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高职素质教育广为开展却收效甚微。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落实贯彻素质教育,化繁就简,实现其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目的呢?孔子关于“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修身理论为素质教育的探讨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值得借鉴。素质教育和“从心所欲不逾矩”二者是统一的。高职院校借鉴“从心所欲不逾矩”开展素质教育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高职院校在素质教育中应努...  相似文献   

2.
文学翻译是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信息,在思想、感情、生活经历中找到恰当的印证,并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和艺术再创造的手法,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准确无误地再现出来,这种再创作要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诠释了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尺度把握问题,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或英文写作。  相似文献   

3.
“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 ,不逾矩”,比较典型地代表了孔子实现圣人境界的基本途径。“知天命”是对宇宙人生的一种了悟 ,它是通过学、思不懈的努力所达到的天人合一的求真境界 ;“耳顺”是在天人合一境界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情景合一的审美境界 ,它是物我瞬间产生的共鸣 ;“从心所欲 ,不逾矩”是知行合一的行善境界 ,它是孔子全部仁学的浓缩。孔子的圣人境界观 ,提出了如何做圣人的要求 ,同时也是他一生对真、美、善追求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别水 《社区》2012,(23):10-10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夫子用这么一段话把一个人的人生概括了。  相似文献   

5.
六十而耳顺     
在我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上,一位被誉为“万世师表”的伟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一段充满人生哲理的话“……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相似文献   

6.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儒家道德修养完善的理想境界,其中深刻地包含了"仁"与"礼"的丰富内涵及辨证关系."从心所欲"强调"仁心"是实现道德完善的本体论基础;"不逾矩"强调礼是道德完善的外在规范.只有二者得到完美结合,才能达至道德修养的理想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孜孜不倦的"学"来求得.  相似文献   

7.
“从心所欲不逾矩”──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谭小林“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具有一定典型意义而又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的效益如何,往往取决于课堂结构是否优化。许多优秀教师的成功,重要的原因便是探索出了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如魏...  相似文献   

8.
《北方人》2007,(7)
或许正因为是"晚年",而且又是"谈话录",《胡适之晚年谈话录》才别具价值。中国人向来认为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谈话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生死观、人我观、札法观和荣辱观来分析《红楼梦》中的各种人物,特别是作者的人生哲学;认为曹雪芹是以佛家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评判人生的,又以儒道互补的观念处理世事;最后又对《红楼梦》的“道法自然”、“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道德观和审美观作了评析,并概括了其人生哲学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大家都知道"59岁现象"——许多国企的老总年龄接近60岁时,一改过去勤恳、节俭的本色,盖因在60岁国企老总法定退休年龄之前,他们心态失衡;而"29岁现象"却鲜为人知,但在中国  相似文献   

11.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不得志,经历了许多政治、生活纷扰,可是他仍活了73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应该说,孔子在古代来说是长寿的,这与他晚年有一套独特的养生术有关。心胸开阔以养性孔子曾以“三十而立……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概括他一生几个阶段的特点。他的话就是很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主体一种特殊的需要意识,道德意识是人对自我进行自觉规范的意识。因而,道德主体意识源于人对社会关系的价值需要的内化。这种自觉内化了的道德意识基于道德认知的基础之上,但更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作为保障。道德主体意识中知、情、意的统一,通过“自发——自觉——自由”这样三个阶段的发展演进,最终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3.
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几个要点都植根于音乐艺术自身的特殊性和当时的音乐文化现象."成于乐"即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音乐境界;"尽善尽美"表明孔子已经注意到音乐的独立自足性,并着重从审美体验角度去领悟音乐的绝对美;"思无邪"是一个动态的荡涤情怀、纯化情感的审美境界生成过程,道德自制的理性力量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诗经》在先秦时期差不多可比拟今日之“教材”,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在古代社会,礼设定了各阶层成员的行为规范,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从“十有五”志学于“诗”“礼”,到学“乐”以“成和”,达到“礼乐人和”的天命境界,进而走向“诚”“明”,最终“从心所欲,不逾矩”,实现礼乐的“中庸”,这便是孔子的礼乐人生模式。这一“范式”渊源有自,并非遥不可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敏以求之”的“志学”路径达到。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中,从乡下到城里,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中学、大学到洋研究院,从“志于学”到超过“从心所欲不逾矩”,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既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既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又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我的经历可谓多矣。要讲后悔之事,那是俯拾皆是。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垂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相似文献   

16.
清代河南著名戏曲家吕履恒传奇《洛神庙》,演绎洛水河畔的人情世态,离合情缘。抒发个人对现实的生存体验和生命感悟。《洛神庙》秉承传奇"演奇事,畅奇情"的传统,将故事放在洛河水畔的洛神庙去演绎,并用"人间异宝"还魂香坠绾合情节关目。《洛神庙》也反映了清代传奇创作文体规范以及重构的这一趋势,《洛神庙》传奇不仅仅在"演奇事,畅奇情"这一题材内容上是对传奇本体性特征的回归,而且在情节构成以及舞台效应上,都遵循了戏曲文体的要求,做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  相似文献   

17.
“虚”与“实”,既属哲学含义上的辩证认识论范畴,又是各类艺术美学追求与表现手段的基本原则。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舞蹈、戏曲都将这既统一、又对立的矛盾现象,作为共同遵循的标准。这个标准,即审美意义把握,是艺术领域里的“意境”与“神韵”,而“虚”与“实”,则是通达“意境”“神韵”之境的中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从丰子恺一生不同的创作阶段来观照其思想发展和艺术主张。作者的创作大致经历了抗战前、抗战期间、解放后(50—60年代初)和晚年创作几个阶段。他的散文随笔大多撷取身边小事,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和思考,艺术上则遵循着“小中见大、弦外余音”的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19.
“法”的观念生成于先秦时期,《荀子》中“尚法而无法”可谓“法而无法”的最早出处,但与后来文艺创作之“法而无法”意涵不同。一方面,“法而无法”秉承了中国哲学自然之道的理念,汉魏晋书论中的“法自然”思想、唐宋文人和理学家所倡的“无意”“自然成文”“法度即自然”“从心所欲不逾矩”等理论都呈现着“自然之道趣”;另一方面,“法而无法”具有“变法创新”的意涵与精神,刘勰之“通变无方”,唐代之创变,两宋之疑古求新,破“正法”“常法”,倡“日新”“通变”等,皆凸显了艺术创变新意之思;同时,法之“无法”还具有超越之质,意在超越任何“法”之束缚,挺立自我、涵纳宇宙,从而通体透彻,自在活络。“法而无法”彰显着中国艺术特有的生命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爱尔兰作家萧伯纳说:"60岁才是真正的人生。"孔子说:"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人到60岁以后,思想和行为才更符合外界的客观规律,得心应手,成熟老练,才能真正体悟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