when capacity is ampler, and products are less differentiated or demand uncertainty is lower. With asymmetric fixed capacities, if demand uncertainty is low, a unique asymmetric equilibrium emerges, in which the firm with more capacity chooses committed pricing and the firm with less capacity chooses contingent pricing. We identify two countervailing profit effects of contingent pricing under competition: gains from responsively charging high price under high demand, and losses from intensified price competition under low demand. It is the latter detrimental effect that may prevent both firms from choosing a contingent pricing strategy in equilibrium. We show that the insights remain valid when capacity decisions are endogenized. We caution that responsive price changes under aggressive competition of less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can result in profit‐killing discoun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