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4 毫秒
1.
欧盟作为高度依赖海洋贸易的国际行为体,海洋航行安全对其整体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欧盟在印度洋西部实施的"阿塔兰特行动"已作为旗舰项目成功复制于几内亚湾地区,其多维度海洋安全政策框架往往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措施:短期措施指欧盟联合其他国家实施的军事打击,以实现域内海盗活动快速遏制的目标;中期措施指欧盟通过"危险海洋航线"项目,建立信息共享、能力建设等相关机制,提升行为体之间的合作水平,增强区域沿岸各国对海洋事务的管控能力;长期措施主要突出援助工具的使用,通过帮助域内国家在治理、教育、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等层面结构性条件的改善逐步将打击海盗行动的重心由"军事层面"转向"民事层面",以期从根源上消除相关区域海盗活动。欧盟通过复合政策框架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联盟层面不同政策手段之间的连贯性,并通过军事、民事行动多边化水平的提升,强化了欧盟作为国际社会中安全行为体的合法性,从而赋予其更为灵活的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经过长期磨合与演进,欧洲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已发展成为包含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CFSP)机制和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PCESD)机制的框架体系,其中 PCESD 是基于 CFSP 的变迁和发展。通过 CFSP 的实践,促进了欧盟一体化的总体进程,强化了欧洲意识,坚持了(有效的)多边主义。在此过程中,由于依托“强大的欧洲”符合自身的安全、发展和治理等利益需求,法英德三个欧洲大国发挥了国际领导作用。尽管这个机制还存在效力不够等尴尬,并且其制度性缺陷、国家间性特点及受美国制约的状况在短期内还不会彻底改变,但是,它毕竟是主权国家时代通过正确的方式建立共同防务的勇敢尝试,其借鉴意义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3.
在一体化进程中,欧盟的公民身份概念逐渐从文化本质主义走向更具包容性的自由权利观念,并日益发展为学者们所说的后民族公民概念.然而在欧盟的移民政策中,它却显示出一定的排他性,在欧洲层面转变为一种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表达.面对排斥移民带来的社会安全问题,欧盟应该避免使之进一步安全化.改善欧盟公民身份制度将是欧盟治理移民问题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是为了配合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具体实施,在欧盟内部刚诞生不久的一种制度设计。国际机制理论作为一门新兴的理论,其定义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但已经被学者们广泛应用于解释国际组织的运行发展。本文就尝试运用国际机制这一理论框架去解释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本文首先提出对国际机制概念的理解;然后从国际机制定义的四个方面,即国际体制层面、原则层面、规则层面和决策程序层面去阐述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机制变迁并简要提出机制的现存问题;本文最后展望了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5.
欧盟非法移民治理政策主要包括移民执法以及国际合作两个方面。从执法政策来看,欧盟采取了提升边界控制能力、加强内部执法力度、打击人口走私、设立专项移民基金等措施;从国际合作来看,欧盟发展了区域、次区域与双边的非法移民治理合作体系,并且把非法移民治理政策与发展援助政策相结合。欧盟非法移民治理是超国家治理模式的典范,但欧盟在移民政策上授权与执行力有限、欧盟外部边界控制的困境、欧盟各成员国间的不同立场、欧盟与第三方合作中的利益分歧等因素都影响着其非法移民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欧盟亚洲政策文件以及欧盟安全战略文件的分析,可以发现亚洲安全问题在欧盟的安全战略中并不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欧盟对亚洲安全问题的介入又取决于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以及共同防务政策的发展程度与特性、介入的方式、美国因素以及议题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欧盟在亚洲软安全问题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欧盟在亚洲的硬安全问题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通过进一步对欧盟介入朝鲜半岛问题的分析,欧盟对亚洲安全问题介入的这一特性表现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欧盟气候政策是国外学术界比较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盟气候政策的发展、欧盟内部气候政策、欧盟气候外交、欧盟的国际气候领导权等四个领域,其中对欧盟排放贸易体系、欧盟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立场、欧盟的国际气候领导权的研究更是重中之重.总体看,国外学术界对欧盟气候政策的研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凸显出重经济分析、轻政治分析的趋势.此外,欧盟气候政策的综合研究和理论分析尚显薄弱.  相似文献   

8.
欧美学术界研究欧盟的角度已逐渐从宏观层面的一体化研究转向中观、乃至微观层面关于欧盟日常运作的研究,研究范式也从单一的国际关系方法走向跨学科综合研究.欧盟已成为国际政治中具有准联邦性质的、多层次治理结构下的一个政治实体.它是一种远远超出国际组织,但又不完全符合联邦国家模式的新型政治体制.欧盟一体化过程中的国家主权与超国家主义之间的斗争在外交与安全政策这一涉及国家核心主权的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当前,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还处于较低发展阶段,但成员国外交政策的"欧盟化"趋势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内容上,无论在垂直层面还是在水平层面都有迹可寻.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英国在欧洲安全领域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三驾马车”之一推动了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建设。英国脱欧后,不仅削弱了欧盟防务、经济力量及自身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而且其在欧洲安全结构中地位的不确定性给欧盟安全和防务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可以通过第三国身份、双边与小型多边形式、特别是利用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和在北约中的特殊地位,来影响欧洲安全政策的制定。俄乌冲突爆发后,英欧在美国主导的北约框架下紧密合作应对危机,为观察脱欧后英欧安全关系的发展趋势提供了窗口。  相似文献   

10.
欧洲一体化与外部因素的影响始终密不可分。在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确立的道路上,俄罗斯也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由于俄罗斯对该政策的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欧盟更倾向于同俄建立和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俄罗斯在国家利益的支配下,对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采取了理解和基本支持的立场,其利益动机是多方面的。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将促进欧俄关系发展,但由于它可能给俄罗斯外交和国际地位带来某些问题,俄在支持它的同时,不免会有一定的隐忧。总体上看,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为欧俄合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动力。  相似文献   

11.
欧洲联盟的治理具有区别于传统主权国家治理模式和一般区域性经济政治组织运作的明显特征,即欧盟在不具备主权国家政治体系完全特征的同时体现了一种全方位的制度合作。欧盟的治理结构体现为权威来源的多样性、超国家性和多层性特征。欧盟政策过程明显体现为欧盟层次、国家层次和次国家层次三个层面的权威分配与互动。欧盟多层治理是由区域内发达国家群体构成的主权国家联合体在高度一体化背景下一种独具特色的制度创新,这种制度创新对后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以及区域合作及一体化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欧洲空间政策包括欧洲国家的空间政策、ESA框架下的政府间空间政策及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下的空间政策三个层次。随着欧盟与ESA的协调,欧洲空间政策的主导者正逐步从ESA向欧盟发展,多层次的欧洲空间政策正逐步向统一的欧洲空间政策发展。但是,由于欧盟、ESA和成员国之间空间政策的协调机制尚未有效形成,且现行欧洲空间政策对于空间国际合作也缺乏有序的协调机制,因此,统一欧洲空间政策仍需努力。  相似文献   

13.
国际社会为太空安全问题提出了五个治理倡议,即中俄提出的禁止太空武器化条约草案(PPWT)、欧盟提出的太空行为准则(CoC)、美国提出的国际太空准则(ICoC)、联合国外空委科技小组委员会提出的太空可持续利用倡议(LTSSA)、联合国专家小组提出的太空透明与信任建设机制(TCBMs).五个倡议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中俄倡议是硬法倡议,其他四个是软法倡议;中俄倡议提交裁军大会,联合国两个倡议利用联合国讲坛,欧盟和美国的倡议主要采取双边、多边会谈方式.主要太空行为体对这些倡议的认知与立场存在差异,美国反对硬法,赞同不限制其发展太空发展的软法;中俄主张硬法;欧盟赞同软法,原则上不反对有核查机制的硬法.达成国际太空治理的共识之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冯存万 《国际论坛》2020,(1):41-54,157
21世纪以来的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着复杂的结构性变化,全球议题的类型谱系扩散且严峻程度走高,全球治理局部实践模式及层级趋于弱化,部分主要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及意愿发生逆转并引发国际社会对全球治理公共产品的需求转向,这些变化将在根本上重新塑造国际关系及大国外交。作为引领全球化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行为体,中国与欧盟的内部发展及外部关系均面临着转型与调整的客观需求。全球治理变化对于中国与欧盟而言具有多重影响,它既是推动中国与欧盟开展政策调整的外部动力,也是构建新型双边关系的重要契机。作为当今世界至关重要的两大力量,中国与欧盟需要全面认知全球治理变化的深刻内涵,并在探索发掘其中机遇的同时构建持续而稳定的中欧战略合作关系。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互联互通战略”的接触与融合,可以实现中欧全球治理战略的复合对接、强化中欧双边关系的战略自主、深化传统及新型领域的战略合作,并为全球治理贡献必要且关键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朱贵昌 《国际论坛》2011,(5):13-18,79
伙伴关系原则是欧盟地区政策的重要原则之一,该原则的实行促进了地区和地方政府、社会经济伙伴等次国家行为体对欧盟地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参与,不过它们的参与程度和发挥的作用在地区政策的不同阶段以及在不同的成员国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虽然伙伴关系原则的实施受到了很多的制约,其作用的发挥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该原则的确立对欧盟治理具有深远的影响,使欧盟治理日益呈现出多层治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史玉 《国际论坛》2012,(3):30-34,80
随着国际气候谈判的白热化和国际航空运输的快速增加,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航空排放问题。欧盟在"低碳革命"中当起了急先锋,率先将航空业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招致多国强烈抵制,欧盟的"个体理性"导致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集体行动的困境,不能实现真正降低航空排放的目的。本文在分析现有治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国际航空排放的内在特征,提出只有全球共同治理才能走出困境,并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欧美学术界研究欧盟的角度已逐渐从宏观层面的一体化研究转向中观、乃至微观层面关于欧盟日常运作的研究,研究范式也从单一的国际关系方法走向跨学科综合研究。欧盟已成为国际政治中具有准联邦性质的、多层次治理结构下的一个政治实体。它是一种远远超出国际组织,但又不完全符合联邦国家模式的新型政治体制。欧盟一体化过程中的国家主权与超国家主义之间的斗争在外交与安全政策这一涉及国家核心主权的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当前,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还处于较低发展阶段,但成员国外交政策的“欧盟化”趋势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内容上,无论在垂直层面还是在水平层面都有迹可寻。  相似文献   

18.
“京都进程”的领导者:为什么是欧盟不是美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和欧盟是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在《京都议定书》谈判和生效过程中,美国和欧盟却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如果说欧盟逐渐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机制的领导者的话,美国则是这个过程的消极参与者,甚至是阻碍者。之所以如此,本文认为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即气候变化问题在两者外交政策议程上的地位不同;两者所认同的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途径不同;两者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生态脆弱性和减排成本的认知与评估不同。  相似文献   

19.
欧盟共同安全政策是法德军事合作(或者说对抗)关系在冷战后发展的逻辑结果,它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控制德国、束缚德国而设计的,经历了一个从超国家机构安全体系到双边合作,再到多国家的共同政策这样一个历程。由于缺乏信任和美国政策的影响,法德双方几次深化合作的尝试最终都失败了。欧盟共同安全政策的产生并没有消除法德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因此,其发展趋势和作用也将非常难以确定和把握。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东南亚市民社会迅速发展起来。市民社会以其对人类安全的诉求挑战了以国家为中心的传统安全观与建立在该安全观基础之上的政治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通过参与政府的政策制定与治理过程,市民社会已经成为东南亚治理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推动了传统治理议程和结构的变革。但是,由于众多障碍因素的存在,参与治理模式的规范和方式真正融入东南亚的治理实践尚面临不少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