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典《创业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住在农村的柳青亲身经历了合作化运动的过程,深刻认识到农业合作化道路对改变小农经济的历史命运的重要意义。他的《创业史》以非凡的气势、精巧的构思、生动的人物形象回答了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最杰出的典范作品。  相似文献   

2.
日常生活中的人是《创业史》处理政治与日常生活关系最核心的环节。批评者和作者在就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关系上并未达成一致。柳青提供了日常生活的历史细节,还写出了对日常生活的态度和思考。柳青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倡导在社会关系中考察人,在政治语境下深入日常生活。从辩证法出发,柳青有效地处理了政治与生活的良性关系:以生活为主体,以政治为主导。  相似文献   

3.
《庄子》的现实空间叙事与观念空间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但长期以来,叙事学理论对时间关注较多,对空间着力甚少。空间不仅指日常生活经验中具体的物理空间,也具有明显的观念化空间状态。在《庄子》中,庄子采用"寓言"、"厄言"、"重言"三种手段,特别是"寓言"再现了"仅免刑焉"和"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现实空间。庄子虽然对现实空间不满,却无力改变,转而利用观念空间叙事建构起源于现实的"至德之世",但"至德之世"空间状态是落后的,与现实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继而建构超越现实的"逍遥"空间状态。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注重科学与民主两大主题,但这种现代意义上的民国教育多在都市,而广大的乡村则夹在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由此使得从农村走出来的作家的个性解放意识呈现复杂的态势,这直接反映了教育的多元性特征.柳青作为接受过民国时期的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现代作家,其文学创作亦呈现复杂性的特征,这在其创作的《创业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创业史》在凸显共产党所倡导的社会解放这一根本主题的同时,既有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中的个性解放主题的深层皈依,又有传统教育制导下的个性压抑,由此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了多重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创业史》:修改意向和版本本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史》(第一部)经过多次修改,修改内容主要涉及农民阶级特性、政治路线、性和爱情描写等内容;其贯串性的修改意向是追求文本的教育价值。其修改导致了不同的版本本性。  相似文献   

6.
如果将《创业史》第一部的初版本与修订本比较,可以发现柳青对初版本作了诸多修改,其因有三:一虽然文革已过,但作者受时潮影响未减;二作者重病在身,孤独自处,“左”毒未消;三身体受损,作者的审美鉴赏力未能如前保持。因此,从文本的艺术价值着眼,今后重印《创业史》第一部,宜以初版本为准。  相似文献   

7.
柳青现象:两极的批评及其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柳青对《创业史》和《铜墙铁壁》两部长篇小说的修改,指出柳青现象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现象”;这一现象是生活、政治、艺术三种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现实">一书中,瞿秋白秉承自己的问题意识和理论框架,对俄文原文进行了大量的增删、注解和阐述.通过与原文的对话乃至博弈,瞿秋白确立了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中俄文本对勘提供了天然的比较研究视野,并生动展现了瞿秋白文本及思想的生成过程,这在新的层面开启了辨识瞿秋白现实主义美学特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10.
秦腔作为关中最受欢迎的戏曲文艺形式,是关中人最为重要的精神食粮。在柳青等陕西当代第一批作家的创作中,秦腔只是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点染作品气氛、突出人物性格的元素。然而到了陈忠实、贾平凹等陕西第二代作家身上,秦腔已经作为一座挖掘不尽的矿藏,在塑造人物、营造气氛、结构作品、推动情节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时,秦腔的慷慨悲凉、热耳酸心的美学特点内化为陕西当代小说的美学追求,直接的影响了陕西当代作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11.
作为生成于具体时空的历史存在,呼应政治的<创业史>和揭秘文化的<白鹿原>构成一种鲜明对照;作为审美性文本,<创业史>无意间流露出了政治变革下不变的传统伦理面孔,<白鹿原>充分呈现了政治威力对民众心态及宗族制度的冲击,显示出了作为文学所具有的广泛性、整体性特征,构成了一种相互印证关系;作为中国文学的当代展开,二者都触及到宗族制度、内圣外王等文化特质,流露出与传统伦理文化的血脉承传,构成了另一层面的相互印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卢沟桥事变之后,抗战的需要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救亡”的抗战文化规范取代了“五四”以来的“启蒙”,文 学重新承担起了民族解放和新生的使命。胡风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创办了《七月》这本文艺刊物,并在1944 年复刊时更名为 《希望》。《七月》与《希望》在抗战期间有效地发挥了“意识战线”的任务,推动了抗战文艺的发展。本文采用史料学研究方法,从 时代结构、多样化文体、理论的批判与建构三个方面由表及里,多方面考察分析《七月》和《希望》两个刊物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
《创业史》的显在主题明确而唯一。然而文本中的异质成分却构成潜在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显在的主题:对个体劳动的礼赞,冲击了以公有制强行取代私有制的国家意志;对合理诉求的再现,表现了“异己者”要求平等自由、言行一致的有效追问;对女性命运的书写,凸显了社会主义新人梁生宝的人格缺失。在文本显在主题所依附的政治意义遭遇颠覆的今天,正是这些异质成分使文本具有了超越时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抱着启蒙主义、改良人生的宗旨投身文学的鲁迅,秉持的是现实主义文学观念。但学界在论述中多把它视为静止、孤立的形态,而忽略其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具体而言:先是偏重于"科学实证"的写实主义阶段,鲁迅认同实证主义哲学的认知原则,追寻对客体对象精确、逼真的观察与反映;再是"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阶段,他赞赏陀思妥夫斯基那种进入人的心理、探测人的灵魂深处善与恶的创作方法;后是"现实底理想主义"阶段,他接受了普列哈诺夫的"艺术也是社会现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接纳了卢那察尔斯基从历史发展总趋势的预测中来把握现实真实——这一后来成为"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受文化语境的影响,中国当代小说叙事声音的变化区间表现为从十七年时期的政治呼应到1990年代以来的文化揭秘,《创业史》和《白鹿原》是其中的代表之作。《创业史》的叙事声音外显强烈,叙述人突显政治运动的历史推进作用,《白鹿原》的叙事声音隐蔽内在,比较注重展示文化心理的行为支配力量,因而文本中的经济困顿、恩怨相报、性别压制等在不同叙事声音的传播下,显示出完全不同的意蕴,清晰地体现了当代小说中叙事声音的着色功能。  相似文献   

16.
17.
《创业史》是柳青长期社会实践和美学思考的结晶,尽管囿于环境,柳青的创作不得不凸显“时代精神”,但在细节的丰富性方面,柳青遵循了创作规律,并以真诚的民生视角带来作品的真实品格。今天,体制的变化不应成为评价作品的重要依凭,《创业史》中体现出的身份焦虑与美学冲突,使它成为探究当代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典型文本。  相似文献   

18.
当下社会所提倡的公平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透视:观念、现实与制度.观念的公平提醒人们跳出传统知识论窠臼,保持对公平的谨慎理解,不要随意进行公平的界定;现实的公平提醒人们分析和梳理当下社会公平意识的接受状况,并对现实公平通过制度化的法律加以实现;而作为制度的公平,则涉及到对观念公平、现实公平的吸收,涉及到法治框架下的立法、司法、执法领域的检讨和制度设计.公平的真正实现,需要这三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同样是对于建国后中国农村生活的表现,同样是陕西本土作家,但柳青的《创业史》却与杨争光的《从两个蛋开始》有着明显的区别:《创业史》的根本特征是日常生活的政治化,而《从两个蛋开始》的根本特征却是政治的日常生活化。  相似文献   

20.
《铁血湘西》选择一种开放的历史现实主义创作立场来把握现代湘西革命斗争史,既借鉴传统现实主义艺术经验来表现和还原革命历史,具有历史真实性和现场感;同时又 融入文化、魔幻与心理元素,让历史真实成为了一种深度真实,实现了个体艺术经验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