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传统观点认为:<史记>继承了<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之精神,司马迁是以孔子第二自居的,故<史记>是第二部<春秋>.这种现点的偏差在于:既没有考虑到春秋与西汉两个时代社会政治形势的巨大差异.也没有顾及到司马迁与孔子千差万别的个人经历.孔子对春秋"乱世"无能为力而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通过"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来达到"祖速尧舜,宪章文武"之目的,其着眼点在来世;而司马谈发凡起例的<史记>之创作目的一为"宣汉",二为整合学术,为西汉统治者"献治安策",以适应西汉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其着眼点在当世.  相似文献   

2.
言语教育:孔子的施教目的与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论语>为研究资料,着重对孔子实施言语教育的目的和教学实践作了考察,认为培养"君子儒"与合格的"为政"人才是孔子实施言语教育的基本目的,而以<诗>为教材,以"雅言"为教学语言,贯彻一系列的言语原则,以及言教与身教兼顾等,则是孔子在言语教学中的主要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在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理想中,蕴藏着通过推行教育来传播儒家荣辱观的思想;孟子则分别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和改善道德教育两个致思向度上加以引中和发挥.与荣辱观教育关系比较密切的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孔子所说的"内省".羞恶之心的"义之端",往往容易被外界的物欲所"汩没";而内省或省察,则是对这种被物欲所汩没的一种警醒和提防.在道德教育阶段论中,儒家学者主张荣辱观的教育应从幼儿开始,并贯彻人的终生.南宋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朱熹则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均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4.
一、启发式教学涵义的丰富与发展 启发式教学源于孔子的教学思想。它的主要涵义是启发思维。孔子主张“不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不启(谓开其意),不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不发(谓达其辞)。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认为“心愤口悱”和“举一反三”是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应该是在学生达到“心愤口悱”的境界时加以启发。《学记》又进一步指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应该是“善喻”,其途径应该是引导学生而不给予牵掣,鼓励学生而不加强迫,开启学生而不越俎代庖。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政治活动和教育活动,他的政治活动和教育活动是结合的.他在从政中进行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为政治活动服务的.孔子是中国私学的刨立者,晚年从政失败,于是专事教育.孔子曾自述其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若从其致力于为学的修养看,确是不平凡的一生.如其教育,他经验丰富,观点鲜明,理论深邃,认识和掌握了一定的教育规律.孔子在其一生的教育实践中,找到了培养"士"所应教的内容和怎样教的方法,以及如何选"士"的原则.他为培养"士"在建立课程的问题上,提出了一些理论,有些理论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很可贵.  相似文献   

6.
从“诗无邪”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继承了春秋诗教的读诗与用诗观念,以恢复周礼为己任.<论语>的诗论主要是针对<诗经>"思无邪"的特点,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则是孔子的教学过程.孔子认为<诗经>内容丰富,真情流露,在教学时必须以礼和乐约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诗经>是具体的文本,在学习上来说是较为容易掌握的;从<诗经>的内容与表达形式到礼的道德意义和仪式是对文本的深究;乐是根据礼仪而订定的,所以须在掌握礼仪后才能学习相配的乐曲以巩固所学.  相似文献   

7.
归纳总结了孔子的学习思想:学习目的是"爱仁"、"行道"、"立命",学习内容是"文、行、忠、信",学习原则是立志有恒、终身学习、愉快学习,学习方法是学问相联、学思结合、学行并重。同时,还对孔子的学习思想中关于"君子不器"、"学而优则仕"、"敏于事而慎于言"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批判。批判和继承孔子的学习思想对于指导当今的学习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语》:“载之空言”或“见之于行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曾自道其方法论:"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我与其空泛地谈论单纯的道理,不如切实地考察具体的事例,从而能把我对人伦世事的看法阐释得非常深刻且非常清晰。若依这一方法论来审视《论语》,则不难辨识其间既有一些能够"见之于行事"的内容,即有具体实例支持的论述,如"吾党直者"说;也有许多未能"见之于行事"的内容,即无具体实例支持的论述,如"讷近仁"说、"仁者不忧"说。前一内容因述说具体事例而处于一定语境中,故有较确定的含义。后者则因泛言抽象道理而超然于一定语境之外,故缺乏较确定的含义,很容易发生歧义,此亦是,彼亦是。若依这一方法论来比较《论语》与《春秋》、《传习录》、《圣经》,则也不难解读出一些意味深长的差异来。  相似文献   

9.
《论语·子路》篇"樊迟请学稼"一章,文字比较浅显明白,而诸家注释多有歧异。结合孔子的仁德思想、教育方法、汲汲求仕的经历及其政治理想,力图恢复语录体的载记方式所省略的相关背景,探求孔子之本意及用心所在。孔子对樊迟请学稼的批评,在方法上,与其一贯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相一致;在思想上,则是批评樊迟迷惑于神农之言、稼穑为治本的异端之学,而坚持其一贯的"为政以德"的思想,以仁德而推行政治。此章虽简略,却涉及到孔子的仁德思想和基本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0.
"子不语怪、力、乱、神"反映了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春秋时是我国文化史的轴心时代,中国学术史上的第一个无神论思潮已经形成.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以鲜明的人文性与现实性特立于学术思想之前沿,孔子已具有鲜明的无神论倾向.但孔子推崇周礼,而丧祭之礼产生于对鬼神信仰的基础上,故孔子只能以"不语"怀疑之.  相似文献   

11.
儒道互补格局的形成,既与人性结构模式中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矛盾统一密切相关,也有学说思想自身发展的内在必然性.通过制造关于圣人、经典和诗乐的神话,儒家在与君权建立神圣同盟时,早已使对语言文字、圣人经典的信仰敬畏变成普遍的民族文化心理,而百家之中,惟有道家通过彻底否定语言文字、圣人经典、君权政治等,对儒家的地位发起了挑战.儒家谋取和维护话语霸权,与道家消解和挑战其地位的努力相生相伴、相反相成,深刻影响了士人心性和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2.
汉俄语中含有数字“七”的词组、成语数量浩瀚繁多 ,意思广博深邃 ,俄罗斯人又把“七”看成是完美、吉祥、幸福的数字。汉俄语中含有数字“七”的词组、成语互译的总原则虽尚未确立 ,但在具体翻译中却不难掌握 ,即 :词组一般可以直译 ,成语一般可意译。汉俄语言、教学、翻译工作者应采撷其内涵 ,探究其外延 ,比较其异同 ,从而达到恰当使用 ,准确翻译 ,以促进中、俄文化交流之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及管理浅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论述了高校专业实验室的重要性和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必要性及意义,分析了当前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三个问题:(1)实验室硬件设施陈旧落后,仪器设备采购不规范:(2)实验人员待遇偏低,队伍不稳,数量不足,知识老化,素质偏低,结构失衡;(3)实验室管理滞后、利用率低。根据多年实验室管理经验和广泛调研,结合实例就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都经历了从认识论向本体论的跨越。卢卡奇把社会存在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从这种本体论出发讨论了审美(艺术)特性,但他的本体论没有给自然留下应有的位置,因而没有对自然美,对美的感性本质做出合理的说明。李泽厚把他的本体论叫做人类学本体论,并把审美与艺术置于人类本体之上。但是有关“工具本体”与“心理本体”的二元设定,使它失去了内在的统一性,并最终导致了美与美学本身的解体。  相似文献   

15.
情绪性人格维度反映的是个体在做事和人际交往中表现急躁和直爽的程度。本研究依据本土化的中国人人格量表对中国人的情绪性人格维度及其两个次级因素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发现个体的性别、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均对情绪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上看,女性比男性的情绪性倾向更高,年龄越大,情绪性程度越低,工人农民与行政管理者和教科文卫人员相比情绪性更明显,而婚姻状况也与年龄和性别一起影响个体的情绪性倾向,而急躁(耐性)和爽直特点的"双高者"和"双低者"也有明显的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差异。  相似文献   

16.
圣西门的实业思想与法国近代的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西门的思想以实业理论而著称,这一理论认为近代社会是实业社会,以实业活动为基础,以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为目的;为此必须努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实现工业化;圣西门还就发展法国新型的金融业和改进农业经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圣西门的实业思想和工业化主张成了第二帝国时代工业化的主导思想,对法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内化与外化运行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是内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励要素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它需要经过两个飞跃:一是外在的社会意识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从而实现从社会意识到个体意识的飞跃;二是实现从个体意识到道德行为实践的飞跃。实现这两个飞跃的桥梁和纽带是道德品质形成发展内化和外化的运行机制,只有在该运行机制的作用下经过上述两个飞跃,才能够形成个体人道德行为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和倾向。  相似文献   

18.
论21世纪道德教育发展的主导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分析和把握21世纪道德教育的主导趋势,可以使我们尽快摆脱陈腐落后道德思想观念的束缚,主动适应新世纪社会和人发展的要求,并在道德实践中做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选择。这是新世纪伊始迫切需要研究而又具有重要现实和长远意义的课题。在市场化、知识化和全球化三大浪潮中,21世纪道德教育发展的主导趋势是:实现优秀传统道德现代化的趋势;东西方优秀道德融合的趋势;人类社会道德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同时要强调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东方道德与西方道德、多元化与一体化及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幸福问题是主题性的问题,并且与善、德性等问题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在他看来,善是人的一切活动的目的,而至善即是幸福,幸福同时又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并且合于理智德性的生活是最大的幸福.总的来讲,幸福是生活优裕、行为优良的统一,是完满、自足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行的根本原因在于行为者自身。人的意志是主动选择、主动坚持的能力,行为善还是行为恶,最根本地取决于行为者自身的选择和实践。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揭示德行形成发展的规律,培养和提高公民道德行为的主动性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从行为的主动被动、行为选择、行为自制及习惯培养等四个角度分别对亚里士多德这一思想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