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一个包含单个供应商和单个制造商的供应链,研究了关于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市场需求的信息质量改进的战略联盟策略的设计,分析了成本共担策略能提高供应链绩效的条件及其对供应链的影响和价值.在供应链联盟中制造商参与到供应商的质量改进活动中,使供应商具有改进质量水平的激励,相应的使市场需求均值增加或使需求信息精度提高,供应商的期望收益比分散决策的供应链中的收益增加,当质量成本共担参数满足某些条件时,制造商也将获得比无战略联盟情况中更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2.
需求时间不确定下的多供应商配套供货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在基于Supply Hub的运作模式下,研究了N个配套供应商对单个制造商的单周期准时供货模型。当制造商的需求时间不确定时,供应商需要依据预期成本最小化来确定各自最优的供货时间。通过找到各个供应商在信息封闭和信息共享这两种模式下的最优供货时间决策,并且对比不同模式下供应商成本和制造商服务水平,证明了配套供应商之间通过一定程度的信息共享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最后提出一种基于Supply Hub主导的多供应商准时供货策略,从而实现了系统整体绩效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以市场需求随机的视角建立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基于碳标签制度的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协调策略。模型引入产品碳足迹e1作为决策变量,分别研究了在收益共享与成本共担契约下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中决策变量最优解及最优利润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碳排因素时集中决策相比于分散决策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参数满足一定条件下零售商通过与供应商共担碳减排成本,可以实现利润的增长,初步验证模型的契约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虑一个由多供应商和单制造商构成的装配系统。当市场的需求时间无法确定时,制造商通过对供应商设定合理的库存分担策略来降低自身成本,供应商则需要自行决定对制造商的补货时间并承担相应的库存持有成本和延迟惩罚成本。文章同时建立了供应商之间的纳什博弈模型和以制造商为主方的主从博弈模型,以找到供应商的最佳供货时间和制造商最优的库存承担时限。通过对比不同模式下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找到实现供应链协调运作的必要条件,并通过数据分析进一步证明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在技术不断升级改造背景下,复杂产品作为高端装备产品的代表,它的工艺技术创新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由数以万计的零部件所组成的复杂产品在生产研发过程中,零部件的生产创新直接决定复杂产品的生产创新,而如何从供应链角度去研究零部件生产协同问题来实现复杂产品的生产协同成为难点。本文基于复杂产品协同制造模式,从主制造商激励视角出发,考虑零部件的工艺创新和装备创新,研究主制造商成本共担机制下复杂产品零部件的协同创新问题。首先,为激励供应商进行创新积极性,通过设计创新程度相关参数,依据零部件工艺创新程度和装配创新程度构建了复杂产品生产函数,探讨了主制造商成本共担激励策略,建立了基于成本共担协同创新Stackelberg博弈模型;其次,借助于成本共担与不共担情形下对比研究了最优创新程度水平以及主制造商最佳成本共担比例;最后,借助某商用飞机电力支持系统进行数值验证,结果表明:供应商最优成本共担比例和工艺弹性和装配弹性呈正比,最优工艺创新程度和装配创新程度与工艺弹性和装配弹性呈反比例关系,当弹性在一定范围变动时,成本共担要比成本不共担要好;当弹性超过变动范围时,则不再分担成本进行激励。本文系统分析了成本分担下零部件创新程度问题,为供应商和主制造商长期激励合作提供了一定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由一个供货商和两个制造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制造商之间的横向信息共享策略和供应商的定价问题。在模型中,上游供应商同时为下游两家制造商提供价格相同的原材料,下游制造商生产具有替代性的商品进行数量竞争,并受到相同的产能限制。以Cournot博弈为研究手段,求解了制造商的均衡订货决策和信息共享策略,分析比较了在不同的信息共享策略下制造商的利润、供应商的利润和批发价格。本文在研究制造商的信息共享策略时考虑了上游供应商的批发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均衡解受到产能约束时,制造商的信息共享策略会反向。在某些情况下,完全信息共享和完全信息不共享都可能成为博弈的占优策略。上游供应商通过调整批发价格可以影响制造商的信息共享决策。该模型为上游供应商提供了一种最优定价策略,也为下游制造商提供了求解自身最优订货量和信息共享决策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罗岭 《中国管理科学》2022,30(10):187-197
提出了库存成本变化的经济订货批量(EOQ)模型,基于该模型研究了库存成本变化时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系统的最优协议问题。在该系统中,订货商和供应商达成缺货成本共担协议:当缺货发生时,供应商需要向订货商支付缺货补偿。订货商和供应商分散决策,订货商通过设计协议来减少其成本,而供应商通过制定补货决策来缩小自身成本。通过与传统系统和整合系统的比较,得出了库存成本变化时VMI系统的最优补货决策和缺货成本共担协议。采用数值算例验证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当且仅当供应商预期成本等于整合系统的最小总成本与固定缺货罚金之和时,VMI系统与整合系统具有相同的补货决策和系统绩效,即能够实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8.
桂华明 《管理评论》2012,(11):60-69
考虑JIT环境下基于Supply-hub的供货模式,建立了制造商、Supply-hub和供应商的平均成本函数,提出了供应链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情形下的制造商和供应商的生产与订货批量模型。结果表明,制造商的生产批量在供应链分散决策时变化无规律,而在供应链集中决策时随着供应商与Supply-hub之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相比分散决策,供应链集中决策时制造商的成本增加而供应商的成本减少,而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减少,供应商可以通过转移支付让制造商和供应商均受益,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帕累托优化,随着供应商与Supply-hub之间的距离增加,协调能够让供应链得到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9.
但斌  肖剑  吴庆 《管理工程学报》2009,23(4):157-159
当制造商采用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时,供应商之间的生产进度信息共享一般能减少供应商的缺货和存货持有成本。针对供应商的生产提前期的不同情况,建立了供应商库存成本的优化模型。分析了供应商之间的生产提前期变动大小比较对供应商生产进度信息共享选择的影响,指出在绝大多数情形下生产进度信息共享是有利的,但在某些情形下共享不一定有利。无论信息共享与否,供应商中某一方存在的生产提前期的不确定都会增加供应商的最小期望成本,并对供应商如何实现期望成本最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供需不确定下基于MOI和VMI模式的供应链协同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供应链运作机制对降低随机供应商产出和随机需求的影响,对比研究了两供应商-单制造商系统在MOI和VMI两种模式下的供应链协同模型。MOI模式下,制造商管理并持有库存,提出了供应风险共享的协同机制;VMI模式下,供应商管理并持有库存,提出了收益共享与额外惩罚的协同机制。分析了集中决策、MOI和VMI模式下的最优批量决策,证明了VMI模式下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研究还发现,VMI模式更容易协调供应链,有效降低供需不确定的影响。MOI模式下的供应链可实现帕累托改进,但不能实现协调;而当参数满足一定关系时,VMI模式下供应链的期望利润可达到集中决策。  相似文献   

11.
模糊方法在信息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本文根据系统评价的原则,提出了信息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结构模型,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信息系统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分析了企业信息系统项目评价的特点,提出了在系统建设的各阶段对信息系统建设评价的必要性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并建立了评价过程的理论模型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分阶段建立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每个阶段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建立的目的和作用,并简单介绍了评价方法和技术。其中实施前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过程中的评价体系是作者在这个方面所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A discussion of the need f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management practitioners to shift their application paradigm from a dyadic perspective to a systems perspective is presented. Such a shift would improve the identification of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pportunities, reduce the effects of unintended contingency interactions, and help ensure sustainable improvement efforts. Nine performance system tools are described that assist the analyst in the design of a performance system and its long-term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A manufacturing case study describ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tools is provided.  相似文献   

14.
设备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分析设备管理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支持设备管理决策的数学模型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设备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设计,并进一步介绍了系统实施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本系统为辅助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于WFMS体系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的应用上,尚不存在一种完全通用的WFMS体系结构。虽然工作流管理联盟为此制定了标准,但它所关注的仅仅是抽象的顶层结构,并没有涉及到底层模块的详细设计。本文采用自上而下的分层设计策略,提出了一种完备的通用WFMS体系结构。我们把WFMS分解为三个主要部分:设计模块、服务器模块和客户端模块,并分别对三者进行了详细论述。除此之外,为解决分布异构环境中的系统功能扩展问题,我们还设计了扩展模块;为克服工作流客户端的不断移动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我们使WFMS与其他平台之间的接口实现了标准化,从而保证了WFMS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6.
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为背景,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企业质量体系管理的信息层次结构与流程,针对质量体系的制定、改版以及质量持续改进,研究了质量体系管理对数据模型的复用性、可引用性与可回朔性的要求,讨论了现有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了动态质量体系管理数据模型,给出了模型的结构和功能,总结了所提模型的特点。最后,给出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的制定及我国所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窦正斌  鲁琴 《管理科学》2001,14(2):56-58
公共政策的体制直接制约了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行。从公共政策体制的历史演变入手,对公共政策决策体制的民主化趋向以及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也是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企业战略联盟风险防范体系的架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戢守峰 《管理学报》2006,3(1):19-23
在对企业战略联盟存在的风险及规避措施进行理论透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企业战略联盟伙伴选择机制的权值排序模型。提出了企业战略联盟的3种风险防范整合架构,并论述了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通过实例对企业战略联盟伙伴选择机制的权值排序模型和风险防范整合体系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物流系统的可靠度及其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物流系统是一个由众多物流单元组成的大系统,它的可靠性程度对企业和社会的平稳运行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在建立物流单元的可靠度及其度量方法基础上,研究了物流系统逻辑组成结构对系统可靠度的影响,并探讨了在有物流能力和可靠度约束的情况下,如何优化物流系统逻辑结构和物流成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the loading analysis of an automated double-loop interbay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 (AMHS) in a wafer fabrication was analysed,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the vehicle numbers in the inner and outer loops. Discrete-event simulation models were developed in e-M Plant to study this AMHS system with a zone control scheme to avoid any vehicle collision. The layout of an interbay system is a combination configuration in which the hallway contains double loops and the vehicles have double capacit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hortest distance with nearest vehicle (SD–NV) and the first-encounter-first-served (FEFS) dispatching rule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he maximum loading of this interbay system can be determined by the simulation approach. We also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vehicles in the inner and outer loops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interbay performance. Furthermore, the optimum combination of the vehicle numbers in the inner and outer loops can be obtaine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