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鉴》卷151《梁纪》大通元年(即北魏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正月记事云: 萧宝夤出兵累年,将士疲弊,秦贼击之,宝夤大败于泾州,收散兵万余人,屯逍遥园。东秦州刺史潘义渊以汧城降贼。莫折念生进逼岐州,城人执刺史魏兰根应之。豳州刺史毕祖晖战没,行台辛琛弃城走。北海王颢军亦败。贼帅胡引祖据北华州叱干骐麟据豳州以应天生,关中大扰。雍州刺史杨椿募兵得七千余人,帅以拒守。诏加椿侍中兼尚书右仆射,为行台,节度关西诸将。北地功曹毛鸿宾引贼抄掠渭  相似文献   

2.
中华书局出版的王仲荦先生点校《宋书》,审慎精密,足为原书增色,然千虑一失,疏忽之处,亦偶有所见。今就标点之有疑问者,贡献数条,以供再版时参考。一、《宋书、明帝纪》(泰始五年)八月己丑,以右将军行豫州刺史刘勔为平西将军、豫州刺史。(165页)按:“右将军行豫州刺史”乃二职,即右将军与行豫州刺史(代理豫州刺史),六朝时“兼”、“行”有代理义,刘勔原因资望不及而行豫州刺史,时积年资而为刺史也。(参见拙作《试论“兼”、“行”的代理义》,载《中华文史论丛》84年1辑)今标点既于“平西将军”后作顿号,则“右将军”后亦应以顿号隔。  相似文献   

3.
二十六年,进号平西将军,让不拜。(《南平穆王铄》1856页) 校议:《文帝纪》:“二十七年……二月辛丑,右将军、豫州刺史南平王铄进号平西将军。”与此作“二十六年”有异。今考《传》于此后续云:“索虏大帅拓跋焘南侵陈、颖,遂围汝南悬瓠城,行汝南太守陈宪保城自固,……相距四十余日,铄遣安蛮司马刘康祖与宁朔将军臧质救之,虏烧攻具走。”据本书《文帝纪》、《刘康祖传》、《臧质传》、《索虏传》,事亦在元嘉二十七年,《通鉴》卷125、《建康实录》卷12记  相似文献   

4.
《宋史·张叔夜传》载:“张叔夜……以徽猷待制再知海州。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宫军莫敢撄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虏获。于是募死士得干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其中“副贼”究竟指何人,现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说法是何心在《水浒研究》一书中提出的:“而李进义的身价仅次于宋江,则  相似文献   

5.
辽阳县安平公社有一姑嫂城.据《辽阳县志》卷6《古迹名胜》记载:“姑嫂城,在城(辽阳城)东六十里,安平西北山岭,方数丈,未详自何时始建.”卷40《铁闻志》又载:“世传城东姑嫂城,因明季经略杨镐为清兵所败,溃兵所过,掳掠奸淫.是地有姑嫂二人,纺绩于室,兵欲乱之,嫂与姑皆自杀.村人嘉其节,痊于山坡旧有城址,遂谓此村为姑嫂城.一说昔有姑嫂守此城,敌至,姑嫂力战死,尤无据矣.”按《明史》卷259列传第一百四十七《杨镐传》,万历四十七年(1616年)二月二十一日,杨镐发兵四路攻围清军所踞之萨尔浒.结果,“文武将吏前后死者三百一十余人,军士四万五千八百余人,亡失马驼甲仗无算”,被清军打得大败(《明季北略》卷1《刘杜二将军败绩》亦有同类记载;  相似文献   

6.
1 《吴郡志》卷十一《牧守》:“范传正,字西老,为苏州刺史,有殊政,进拜宣歙观察使。在刘禹锡后。”按:《旧唐书》卷十五《宪宗纪》:“元和七年八月甲辰,宣歙观察使房式卒。丙午,以苏州刺史范传正为宣歙观察使。”《旧唐书》卷一六○《刘禹锡传》:“六月(按当大和五年),授苏州刺史,就赐金紫。”据卞孝萱先生《刘禹锡年谱》考证,刘禹锡为苏州刺史在大和五年十月,大和六年二月抵任。则刘禹锡为苏州刺史在范传正罢苏州刺史任后二十年。  相似文献   

7.
更始帝延续新莽制度,以州牧行大将军事,但并没有赋予其统御一州地方军队的绝对军权。光武帝从建国伊始便重新确立了以郡为重心的地方军制,在重兵所向之州郡,以将军领太守事,或太守赐将军号、行将军事,即以太守作为征伐和屯戍的地方官统帅,而州牧退居边缘。州牧军权非如学界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晚至建武十八年复刺史才被削夺,两汉之际州不能将属郡兵统合为“州兵”,州牧亦不曾真正成为一州军事统帅。建武十八年复刺史,保留了其督察属郡军事的合法权力,为和帝以后刺史大规模介入地方军事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8.
甲,谭其骧与顾颉刚书颉刚师: 先生《尚书研究讲义》中所列之十三部,非西汉之十三部(不但非武帝时之制,亦且非平帝时之制),兹已证实。(一) 西汉司隶校尉部不在十三部之列。十三部刺史之初置,在元封五年(《武帝纪》《百官公卿表》),而司隶校尉之初置则在其后之十七年——征和四年(《百官公卿表》)。是知十三部云者,其中并无司隶校尉一部也。(二) 西汉有朔方刺史一部。《汉书·地理志》:“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趾,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虽未明言十三部之名为何,但以文意推之,则朔方亦一部也。且朔方为一部,故可曰“朔方之州”;若朔方但为一郡,则州郡为截然不同之物,断不能作如是云也。此言  相似文献   

9.
韦知艺是唐代京兆韦氏家族重要成员之一,卒于唐长安四年(704),在武则天时期历任官职,其在两《唐书》中无传。《大唐故中大夫使持节箕州诸军事守箕州刺史上护军韦府君墓志之铭》详细记载了韦知艺的家庭世系和生平事迹,可补正史之不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郦道元生长在一个国家分裂、战争频仍的时代。尽管他实际上并未任过武官,但仍然毕生戎马,经历了许多军事行动。按《北史·郦道元传》所载,他一生中直接参与的战争有两次:一次是,“孝昌初,梁遣将扬州刺史元法僧又于彭城反叛,诏道元持节兼侍中摄行台尚书,节度诸军,依仆射李平故事。军至涡阳,败退,道元追讨,多所斩获。”这里所说的“依仆射李平故事”,据《魏书·李平传》:“冀州刺史京兆王愉反于信都,以平为使持节都督,北讨诸军事镇北将军,行冀州事以讨之。”可见所谓“李平故事”,实际上就是朝  相似文献   

11.
唐武宗会昌年间全国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而据史料记载九华山佛教当时并未受到冲击,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时任池州刺史的著名诗人杜牧起到了保护九华的关键作用,有“功德”于九华佛教.通过仔细检阅《旧唐书》和《唐会要》等史书,可以发现这个观点有进一步商榷的余地.会昌灭佛对于僧尼还俗的要求非常严格,但在保留寺庙方面相对较为宽容,允许两都及上州留存部分制作精美的佛寺,因此以化城寺为主的九华山佛寺得以幸免于难.  相似文献   

12.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是唐代刺史史料的总括式研究,偶有一些不甚妥帖之处。《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所存唐代刺史史料,对《唐刺史考全编》考订结论中刺史名、州名、时间等讹误及不确者多有订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3.
《诗品全译》(徐达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2版)第148页(题解)云:“惠体上人,善属文。齐世祖萧之还俗。本姓汤,字茂远,位至扬州刺史。今存诗十一首,五言诗五首。”其说实误。晟按,惠休还俗事见《宋书·徐湛之传》。内云:“时有沙门释惠休,善属文,辞采绮艳,湛之与之甚厚。世祖命使还俗。本姓汤,位至扬州从事史。”据同传记载推知,其事在元嘉二十四、二十五年左右,则命使还俗之人为刘宋世祖孝武帝刘骏,而非南齐世祖武帝萧。又,惠休位至扬州从事史,非扬州刺史。据南朝官制从事史为刺史之佐吏,与刺史不同。向长清《…  相似文献   

14.
托尔斯泰在《复活》中说:“人变得不像自己了,其实他仍旧是原来的那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变得不像自己了”的现象处处可见,岂独托尔斯泰笔下的玛丝洛娃?那个曾刺杀摄政王载沣的反清志士汪精卫,后来蜕变为中华民族的头号汉奸;而那个曾鼓吹帝制的“筹安会”君子杨度,晚年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特别是唐朝那个帮助李世民打天下的李勣,其性格发展和裂变的轨迹更是十分明晰.据诏人刘(食束)记载,李勣曾对人这样评说自己“余十二、三为无赖贼,逢人则杀之;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快者无不杀之;十七、八为好贼,上阵乃杀人;年二十便为大将,用兵以救人死。”从“无赖贼”到“难当贼”、“好贼”,直到“大将”,我们看到李勣性格从发展到裂变的全过程。正是从这一复杂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那个特定的农民起义的历史时代所孕育的与众不同的名将李勣。  相似文献   

15.
"七月流火"是《诗经·豳风·七月》中的名句,历来解释"火"为心宿之大火星,"流"为向西偏下。其意是言七月大火星向西偏下预示七月天已寒凉,是古代天文现象的真实记录。但据《七月》产地北豳的物候特征及《诗经》对"火"字的运用体例考量,以直觉通俗的眼光释"七月流火"为七月天热得像下火像着火,非但与豳地气候相应而未尝不可,或许与古诗的原貌更为切贴。  相似文献   

16.
《后汉书》卷50《梁节王畅传》载:“永元五年豫州刺史梁相举奏畅不道。”中华书局点校本将其点为:“永元五年,豫州刺史梁相举奏畅不道”(以下简称之为“首句”)。视“梁相”为豫州刺史之名,加诸人名号。《后汉书集节》标点亦然。考之有关史载,知此种点法可商,兹分三点辨下。 第一、《后汉书》卷42《东海恭王强传》:“豫州刺史鲁相奏请诛(东海王)政。”此句与“首句”之结构基本相同,但中华书局点校本于此处未视“鲁相”为豫州刺史之名,而是在“豫州刺史”、“鲁相”之间加了顿号,此种点法得之。又《后汉书》卷50《乐成靖王党传》:“冀州刺史与国相举奏(乐成王)葨罪至不道”。此句与“首句”之结构亦基本相同,惟此句在“冀州刺史”,“国相”之间有一连词“与”字,而“首句”在“豫州刺史”、“梁相”之间未有连词。  相似文献   

17.
魏颢,新、旧《唐书》均无传,《李翰林集庠》中有他自我介绍的简单情况。关于他的世系出身,仅见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十二之“馆陶魏氏”条下,据此表:馆陶魏氏本出于汉代兖洲刺史魏衡,三世而迁馆陶,历魏晋南北朝,七世至唐,有魏征相唐太宗,又三世至魏瞻、魏明、魏随、魏万。万即魏颢,其祖,父不详。据他自己介绍,始名万,后名炎、颢,终以颢行,唐代河北道魏州人。早年事迹不载。据李白赠  相似文献   

18.
《豳风·七月》——北豳遗诗与北豳先周文化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豳风.七月》作为我国最早的农业史诗,与北豳先周文化有密切的关联。从史志、民俗、文化遗存及《七月》的史诗特征、《七月》的历法、农耕文化与狩猎文化的交融诸方面推证,可得两个结论:1、《七月》产生的地域在豳地之北豳;2、《七月》产生的时代当在公刘南迁之前、周先祖三代(不窋、鞠陶、公刘)居北豳之时。  相似文献   

19.
中唐诗人戎昱从大历初年回到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幕府中任职,到大历四年前后在澧州刺史府中作幕僚。大历五年冬天,先后游历衡阳、耒阳等地,大历十一年流徙到桂州。建中三年到兴元元年他曾担任辰州刺史,贞元初年,改任浙江东道某州刺史,贞元七年,任虔州刺史。他的晚年颇为凄惨,在颠沛流离的后半生生涯中,创作了不少富于感情色彩的诗作,或述说自己命运的不济,或钟情朝廷,或思念故乡。他的抒情小诗也富于文学情感。  相似文献   

20.
睢景臣,生平事迹不详。据钟嗣成《录鬼簿》记载:“大德七年,公自维扬来抗州,余与之识。自幼读书,以水沃面,双眸红赤,不能远视。心性聪明,酷嗜音律。”撰有杂剧三种,后人辑有《睢景臣词》,均不传。据近人隋树森所编《全元散曲》,存套曲三首,所写[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散套,是元代散曲中的优秀篇章。《录鬼簿》云:“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公[哨遍]制作新奇,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