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2000—2020年东盟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油气投资风险评价指标,运用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多评价结论集结方法和泰尔指数模型,从而对东盟国家的油气投资风险综合评价并对油气投资风险差异进行测度。研究结果显示:东盟国家的油气投资风险进行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东盟国家之间的油气投资风险状况出现两级分化。从地区角度来看,东盟地区的油气投资差异主要以地区内部差异为主,而且地区内部油气投资风险差异逐渐扩大。据此,中国油气企业在东盟国家开展投资时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重视高风险国家油气投资状况,同时充分借助“一带一路”平台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油气投资项目合作。  相似文献   

2.
在开放与发展本国金融业、加强区域金融合作的同时,带动中国—东盟之间相互投资的增长,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对东盟投资不足的内因主要有中国对外投资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中国银行业对企业提供的境外投融资服务还远远不够等。而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欠缺也制约投资的增长:首先,东盟各国对于开放本国金融业的态度十分谨慎;其次,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自由结算制度有待完善;最后,东盟各国之间的货币金融政策协调不够。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找到构筑起东盟地区合作的观念以及作为这一系列观念的理念基石,作为探讨东盟地区合作独有的、具有东方特色的地区合作机制模式。由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东盟方式”的概念及其历史起源;接着以东盟地区安全机制为例,从程序性与实体性两方面对“东盟方式”在东盟地区合作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东盟秘书处改革以及创建“东盟宪章”的过程分析了“东盟方式”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东盟众多发展中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存量已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大对其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合作是中国-东盟双方的共同意愿。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东盟在电力、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着潜在需求,这为中国加大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占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主要比重,但是投资的行业却高度集中,有待进一步拓展。中国对东盟的基础设施投资应区分不同国家的发展阶段,基于中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相应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并在政府大力支持下采用多种渠道广泛筹集资金。  相似文献   

5.
欧盟债务危机的全面爆发,引起了人们对两个传统话题的热议,一是政府债券是否永远都是无风险的“金边债券”;二是广大投资者如何应对越来越复杂的“投资风险”。前者属于广大投资者无能为力的事情,后者才是其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投资理论发展过程的历史考察,目的在于说明组合投资是应对投资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对组合投资特点和效果的理论分析,目的在于引起广大投资者对投资组合问题的关注,以便在投资实践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显著增加,正确理解并有效管理企业对外投资的潜在风险变得尤为重要。现有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路径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形成理解此类风险出现的根源及应对手段的逻辑完整的框架。以合法性的概念为核心,从"经济学—管理学"的综合路径出发,对对外投资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构建了逻辑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指出对外投资的潜在风险主要是企业外来者身份与本地合法性之间冲突的产物,本地合法性的获得可以有效帮助企业防范和应对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潜在风险。此外,还总结了以往企业获得本地合法性的方法,这对企业应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潜在风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东盟有巨大的合作潜力,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优势的不同,增加了中国不同产业、不同行业对其进行直接投资的机会,从而提升了中国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水平。但从中国与东盟的投资结构来看,两地在投资的产业结构、国别分布、投资主体、投资占比等方面还存在结构不平衡的现象。如何完善和健全中国与东盟的投资政策,优化两地间的投资结构,使双方都获取长期的投资收益,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是两地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核心提示】 日前,中国和东盟签署了《投资协议》,标志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明年1月1日全面建成。自贸区建成后,南宁市场上进口的东盟国家商品将更加丰富,价格也有望更加便宜,南宁市民在东盟国家求学、度假也可享受更多便利,而对于一些南宁企业来说,则面临更多的出口和投资机遇。用古小松的话来说,就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三部曲已经全部奏响,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的障碍也已经扫清”。  相似文献   

9.
关于企业投资风险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 WTO,为企业投资提供了公开、公正、公平的游戏规则。然而 ,投资必然“趋利”,投资必存风险 ,每个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都难免发生风险。企业若缺乏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必将被风险所吞噬。从五个方面对企业投资风险做出了理性思考 ,并提出企业投资可借鉴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投资风险是第一位的、最大的风险,因为投资失败给企业带来的往往是致命的损失。进行科学的投资规划涉及到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必须确定正确的投资方向。在目前一些企业大举进军高新技术领域的热潮中,基于对投资风险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传统产品+高新技术”的投资思路,这无疑对企业特别是西部众多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因子分析与层次分析法建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调查的北京市9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状况不理想,总体处于“一般”及“偏差”的程度,有近一半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约15%的企业处于“危险”与“极危险”区域.企业在应对技术贬值、制定培训管理制度、控制人才流失、防范员工道德风险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是导致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较高的主要原因.调查样本中,不同性质、行业、规模的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状况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既与企业本身人力资本投资及其管理实践有关,同时还受企业的市场地位与行业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中国对阿联酋投资、共建“一带一路”和推进中阿友好关系的持续加强,详细分析中国与阿联酋在投资领域的发展现状,从中阿两国产业合作的角度,发掘中阿未来可能存在的投资合作机会,并探析中国企业在阿联酋投资中存在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安全风险。研究认为,中国企业在阿联酋的能源产业、通讯产业、服装纺织产业、汽车产业、建材产业等领域存在较大投资机会,应该紧跟阿联酋国家发展战略,增加对非油气产业的投资合作,积极进行品牌营销,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注重团结协作。在投资风险方面,阿联酋政权稳固,社会稳定,政治风险较低;但在经济风险方面,阿联酋经济外向特征明显,对外依赖性强,易受外来风险影响;且阿联酋国内安全风险较低,面临巨大的地区安全压力和恐怖主义威胁,这些风险需要中国企业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倡议持续走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呈爆发性增长。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与环境资源保护密切相关,环境风险必然影响中国企业的投资。与此同时,东道国基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利益权衡,将会对外来投资企业设立一系列的环境门槛。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将在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责任、环境税款征缴、环境纠纷化解和环境修复补偿等方面遭遇巨大的环境风险。为践行生态经济的对外投资理念,中国企业应通过严格执行环境质量标准、改进环境影响评价机制、拟定危险物管理计划、选择高效投融资模式、营造多元化的纠纷化解架构和组构环境修复联动机制等方式积极主动化解环境风险,实现绿色投资。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建设开启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纪元,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投资环境,能否准确识别、科学评价和有效应对风险深刻影响着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败。本文构建了以外源性风险、内生性风险和过程性风险为核心,且动态评价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分析框架,基于对H公司的问卷调查,运用综合集成算法(DHGF),多维评价"一带一路"背景下H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背景下,H公司作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典型代表,其面临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稍有下降,但仍处于高风险区域,企业亟须分类防控各层级风险。  相似文献   

15.
梁婧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9):27-28,41
以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国制造业FDI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表现为国际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但隐性投资障碍增多,投资风险加剧;中国政府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企业也已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和经验,但是制造业发展遇到瓶颈,产业升级迫在眉睫。面对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不仅要学会适应和应对国际竞争的游戏规则,营造良好国际经贸环境,更要专注于自身,切实推进产业升级,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实施全球资源战略,推动人才、技术、管理向高端迈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卡塔尔作为市场开放程度较高、经济较为发达的中东国家,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和"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对象国。其投资和税收等相关领域的法律和政策为境外投资者创造了较好的投资环境,但是限制因素和各种风险也同时存在。本文通过对卡塔尔有关投资的政治、经济、金融和法律方面风险的总体分析,结合中国在卡塔尔投资的实践情况,为中国在卡塔尔的投资安全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官方发展援助与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东盟地区外资流入的主要类型。在东盟样本国中,官方发展援助显著扩大了受援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互补性生产要素官方发展援助与外商直接投资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物质资本官方发展援助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并且在收入水平更高的受援国中,物质资本官方发展援助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电力、通信以及网络基础设施是官方发展援助作用于外商直接投资传导机制中的重要渠道。因此,东盟国家的主要援助方应加强援助合作,努力扩大投入东盟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规模,同时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渠道作用,帮助东盟国家改善投资环境,进而提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对外开放推动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回顾和梳理中国对外开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相关政策,充分体现出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方面从“谨慎”到“鼓励”、从“严格”到“简化”、从“起步”到“完善”的演进性变化过程。实践和实证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经历了并且正在经历着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特别是“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政策指引,其政策效果也在不断被检验。回归结果表明:外汇管理体制和对外投资审批制度的放松、相关支持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以及对外投资中环境保护政策的引导,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均有显著促进作用,总体政策效果明显,说明实施鼓励推动中国“走出去”的政策效果与政策制定和完善的初衷相符合。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国际投资领域出现新兴国家对外投资崛起、国际投资争端频发、看待国际投资态度转变等新的变化,国际投资规则的内容、结构也在经历深刻的变化,国际投资规则发展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中国自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已经从单纯的资本输入大国转变为兼具“主要资本输入”和“重要资本输出”双重地位的国家,中国应加快在投资规则中的立场转换,提升投资保护待遇,逐步引入企业社会责任条款,平衡东道国和投资者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生效,这将极大地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相互投资。本文通过比较《投资协议》和20世纪80-90年代间中国与东盟10个成员国之间签订的双边投资条约中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分析其在政治风险和代位求偿上规定的不同,从而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适用提出具体建议,即协议的适用需要和资本输出国国内法制度相结合、《投资协议》提供比双边投资条约更高的保护标准、与多边投资担保机构间选择的考虑因素,从而为企业投保海外投资保险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