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具有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的学科,每一篇文章,不但文笔优美,而且情感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动之以情”,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那么.情感作为人的主观体验.它反映了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教师要有效运用情感教育,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多媒体课件的适当呈现,逐步引导学生去揣摩作者感情的波动,激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以达到知识传授、思想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目标。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本文简单阐述一下看法。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而情感是人们在面对客观事物时的一种态度,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们的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它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求之间的种种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求。情感在学生的学习中,尤其是在学习语文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情感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中有了很好的解释,他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教师无论在备课还是在上课时都应当注意情感教育。情感的动力功能,是指对学生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发动和调节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可以是积极的、增力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减力的。  相似文献   

5.
陈达理 《现代交际》2011,(6):153-153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在数学教学中,情感虽不能直接参与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促进和调节作用。因此,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充分利用教师的情感作用会对学生学习数学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情感因素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现状,介绍了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并阐述了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敏 《现代妇女》2014,(11):327-328
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应把认知和情感两方面统一起来。情感是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情感是行为主体在认知活动中与外在世界由于触碰产生的心理变化,以及由此所激发的情绪反映;情感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对应的行为模式。因此,注重情感因素和调动情感元素不仅能够构筑师生的情感联系,更能帮助教师营造将知识转化为学生智力培养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9.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特教学生由于情况特殊,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我在特教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以情激学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教学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情和心理因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增加学生对于所教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一种主观的意识,在艺术作品创作中也往往抓住"以情动人"来提升作品价值。动画短片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及手法设计角色促发情感,打动观众,引起共鸣。本文通过分析人物的情感表达方式及特点、观众审美心理与角色情感的潜在联系,论述角色在动画短片中承担的情感表达的作用、特点,探讨角色情感表达在动画中的价值及艺术表现手法,从而为动画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苏芳芳 《职业》2012,(14):68
教育家李镇西指出,“教育就是充满爱心精神的教育”。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其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应,情感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它不可能通过"传授"的方式使幼儿获得.情感的产生只有依靠幼儿对客观事物的亲身体验.  相似文献   

14.
宋华 《现代交际》2011,(5):130-131
在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起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和阻碍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5.
人是具有情感的,部分学生的过分冷漠和不可理喻实际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倘若老师能够以较多的情感去关怀、爱护学生,师生就会变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从美学的角度来说,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广泛地渗入心理因素之中,使整个审美过程浸染着情感色彩。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认识活动,同时也是情感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所表现出的切身体验,它不仅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具有广泛影响,而且在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种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喂麻雀。”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情感因素的研究,应该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马莉莉 《职业》2012,(32):54-55
现代教育,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而育人离不开贯穿始终的情感教育.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具有强烈的情感内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还要挖掘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因素,渗透思想教育,促进学生情感建立和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20.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重发挥情感在“教”与“学”之间潜在的“中介”作用.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兴趣、激情和毅力,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