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備受海内外關注的中國三大航空集團——中國航空集團公司、中國东方航空集團公司、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於10月11日下午正式成立。随着這三大運輸集團和三大航空服務保障集團即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及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集團公司的正式挂牌,我国民航業的改革重頭戲由此拉開大幕。  相似文献   

2.
西部開發,是中國經濟工業化進程中的必要一步。它的有效進行意味着西部地區的經濟結構,在較短的時間襄,將會發生明顯的變化,快速的工業化進展將對目前的平衡狀態以顯著的衝擊。由於自然、社會基礎條件薄弱,農業積纍狀况欠佳,在工業化初期,大規模的開發活動將不可避免地促進這一地區的經濟出現二元性分化和發展。盡管工業性開發必然在市場開拓、信息服務和其他社會服務方面給農業带  相似文献   

3.
本文應用博弈論建立了一個網絡組織成員合作的穩定性模型,通過模型分析作者提出網絡組織的穩定性依賴於多種因素,其中,信任機制、懲罰機制是網絡組織穩定的基本因素。本文通過對中國網絡組織的一般性分析,指出特殊主義文化背景下的中國網絡組織的信任機制和懲罰機制更多的來源於非正式制度,而非正式制度作用的空間局限性,是導致中國區際網絡組織穩定性差的重要原因,本文最後提出了中國網絡組織穩定性提升的建議。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紀的最後十年,世界上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帝國主義在許多國家里漸次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開始狂熱地向外扩張,掀起了奪取殖民地的巨大高潮。“最終地分割世界,便是這個時期底特點。”(列寧) 在中國的土地上,也展開了帝國主義列强間空前尖銳、緊張的爭奪戰。英國和沙俄,成為這場爭奪戰中的主要對手。一自從1840年鸦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一步一步地變成西方资本主義國家的半殖民地@種半殖民地化的過程,在六十至八十年代,進展得格外迅速。從經濟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潛規則是一種客觀存在,有時甚至對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起著決定性作用,但不一定是負面的消極的作用。必須從制度性、價值性和心理性等多重維度把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潛規則的內涵。同時,通過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潛規則的功能的分析,發現其生存和發揮作用的條件是:多次重後博弈及參與者對這些潛規則的認同。  相似文献   

6.
温江區委書記毛志雄在一次考察永寧鎮的過程中,看到永寧社會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不禁喜從心來,說:要把永寧建設成為與現代大都市相匹配的區域中心,建成温江的“特區”。 幾年來,永寧鎮發奮圖强、知難而進、敢為人先,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社會事業取得全面進步,生態環境得到良好治理。風景如畫、四季常青的清水  相似文献   

7.
以宋代以前、宋、元明清三個時段分述歷代對峨眉山佛教文化的保護措施。在把握各時段峨眉山佛教文化發展歷史背景的基礎上,分析政府、宗教界和民間保護峨眉山佛教文化的努力,着重探討歷代對峨眉山佛教寺廟和佛教文化遺存,尤其是主要的佛教文化景點的興建與保護措施、峨眉山登山道路與相應設施的建設與發展過程,進而梳理在此過程中峨眉山歷史地位的發展演變线索。  相似文献   

8.
像20多年来大批外商赴中國大陸投资一樣,在改革開放風雨中成長壮大并以務實創新著稱的粤商群體,目前呈现出成群结隊向省外、國外投资擴張的新势頭。  相似文献   

9.
2004年2月17日,在廣西人才市場舉行的首場"南博人才"招聘會,吸引了1.5萬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才。招聘現場人頭攒動,各地人才絡繹不绝。"南博人才"招聘會的成功舉辦,不僅從側面展現出廣西作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橋頭堡的新的强大吸引力,同時也是對廣西人事人才工作服務大局、銳意創新的一種肯定。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在德國農民战争一書論及封建時代的農民戰争时,曾說: 雖然中世紀曾有過廣大農民的地方暴動,可是——至少在德國——在農民戰爭以前,沒有看到全國的农民暴动,况且,農民与諸侯、貴族和城市有組織的權力對峙,不能單独起來革命挥信c其他階級聯合,農民才有勝利的機會(錢亦石譯本)。這是說農民革命必須与其他階級相聯合,才有勝利的機會虼?在整个中世纪農民戰爭中,他能够把农民起義由地方的行動变成全國的規模,并对戰爭赋予以某种的性質,是和其廣泛的聯合其他階级人民参加運動里面不可分開的。對於這一個論點,根據我所搜集中國農民戰争史料的經驗,也可得到同樣的說明。大家知道明代中國曾爆發過大小无數次的農民起義,自永樂朝唐賽兒起義之後,每一次的起義範圍都大過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渐进改革过程是一个规模浩大的实验过程,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制度演进过程。邓小平提出的“大胆地试”、“摸着石头过河”的不断试错的方法,包含了制度创新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但渐进主义的改革方式之选择,同时也决定了中国改革进程中当前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此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协调推进改革,实现改革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渐进改革与制度演进——解读中国改革的一种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改革过程是一个规模浩大的实验过程,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制度演进过程.邓小平提出的"大胆地试"、"摸着石头过河"的不断试错的方法,包含了制度创新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但渐进主义的改革方式之选择,同时也决定了中国改革进程中当前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此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协调推进改革,实现改革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审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历程,整个改革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材、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制度性突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多元评价、多样培养理念及其文化的构建。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仍需进一步改革:教学目标需重新定位,教学模式亟待进一步完善,教材面临新一轮革命,评价方式有待优化。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制度变迁过程中,“相对价格的变化”仍是其制度变迁的重要源泉,“强制性”与“诱致性”的混变构成其制度变迁的方式,“单一”到“多元”则是其变迁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改革过程是一个"大胆地试"、"摸着石头过河"的制度演进过程.改革试验和摸索的方法,包含了制度创新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任何制度创新都缺乏足够的知识和信息,都需要经过摸索和试错,总体上都是渐进的过程.但渐进主义的改革路径之选择,同时也决定了中国改革进程中当前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此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协调推进改革,实现改革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通过技术进步不一定能够找到替代资源,而且即使能够找到,也要将经济活动限制在生态承载力之内,如此,就应该大力发展稳态经济;通过技术进步肯定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利用,但是,如果不改变消费主义文化和市场经济资本逻辑,技术进步只可能增加资源消耗,加剧资源危机,鉴此,应该大力发展非物质经济;资源危机并不必然带来技术进步,只有进行制度变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有利于技术创新和资源危机的解决;在解决资源危机这一问题上,技术进步在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比制度变革更有利。总之,对于资源危机的解决,制度设置及其贯彻比技术进步及其应用更重要,应该更加重视通过制度变革而不是单纯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资源危机。  相似文献   

16.
当前有许多农业经济制度供给不足 ,涉及农业发展的微观基础、生产体制、相关系统以及作为外部环境的国民经济宏观运行体制 ,已经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整体创新。新一轮农业改革必须加大强制性制度供给的力度 ,从产权、组织、市场发育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制度创新 ,由单项改革转到整个制度安排和制度环境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大部门体制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被加以推进和实施,职能、机构和人员整合工作得到积极落实,其改革成效正在逐渐显现,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和需要改进的问题,即部门整合与职能有机统一,改革后部门内部整合、部门间协调机制缺乏,管理事项过多、过细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因此,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改革,必须高度重视职能有机统一的改革要求,按决策与执行分开的原则设计大部,设立独立执行机构,建立有效的部际协调议事机制,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扩大和巩固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应当而且完全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当代中国市场化的经济改革与体制转轨,实质上是生产方式变革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别是其生产方式理论,对当代中国市场化经济改革比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具有更强、更科学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问题根植于我国特殊的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之中,制度的粗疏甚至缺失是导致农民工权益保护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制度变革以实现农民工权益的有效维护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有益思路,但在强调制度变革必要性的同时,应对制度变革所需要的其他法律制度的支撑、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契合程度以及路径依赖和意识形态对于制度变迁的影响等问题保持清醒的认识,以避免走入单纯强调制度变革的误区。为此,农民工权益的维护理应选择一条制度与观念并进、立法与执法并重的路径,而在具体层面上则可以采取以政府为主导,多组织参与,同时对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全面渐进变革的方法,以实现农民工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20.
公司的治理结构 ,内生于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环境 ,为企业活动基础的产权分配和行使的国家框架所左右 ,不同的约束就会有不同的最大化选择 ,因此治理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就是在既定的约束的条件下对公司治理的各种可能做出选择 ,从而明确一些基本而关键的问题。既然是选择 ,结果就不必是惟一 ,也不可能惟一 ,而重要的则是在这一重复性的选择过程中 ,因地制宜 ,把握好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