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沈榜的所作所为,是中国历史上“政务公开”的首次尝试。他并非打着“公开”的旗号,罗列一堆“同比”、“环比”的百分数,故意让人摸不着头脑。他的作法简单而明了,就是把政府财政档案全部公开。 相似文献
2.
3.
5.
明朝在中国封建社会各朝代中,反腐力度和体制建设都算得上首屈一指,但仍无法解决官场积弊,吏治腐败非常严重,最终形成"政以贿成"的局面。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特别是明朝反腐廉政建设中榜样作用缺失,值得今天研究和警惕。 相似文献
6.
今年年初,笔者在中央党校偶然认识该校青年教师齐惠,有幸得其赠书——《明朝官场之致仕制度》。春节前后,月余时间,将其览毕,感想颇多。首先,文如其人。通过读书,笔者进一步认识了作者。她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且精益求精,具有很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她作文立意,不落俗套,该书共有六章,在每一章的前面,均有明朝名人的诗词作为前导,画龙点睛,极富文采; 相似文献
7.
8.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老夫子的传世名言。一直以来,人们都是从爱国的角度解读,但不得不遗憾地说,那全是误解。 相似文献
9.
10.
明洪武八年,朱元璋杖死刑部主事茹太素,开了明朝廷杖朝臣的先例,以后明朝的各位皇帝纷纷效仿,甚至到南明小朝廷时依然存在。廷杖这种法外酷刑对明王朝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明朝这一代,有趣得很。皇帝们嗜好奇特,大臣们倒声名卓著,就连思想界的“异端邪说”也令人瞠目结舌。若是走在明朝晚期的大街上,随口提到李贽这个名字,别说儒林学士了,就是贩夫走卒,都会双眼放光:“李贽又出畅销书了?还是上讲坛品孔子了?”思想家做到这个分上,成大众偶像了,肯定得受点争议。不过,李贽惹的争议实在太大,他一竿子捅到底,把深宫里的皇帝给惊动了。 相似文献
12.
14.
15.
明朝中后期是商品经济萌芽的时期,也是封建集权走向顶峰、封建社会走向衰微的转折时期。研究当时的货币制度、财政税收制度与土地制度,对于今天的市场经济社会建设的深入理解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从经济制度角度出发,用制度经济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史实资料和经济学相关知识,对明朝主要的经济制度,包括货币制度、财政赋税制度、土地制度发展史进行介绍,从制度经济方面了解十六、七世纪中国走向衰退的影响因素与表现,理解制度经济学的分析作用及分析方法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一桥飞架南北,天颦变通途。更立西汀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惊世界殊。”当年,伟人领袖毛泽东用诗情画意的语言,热情讴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强烈抒发了一种改天换地的豪迈情怀。如今,印证伟人诗句、被喻为“渝东门户桥”的巫山长江大桥已于2005年元月8日正式通车。 相似文献
18.
在韩国,有关中国历史的研究一直以来都相当活跃。汉朝、三国、魏晋隋唐、元代以及近代等几乎每一个中国历史研究领域都涌现出了诸多专家。但对于韩国老百姓来讲,三国的故事最受追捧。 相似文献
20.
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活捉了割据浙北、江淮的张士诚,打败了割据浙东的方国珍,迫使方国珍投降。第二年(1368年),朱元璋即皇帝位,建立明朝政权,建元洪武。张士诚和方国珍的残部败逃到沿海各岛屿,与倭人相勾结,为寇沿海各州县。据史书记载,洪武元年,倭人人寇山东滨海地区;洪武二年(1369年),倭人复寇山东,转而寇掠浙江的温、台、明州,以至福建沿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