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体学奇特化手法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提出的方法论原则,本文以该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马尔克斯代表作《百年孤独》中独到的奇特化艺术表现手法,使读者在欣赏印第安古典文学和东方神话传说的同时,感受到强烈的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气息。  相似文献   

2.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莫言的《丰乳肥臀》都充满引人入胜的魔幻色彩。从整体来看 ,两部作品都叙述了各自民族的百年历史 ,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性。将两部作品进行比较解读 ,从接受影响和独特创造的关系中受到启发 ,对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这个命题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种异质文化或外来文学在中国的接受,都有着多种层面的原因与复杂的机制。拉美文学代表作《百年孤独》在中国的接受就是如此。从20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初期,对《百年孤独》的意识形态化、审美经典化与功利价值化不仅完成了《百年孤独》在中国的本土化阐释过程,也是《百年孤独》在中国的跨文化接受与传播得以成功实现和持久延续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百年孤独》是一部关于孤独的大“词典”,向我们展示了布恩地亚家族孤独的种种内涵。本文通过对马尔克斯笔下的主人公一个一个挣脱不了孤独的怪圈的剖析,揭示了主人公走向毁灭命运的孤独,分析了作品成功地将魔幻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表现手法,展示了作品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小说审美观念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迁。本文选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个特别的小说文本:汪曾祺的《受戒》和阎连科的《受活》,予以比较对照。对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小说审美观念的历史变迁,做一次文学史视角的考察。文章比较了两部作品不同的美学意义及美学根源,并从中总结出当代小说审美观念变迁的经验得失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娅 《中州学刊》2002,(3):74-76
《百年孤独》与《红楼梦》是两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学巨著,两者在许多方面却表现出相近而有别的特征,如两者都是述兴亡之事,但前者侧重于毁灭而后者侧重于幻灭;前者叙述悲剧系沿用西方人格悲剧的套路,属于自灭,而后者叙述悲剧则直承天道盛衰反复周行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属于它灭。通过与《百年孤独》的比较,《红楼梦》折射出了它新的光辉。  相似文献   

7.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对于新时期中国小说产生了重大影响.从传播与接受心理的角度,<百年孤独>在"寻根文学"、"先锋小说"、90年代"新历史主义小说"、"家族小说"中都能找到诸多影响因子.从某种意义上说,<百年孤独>为中国当代小说确立了一种文本典范.这一带有明显"契合"和"创化"的历史进程,体现了<百年孤独>与中国当代小说之间的"历史会通"关系.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资源,它所确立的文本典范意义,还具有相当程度的开掘空间.  相似文献   

8.
<百年孤独>是一部多层次、多内涵的作品,读者无论从哪个角度来欣赏它,总会得到新的审美愉悦和审美快感.从近年来的研究中,笔者发现:<百年孤独>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现实主义的主题创作,陌生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原因之一.这种独特的创作方法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寻找与突破:论阎连科《受活》的“絮言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活>摆脱了阎连科对文体选择、寻找的巨大焦虑,创造性地运用了"絮言体"并把它发展到极致."絮言体"形成了支撑文本的主干结构,对作品内容是一种有效的补充、阐释和延伸,很大部分能够独立构成情节,维系了作品的现实主义本色."絮言体"的运用,标志性地意味着阎连科的创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是阎连科小说创作流程中带有突破性的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也是当代小说创作横空出世的一种新的文体形式.  相似文献   

10.
论《百年孤独》对陈忠实《白鹿原》创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陈忠实在回答一个评论家提出的“哪个作家、哪部作品对你的长篇写作影响最大”的问题时谈到:外国作家作品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1] 马尔克斯1982年因《百年孤独》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制造震惊世界文坛效应拉美文学爆炸现象的主将。他的成功,无疑鼓动了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文学创作者的创作激情。他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当代文坛有许多小说家的创作都与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陈忠实就是其中的一个,而且是最能抓住其精髓并付诸于自己的文学实践的一位。通观马尔克斯和陈忠实的代表作《百年孤独》和《白鹿原》,笔者以为两位作家有…  相似文献   

11.
多数人认为《百年孤独》反映的是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美大陆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 ,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力作。笔者认为 ,《百年孤独》是部象征性为主的作品 ,这基于它是以马贡多历史为背景的布恩地亚家族的命运 ,是对人类自身发展命运的深层理解。正是这走过百年孤独的家族寄托着人类历史命运的寓言 ,因此说《百年孤独》是作者对人类社会历史中性别结构的剖析及人类命运的预言。本文试图从家族切入 ,由此分析家族成员性别结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尔克斯创作的小说主要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文化生态。作为在后结构主义思潮中诞生的小说,《百年孤独》与解构主义理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互文关系,在小说"文本"、"叙事"与"语言"的维度下,叙说小说文本对解构主义理论的先验诠释,以及那些蕴藏在文本中的隐喻修辞所具有的丰富意义,同时剖析作者在解构主义语言观下构建起来的叙事迷宫。由于《百年孤独》文本的终极意义"无法言说",对这部小说进行解构主义研究可以从叙事话语的视角着手,来深入理解作者如何在叙事的迷宫中被彻底消解,最后深陷在语言的藩篱之中。  相似文献   

13.
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将印第安原住民的神奇体验形象化类似,《西游记》第六回文本真实再现了明朝中后期社会的物质性现实和精神生活.与魔幻现实主义忠实记录印第安神话传说和土著传统观念的奇异、神秘、怪诞的形象思维不同,《西游记》并没有简单记录被当时僵化的正统思想浸润过的民俗传说,而是将故弄玄虚的神奇事件和模糊呆板的神话形象根据凡俗的市民生活习俗作戏剧化处理,从而获得一种戏说民俗现实和传说的效果.这是一种将神魔传说戏剧化、凡俗化的风格,其调侃和戏谑口吻体现了明朝中后期市民阶层追求正常“人欲”的思潮对正统的理性“禁欲”思想的渗入性解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礼拜二午睡时刻》这篇小说,分析马尔克斯作品中反复呈现的一些基本元素,揭示出"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5.
《百年孤独》的叙事过程蕴含着一个三维立体空间:神话叙事在文化维度赋予作品神秘而浪漫的美学特质;民族志叙事在历史维度赋予作品目的一致、清楚的民族意识和种族历史感;自传叙事则在现实生活层面为拉丁美洲民族觉醒建构了一个精神家园,这三种叙事策略的运用打通了神话、历史和现实这个三维空间沟通的渠道,使读者获得了一种亦幻亦真的阅读体验。在这个三维立体的叙事空间里,神话叙事、民族志叙事和自传叙事互相建构和解构,并呈现出一种强烈的"互文性"特征,最终,文化的力量使作者在这个多维叙事空间完成了对拉美民族"身份重塑"和"认祖归宗"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百年孤独》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中国文坛产生了较大影响。《百年孤独》的成功也使作家们受到鼓舞和启发,直接引发了"寻根文学"的热潮。但是"寻根文学"并没有取得人们预料中的成就.表面看来这是由于作家们没有真正学到魔幻现实主义的精髓,实际上从作家的心态、作家对文学之"根"的理解、作家对自身定位这三个角度看,"寻根文学"的失败是必然的。这种结果,给人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胡友笋  汤玲 《理论界》2006,(1):181-182
关于阎连科新作《受活》的主题意蕴,或因其较为隐晦驳杂,一直以来评论界鲜有所论。从文本中明显的“残缺”意象着手分析,则可以看出作者对农村陷入现代化困境的揭示。这既是对乡村世界所进行的重新描绘和精神拷问,也是在新历史条件下,对精神变异的揭示和对人的精神现代化的呼唤。  相似文献   

18.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 2 0世纪文学发展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 ,它不仅充分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特色 ,同时也饱含着哥伦比亚甚至整个拉丁美洲现代文化的种种信息。对作品分析评价不能脱离对具体文化语境的认识 ,论文将原作置于历史文化语境中 ,从伊甸园式的民族情结 ,欧洲文化中的迷失者 ,民族的何为何往等方面加以探讨 ,试图全面揭示作品中隐含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9.
《百年孤独》作为哥伦比亚著名作家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作品透过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和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的风云变幻.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众多特点鲜明的人物,描绘了布恩迪亚家族深深陷入和努力挣脱孤独的精神,并借此映射出拉丁美洲在现代文...  相似文献   

20.
马尔克斯在其代表作《百年孤独》中,独创性地把现实的魔幻与魔幻的现实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并通过对拉美大陆魔幻之境独具匠心的描述,揭示了拉美人民百余年来所走过的孤独之旅,其深刻的悲剧意蕴及其悲剧震撼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