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经济运行中存在挤出效应,这种挤出效应与财政赤字相联系,即与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关。当财政赤字适度,财政赤字兑现科学时,挤出效应最小;如果财政赤字超过正常值,财政赤字兑现不科学时,挤出效应将达到最大,直接影响私人投资,或私人投资与政府的财政政策相抵销,使财政政策的筹资和稳定化作用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运行中存在挤出效应,这种挤出效应与财政赤字相联系,即与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关。当财政赤字适度,财政赤字兑现科学时,挤出效应最小;如果财政赤字超过正常值,财政赤字兑现不科学时,挤出效应将达到最大,直接影响私人投资,或私人投资与政府的财政政策相抵销,使财政政策的筹资和稳定化作用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3.
财政赤字中的道德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各经济主体对中央财政赤字产生依赖的情况下,财政赤字对国有资源使用的责任感、地方政府行为、金融机构的贷款约束、政府信誉以及社会信用都会有负面影响,从而产生道德风险。我国与财政赤字形成和弥补有关的道德风险有多种表现形式,道德风险问题需要引起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双赤字是指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同时出现.传统观点认为这两者互为镜像.经常账户赤字反映的是投资超出国内储蓄,而预算赤字则是负储蓄的一大主要来源.然而本文回归分析发现,美国1989-2001年尤其是克林顿政府执政时期,财政预算虽然出现盈余,但经常贸易项目的逆差反而扩大了.同时本文分析了进出口额与财政赤字的关系,发现财政赤字对进口额的贡献是相同的,即财政赤字越小,造成出口额和进口额同时增加,但其对于总贸易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并且出口是财政赤字的格兰杰原因,而进口和财政赤字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这是由于美国是消费大国,储蓄率极低,虽然财政赤字减少使利率降低,使美元贬值,贸易条件改善,出口增加,但财政盈余造成的低利率使得国民收入增加,也使得进口需求旺盛.所以即使财政支出减少或美元贬值也一定使美国逆差减少,双赤字效应不一定成立.  相似文献   

5.
财政赤字的形成机理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赤字是各国政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古老而现实并需要不断加以重视与研究的经济课题,是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体现。文章着重探讨了我国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构成。弥补方式、形成机理及治理,以期对我国的经济改革、经济发展以及具体的经济工作有所稗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问题成为近年来影响金融体系安全稳定的重大隐患,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回顾分析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宏观经济层面提出影响中国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的主要因素,并运用协整理论、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对1978-2007年影响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货币政策变量影响金融稳定以外,财政赤字与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率具有单向因果关系,存在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内生性.  相似文献   

7.
铸币税即政府发行货币所取得的收入 ,一般可理解为货币发行成本和货币面值间的差额。在通货膨胀情况下 ,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政府的实际铸币税收入小于其名义铸币税收入。铸币税问题的讨论一般是同财政赤字货币化问题相联系的。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以增发国债为核心 ,财政赤字经常化。政府可以从财政赤字货币化中得到多少铸币税收入受制于三个因素 :经济增长对基础货币的需求 ,经济的实际增长率 ,以及货币需求对通货膨胀和收入的弹性  相似文献   

8.
政府举债是当今各国的通行做法,但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必须有节制.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政府债务信息严重不透明和政府大量举债容易导致财政金融风险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财政体制因素造成地方政府举债,现有的银行运行机制与金融市场造成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地方政府举债形式呈现多头进行的态势.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建立正确的财政赤字观,科学把握好财政赤字的度,扩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规模,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法律法规,加强金融监督管理等.  相似文献   

9.
协整检验结果显示经常项目余额和国民生产总值、政府支出、财政赤字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误差修正模型则反映了财政赤字的短期变化对经常项目余额变化的影响.计量结论的政策意义在于,为了改善我国经常项目,我们应该谨慎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美国财政赤字(双赤字)状况不断恶化.财政赤字及双赤字的存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人巧妙的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美元特权地位,力图通过巨额贸易赤字来弥补财政赤字,但因为双赤字分别与美国的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相关,对美国来说,很难达到目标.严重的双赤字不仅对美国经济,而且通过各种传导机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公共财政下财政收入“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财政理论界,对财政收入“量”的分析研究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但对财政收入“质”的研究却较少涉猎。然而,如果缺少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对财政收入的研究可以说仍停留在表象上。本文试图就财政收入“质”的规定性中的财政收入的交换性、公共性、经济效应性等进行粗线研究,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地方政府的财政实际能力究竟是否存在一定的赤字,以及公共财政预算赤字决策等问题,将公共预算视作地方政府可通过财政征收力度来进行调控的内生变量,对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加入地方非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后,发现地方财政实际能力并不存在赤字反而表现为盈余;与既往文献将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作为与政府行为无关的外生变量不同,地方政府在制定财政决策时需要同时考虑“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与公共财政预算净收入”的短期权衡和“经济增长竞争与财政收入”的长期权衡,使得地方政府在短期权衡中偏向于调节财政征收力度实现最优而非财政预算收入最大化,在长期权衡中偏向于持续调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而保持公共财政预算赤字;双重权衡机制会扩大央地财政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央财政的长期稳健和削弱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长的可持续性;应该进一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寻找到央地财政关系的新平衡点,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和保障财政能够始终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财政政策的变动必然会对货币政策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削减预算赤字将给长期经济增长带来好处的观点已为多数经济学家所认可,因此,可以通过分析以削减政府预算赤字为核心财政管理,来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动性。财政政策的变化会通过三种途径直接影响中央银行实现物价稳定目标的能力,因此,如果预算赤字逐步减少,货币政策也应逐步调整,而不是立刻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2 0世纪 90年代对于美国和日本来说是十分不同的。从财政政策角度讲 ,美国由于成功地实施了刺激经济增长和削减财政赤字的财政政策而使 2 0世纪 90年代成为“得到的十年” ;而日本由于政府对经济形势判断的失误和由此导致的财政政策失误等原因使 2 0世纪 90年代成为“失去的十年”。这一事实表明 ,正确地判断经济形势、健全的财政和完善的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 ,是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政府债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中国财政运行存在的问题财政基础薄弱,财政赤字持续扩大,国债迅速增加。提出一个政府债务极限的简单模型,定义了政府财政风险极限系数,给出影响极限系数的诸因素,并参照OECD各国政府债务状况及其相应财政政策,进一步分析了中国政府的财政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政改革理论方面的建议优化国债结构,建立政府债务预警系统,实行政府债务全方位、动态化的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地方财政支出在我国地方经济增长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方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利用省际面板数据(Panel Data)对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增长效应;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地方财政支出经济增长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地方财政可持续是我国应对相互交织的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社会经济问题的财政基础。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改变了财政收入组织方式、财政支出使用效率及财政治理效能,为实现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首先构建了我国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测算我国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区域差异,接着基于“本地-邻地”视角,考察了数字经济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本地的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提升;数字经济的发展对邻地的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有负向影响,存在“虹吸效应”和“洼地效应”;东部地区数字经济的财政效应更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存在基于创业活跃度和财政透明度的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8.
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是作为短期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我国从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至今已是第6个年头了,短期政策在我国出现了中长期化的趋势,理论界对此说法不一。本文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我国实施这一政策组合的特定背景和政策组合的特点;政策组合实施的效果及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在我国能够中长期化的可能原因;在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长期化可能对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后指出,积极财政政策应该适时淡出。  相似文献   

19.
金融风险财政化可以暂时抑制金融风险,但是大规模的财政支出却会恶化财政收支,增大财政赤字的压力。为了避免财政赤字压力增大而放弃金融风险财政化,纵容和坐视金融风险的膨胀和肆虐,则会恶化一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于是政府面临一个两难选择的困境,它必须在二者间寻求平衡。该文通过建立动态经济模型来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长期内,财政赤字与金融风险财政化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财政赤字规模的扩大对金融风险财政化的政府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和约束作用。因此,政府在运用金融风险财政化的策略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力避恶化财政赤字。  相似文献   

20.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从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的特定构成入手,利用1994年至2005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从1994开始实行的财政分税制改革后,财政支出的各个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支出、部门事业费支出和城市维护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提高显著地促进了省际人均GDP增长率;文教科卫支出、经济建设总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和其他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提高对省际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具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行政管理支出、社保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对省际经济增长率具有负效应,且显著;补贴支出和其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与省际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关系.而这无疑是为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实证的依据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