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是坚持文化自信的表现,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和创造性转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提高文化思政能力,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资源并有效地加以运用;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与中国历史教育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度解读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增强大学生创造性转化和运用传统文化的能力;继承和借鉴中华传统道德教育方法,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不断提升思政课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遇到了一些困境,这些困境主要表现为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匮乏、缺少兼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师资、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实现有效衔接等。坚持从历史性、规律性和共时性3个维度,推行优秀传统文化系统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实践,实施“三维三进”模式可以系统全面地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历史性维度是二者融合的根本遵循,共时性维度是二者融合的关键,规律性维度能拓宽二者融合的视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教材是其融入思政课的基础,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课堂是其融入思政课的关键,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实践是其融入思政课的升华。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阐释的必然选择,是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方式,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为支撑,以新时代办好思政课的要求为行动指南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在实践层面要关注供需匹配的平衡,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需要融入教学内容;坚持知行合一,立体化全方位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善用技术载体,多维度融入教法改革;还要坚持教研结合,全面融入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又是提高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现状,提出加强高校学生理想信念引领、推进传统文化渗透课程建设、重视传统文化隐性育人格局等措施,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提升高校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5.
山西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政治引领,树立正确价值观;传承红色文化,坚定学生文化自信;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实效性。高校可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完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制定相关考评机制,探索“互联网+”模式,创新实践教学活动,推动山西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教育价值,它是彰显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更是引领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文章分析了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因素,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打开思政教育的新思路,还可以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途径,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新时代,党中央提出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加快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让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育人形式更加多样,以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感召力和引领力。把社会新闻热点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教的学接受度,有助于增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教学目标与育人目标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8.
思政课教学与高校社团建设融合发展是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举措。两者具有相同的育人目标,将思政课教学融入社团建设具有缓解传统思政课堂的教学压力、为社团建设提供价值引领以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等显著优势。因此,应创新以思政课教学为主、社团发展为辅的思政教育模式,通过增设思政理论类社团、鼓励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倡导思政教师走进社团,开设专题讲座、鼓励大学生走上思政课讲台,宣讲理论知识等路径,加强思政课教学与高校社团建设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9.
高校舞蹈专业教师作为舞蹈课程思政的引领者,应多维度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舞蹈专业教育相融合,充分利用好专业课堂的“主渠道”,在专业教学的“主战场”上发挥着课程思政教育的“主力军”作用。本文为实现思政教育、本土文化、舞蹈教学三者有机融合统一,努力探索将肇庆文化中所包含的包公文化、端砚文化、龙母文化等自身独属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舞蹈专业教育教学的实践路径,以期充分发挥高校舞蹈专业教育教学的思政功能,拓展舞蹈教育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红岩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其内涵主要包括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浩然革命正气.将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夯实文化自信根基、赓续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大力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需要将红岩精神融入思政课理论主课堂、网络新课堂、实践大课堂,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注重政治知识与理论的阐释宣讲,忽视对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关照滋养,未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积极的涵育调适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将政治理论教育和政治心理涵育有机融合起来,既用思想理念引导人,也用政治情感感染人,不仅让学生获得政治理性的启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让其得到政治心理的疏导调适,进而实现其政治人格的健康发展.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教学的政治心理涵育作用,有助于深化丰富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内涵,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现实功用.  相似文献   

12.
<正>茶文化展示出的极强包容性与开放性,使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人文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茶文化引入高校思政理论教学改革之中,不仅是对高校思政理论教学的创新,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茶文化为研究视域,深度解析茶文化的价值内涵,将其全方位融入高校思政理论教学之中,旨在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13.
在打造高校英语教学“金课”工程的进程中,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把课堂思政教学内容和语言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在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通过通过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语言学习者牢固理想信念;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英文表达,帮助学习者更加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精髓与社会意义;融入对爱国、诚信等内容的现代理解,把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有助于将大学英语课程打造成知识、技能和文化相融合的“金课”。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政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社会环境、学习内容等多种因素影响,高校思政课忽视了大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降低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了大学生的个体价值,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可以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应重新定位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确立大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思政课教学评价标准,着重考核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实践育人的两大途径,二者存在许多共通性,而且能够通过融合发展形成实践育人合力,共同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二者融合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因此,需要通过转变实践教育理念、整合实践教育资源、改进实践教育方式、创新实践教育载体、完善实践教育管理等措施,破除困境,促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实践凝结起来的智慧结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育人资源,其中的廉洁思想也尤为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廉洁教育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与自信以及提高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廉洁教育可以借力于课堂教学、实践教育、自主学习、文化场域、网络传播而展开。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运用中国古诗文,是以美好的形式和情怀阐释民族理想、时代潮流和人民需求,可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借鉴。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适当运用中国古诗文,坚守文化自信,整体探寻中国文明、革命与现代化之道,可将大学生的思考引入更深广的领域中;加强中国古诗文运用,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利于向高校学子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其传播中国好声音;合理运用中国优秀古诗文,可促进大学生明确其理想、信念,提升其智商和情商,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政课以促成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为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是完成这一使命的有效手段。在高校思政课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有利于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促进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有新的生命增长点。同时,它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并筑牢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家国文化、君子文化都与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理念有着深刻的契合,是我们推行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关键素材。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特点,并尽量运用自主探究模式促成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认同。  相似文献   

19.
大别山红色文化是培养大学生爱党爱国情怀的重要养料,将其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并把握其彰显的历史文化、价值典范、道德力量,对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一些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对大别山红色文化存在认识不深、学习不精、理解不透等问题,且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问题日益凸显。这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挖掘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育人新模式,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切实做到课本理论与红色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党的历史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政课教学资源.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党史教育深度融合,把学党史和悟思想结合起来,是落实立德树人总目标、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是提升高校思政课课程品质的内在要求,是坚决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迫切需要.以党史教育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统领党史教学,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整合各种党史资源,讲好思政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