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之所以能够成功,与其丰富而富有远见的统一战线思想是分不开的。如果将孙中山的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放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观察,处于中国古代和现当代历史的节点上,孙中山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地位主要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古代传统谋略的最后终结者;第二,近代资产阶级统战思想的杰出代表者;第三,中国共产党统战实践的直接启蒙者。孙中山的统一战线思想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社会改革思想初探李振纲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也是中国20世纪初坚韧不拔的伟大的社会改革家。在今日中国全方位社会改革日趋深化的新时期,缅怀这位职业革命家的社会改革理论与实践,对于当前的社会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不无历史借鉴意义。既要革命就...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十分重视统战工作。他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革命的对象和任务、统一战线团结和依靠的力量、统战策略进行了深入阐述,在实践中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统一战线思想。孙中山建立统一战线的目的,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祖国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孙中山统一战线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思想理论宝库。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统一战线思想,从毛泽东开始的几代中共领导人始终把统一战线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法宝并取得了伟大胜利。进入新世纪,进一步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并发挥其法宝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先生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历史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孙中山的政治思想有了一个伟大的转变,逐渐地提出了与他以往不同的政治主张——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从而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国民党一大宣言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是孙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方针与策略原则,更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至关重要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创造性范例之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策略思想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统一战线思想是孙中山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领导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孙中山比较科学地初步回答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对象、任务、团结和依靠的力量以及革命的领导阶级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关于统一战线思想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先生正视现实、与时俱进的气度和观念,使他的思想在其一生中不断发生变化。他的一生有许多独创的理论和政策,而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携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便是晚年孙中山先生辉煌的一笔。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的联共思想和行动,是他与时俱进,“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豪举,是他一生革命生涯中最光辉的顶点。孙中山联合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团结,中华振兴的象征,他为实现这一主张,努力不懈,功勋卓著。回顾和总结孙中山晚年的这一段思想和实践,不仅使我们对这位伟大先行者的丰功伟绩怀着深深的敬意,而且对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以孙中山为楷模,携手并进,完成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浅论史义银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灵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的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马广志 《老友》2010,(10):9-9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的口才家。在革命活动中,他以演讲和口才这个强有力的武器,宣传革命思想,联络有志之士,组织革命团体,发动革命斗争。其亲切和蔼、风趣幽默的机智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相似文献   

11.
"同心"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当代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对80多年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当今世界风云变幻,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争夺,特别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手段宣扬多元思想和多元价值观,在国际和国内思想领域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和混乱。所以,在多党合作中学习和实践"同心"思想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要认清中国政党制度的价值蕴意,防止矫枉过正。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是为我们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终身的战士”,“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思想就是孙中山政治思想中一个有价值的部分。本文就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及其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提出粗浅看法,以就正于史学界同志们。(一)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规定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和充满爱国主义思想的伟大民主主义革命家。在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矛盾发展以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格。但孙中山通过他的革命实践,在矛盾的斗争中总结经验,修正错误,不断发展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他丢掉了对帝国主义某些幻想,公开高举反帝大旗,为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而斗争。他坚信中国人民能够通过自己的斗争,实现民族的独立解放;也能同世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伟大的贡献。他的爱国反帝思想,至今对于我们还有许多教益。总结和研究孙中山的反帝思想,对于当前反帝、反霸斗争也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试就孙中山的反帝思想,粗谈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七一讲话"从多方面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学科的学术和学理研究的视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理论自觉和历史自觉的内在禀赋、"两个结合"的基本原则和学理依循,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主题研究的境界.理论自觉和历史自觉不仅造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特质和特征,而且还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理论内涵和思想智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两个"相结合",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原则的科学概括,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理依循的凝练.从两个"相结合"及其内在联系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学科研究的重大课题和学理要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主题"探索有着重要的学术的和学理的启迪.在学科和学术研究中,要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理论主题以及相应的思想内涵、理论创新和学术意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生成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思想逐步形成并走向成熟。中国共产党在同苏联及共产国际、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被压迫民族和地区具体的统战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的探索中积累了独立自主,适时调整政策:以战止战,以斗争谋团结;爱国为基,践行国际主义的国际统一战线经验。新发展阶段,中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环境下,汲取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基本经验,对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开展中国式外交工作,全球化国际合作发展,巩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发展关系进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益借鉴,为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注入中国式理念。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领导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同时,提出了全面利用外资,进行国家经济建设的建国方略。本文主要探讨孙中山外资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与《孙中山利用外资的原则及其影响》①一文,构成对孙中山外资思想的完整论述  相似文献   

17.
开展中国共产党宣传史的研究胡维华中国共产党宣传史,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宣传的历史。具体地讲,是党的宣传思想和理论、党的宣传机构和媒介、党的宣传实践等产生、发展并日臻成熟的历史。作为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党的宣传走过了一条光辉的道路,取得了...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领袖和最优秀的代表人物,是近代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的经济思想是我国近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最先进的经济思想。这集中地反映和表现在他创立的民生主义学说方面。民生主义学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和形成起来的。它的形成和发展,适应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是当时世界和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产生不仅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而且有  相似文献   

19.
倪豪梅 《中华魂》2011,(3):47-4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我们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为了把沦为半殖民地的落后中国,改造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近代化强国,提出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中国近代化理想,并为此而花费了毕生的精力,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奋斗。尽管这一理想终孙中山之世未能实现,但它是近代先进中国人向世界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最光辉的记录,展现了一个民主革命先行者和真诚爱国者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反映了伟大中国人民的伟大思想。剖析孙中山这一理想,总结其经验教训,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