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白狼王远夷乐德歌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数十年来,白狼语研究向为中外学者所关注,依据中古时代的西夏语试解《白狼歌》,这不失为探求通解白狼语的一种新尝试。通过对译,意在说明西夏语尚更多地保存着今天业已消失或无文献传世的西南少数民族所曾经使用的语言。以西夏语试释“白狼语”,或有助于最终解读这种令人扑朔迷离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番汉合时掌中珠》(以下简称《掌中珠》)所反映的西夏语音系的全浊声母应该是一种什么音貌 ?是普通意义上的浊声母 ,还是带有鼻音因素 ,即习惯上称之为“鼻冠音”的浊声母 ?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论起源于《掌中珠》中有一批用“尼×”等汉文复字注音的西夏字。例如 :(行业 ) ,汉文注音为“尼责” ;(夏 ) ,汉文注音为“尼顷” ;(主 ) ,汉文注音为“尼足”。有人认为汉文复字为反切音 ;有人认为是为了方便汉人准确地发出西夏语的全浊音而特意加了“尼”音首 ;有人认为“尼”加在音首 ,表明西夏语中有鼻冠音。我们不妨先通检一下所有用“尼×”注…  相似文献   

3.
西夏语“格”理论①认为‘三个动词前缀na、ga、m’分别是能够证明西夏语存在“格”的形式标志,继而以此为发端构拟了na、ga、山在所有人称数的“格”的分布模式,西夏语被描绘为具有发达的词形变化和格形变化的对应性。②长期以来,国内的西夏语研究界也一直把na、ga、m现象视为尚待解决的学术难题,因此面向西夏语的客观实际,全面考察na、召a、m所代表的“格”现象就更形迫切和必要了。首先需要举证西夏语实际语言材料,判明在多大范围内可以排除“格”现象。汝不当闻/汝之闻可非《类林)③PZ13第二人称单数或代名词第二人称单数在句…  相似文献   

4.
语言从存在论向伦理学的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思想在语言问题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演变 ,即语言的认识论维度、存在论维度和伦理学维度。海德格尔奠定了语言从认识论向存在论的转换 ,勒维纳斯则实现了伦理学的转换。语言伦理学转换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听”与“说”以及“听者”和“说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西夏文献中的族群称谓词是研究辽宋夏金时期多民族交往交流的珍贵语料。梳理文献可见,西夏在与周边各民族交往时,借用了大批外来语中的族群称谓词。随着语言接触与文化交融程度加深,党项人基于族群特性和地域认知,对“他者”产生了主体性族群概念。为适应多元文化交流的需要,党项人还以西夏语“■”构建了一批原生性族群称谓词。这些称谓不仅反映了党项人与横山羌的族群边界,还折射出12世纪晚期西夏与草原部族的互动关系,为厘清西夏与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演进脉络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语言证据。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妮”是一个常用词,它的出现和尼姑的“尼”关系密切,与佛教的传播发展密不可分。寺院经济中的奴婢制度使得“尼”和“婢”的关系十分密切,“尼”和“婢”可以互相转变身份,出现二者名异而实同的现象。“妮”当是在“尼”的身份一变而为“婢”时,为了指称这种有别于其它来源的奴婢时造出的新字。  相似文献   

7.
《西夏语比较研究》(以下称《比较》)是一部对西夏语语音、语法、词语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论著,全书共5章,自成单元,提出西夏语属羌语支的重大学术问题,成为超越前贤、颇有深度的学术著作。此书不仅对研究西夏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研究藏缅语族乃至汉藏语系均有参考价值。一西夏语支属是《比较》讨论的核心问题20世纪初,国内外的西夏学研究还处在早期的摸索阶段,对于“独特的”西夏语亲属关系,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劳弗尔进行了十分可贵的探索。他于1916年发表在《通报》一篇著名论文———《西夏语言印度支那语言文学研究———导言》一…  相似文献   

8.
西夏语的语音系统里过去没有人构拟小舌音,20世纪 90年代,聂鸿音发表文章谈到西夏语的小舌音问题,但笔者总觉得证据不充分,构拟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根据西夏语的汉字注音为基本资料,找出西夏语与藏缅语族羌语支语言的同源词,并根据羌语支语言这些同源词目前的语音状况,拟测了西夏语的音位系统里应该有一套小舌音声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3个方面质疑学者对西夏语所做的同源词比较。指出若不能有效的确认同源词,则词汇比较得出的数据,无论是比例或总数,对语言的分群系属都缺乏相对性的参考意义。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原则,欲为西夏语的系属定位,必须进一步分析藏缅语系语言——诸如西夏语、木雅语等,不同层次的同源词,并且细细推究词汇形式所可能经历的音韵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文章梳理了存世西夏文文献的情况,特别对近年陆续出土与出现在拍卖行的西夏文献及其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就西夏文献研究在理论与方法上的创新趋势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指出了今后西夏文献研究应注重“四行对译”和语法标注,并贯彻“因声求义”等训诂学方法,使西夏文献解读成果与历史语言学、文献语言学研究接轨,为藏缅语、古代汉语通语和方言的研究提供素材;西夏文献的阐释应服务于敦煌学、“大国学”研究,着力强调了黑水城出土文献是中国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是中华民族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在心理学史上,勒温扮演了多重角色.作为战略大师,勒温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方法论;作为战术大师,勒温使用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方法;作为杰出的领导人,勒温是相关学科的带头人,也是相关研究会的创始人;作为伟大的教师,勒温启发了许多优秀的学者.勒温的遗产不仅限于著作和论文,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研究原则、研究方向等在后来者身上一直得以流传,这种流传不分国籍、种族、宗教,而且这种流传跨越时空,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隋唐时期回纥文化的几个问题李瑛国语言文字和碑文回纥汗国的通用语言是回纥语。“其语略与匈奴同而时有小异”①。因此,学术界共认“回纥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文”②。这种语言发展为今天的维吾尔语和西部裕固语。是维吾尔语和西部裕固语的源流之一。回纥...  相似文献   

13.
《勒俄特依》中“勒俄”系彝语hnewo的音译,直译为“口耳相传”或“历史的真实模样”,“特依”意译为“书本”。笔者把创作语境、阅读语境、历史语境作为解读《勒俄特依》的切入点,从历史的层面评估其在理论建构中的真正价值,对《勒俄特依》的负载内涵作尝试性的阐释,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理解结果———新的理论层面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4.
从各种类型的西夏文文献(世俗的、宗教的、西夏人自撰的、译自汉文的)中均可发现,早已消亡了的西夏语中曾经广泛地使用过词头a-。这种词头西夏文有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一种为a〈1〉,另一种为a〈2〉。从形体上看,〈2〉是由〈1〉派生出来的。词头a能够缀接在不同的成分之前,表示不同的附加意义。笔者不揣浅陋,拟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并与西夏语的一些亲属语言(或方言)进行初步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傈僳族社会生活中的巫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傈僳族巫术文化的内容和方式,也阐释了傈僳族普遍信仰的“尼”的实质———原始初民的万物有灵崇拜。简要地介绍了“尼”教的组织构成,并以实例解释了法术和医术,它既有迷信的外衣也有科学的内涵。指出把“尼”译为鬼或译为神都是错误的,“尼”非鬼,也并非是所谓的“封建迷信”。今天它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价值观念。“尼”、“巫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着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克服“左”的认识,为“尼”正名,正确对待巫术文化  相似文献   

16.
12世纪末(公元1190年),西夏刊出一部由骨勒茂才编撰的西夏文和汉文互译音意的幼学书《番汉合时掌中珠》(以下简称《掌中珠》)。此书按天·地·人三才的体例编排,每条词语分四行:中间两行,右为西夏字,左为该西夏字的汉文意译字,左右两边各一行,其中,右为西夏字的汉文音译音,左为汉字的西夏文音译字。下面以“天”字为例加以说明(为印刷方便,西夏字按先后编号集中附后,文中“□”号代表西夏  相似文献   

17.
已经消亡了的西夏语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种语言,虚词和词序是该语言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1>·In是西夏语的一个常见的虚词。笔者对苏联有关方面影印刊布的篇幅为41,540字的西夏文《类林》,作了一次统计,虚词·In竟出现达709次之多,其使用频率之高,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判明这个虚词的语法特征和语法作用,对于科学描写西夏语语法及准确理解和诠释西夏文文献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也正因如此,不少西夏学学者都对这个虚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诸如:苏联西夏学学者M·B索  相似文献   

18.
“他者”研究的深入给翻译伦理研究带来了巨大的促动与启迪,几个重要的理论家是勒维纳斯、德里达和斯皮瓦克.勒维纳斯认为“我”不应同化“他者”,必须尊重“他者”,必须无条件地为“他者”服务;德里达认为勒维纳斯过于理想主义,德氏既强调“他者”异于“我”,真正的翻译要保留和尊重“他者”文本中体现的差异,又指出“我”要避免因太好客而成为“他者”的人质;斯皮瓦克又进了一步,不仅指出“他者”并非整体、同一的概念,“他者”各有特性,而且明确倡导“直译”的方法,为实践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世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文明对抗愈演愈烈,以康德为代表的启蒙理性所倡导的和平理念似乎与今天的人类渐行渐远,难道理性乃至启蒙理性出了问题?勒维纳斯起而反思康德的和平观。归纳起来看,勒维纳斯和康德在和平观上存在四个方面的尖锐对立:在和平的起点上,康德认为和平始于公民社会,而勒维纳斯则诉诸前自然状态;在和平的根据上,康德认为其基础在于理性和自然的合目的性,而勒维纳斯则归之于脸和他者;在和平的实施与人的道德(善)之间的关系上,康德认为人类的进步与道德的提升没有任何关系,而勒维纳斯则指出,没有善就无所谓和平;对于和平的核心概念,如相邻性、好客等等,康德将其认作有限的权利,而勒维纳斯则把它们视为无限的责任。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这些对立与其说是对立,不如说是补充和深化。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把勒维纳斯的“好客”理论变成康德“和平论”的基础,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呢?文明之间是否会从对抗走向对话?从解构理论的立场上剖析,勒维纳斯的和平观也蕴涵着另一种危险。  相似文献   

20.
云南尼苏人“花灯”是云南省红河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以蒙自市永宁尼苏人村寨为个案,从传承百余年的永宁尼苏人“花灯”的教育传承现状出发,对尼苏人“花灯”引入学校教育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尼苏人“花灯”特色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尼苏人“花灯”知识的师资队伍、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传承尼苏人“花灯”和开展尼苏人“花灯”特色文化课外活动等思路,以此助力尼苏人“花灯”的传承与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