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后工业化时期,生产性服务业取代流通服务业,成为服务业内部比重最大的行业;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消费混合功能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均上升,反映了后工业化时期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进方向.决定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的深层因素有四个:人均收入、城市化、分工与交易费用.当前,消费性及生产消费混合功能性服务业是我国在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中的新的经济支撑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消费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金融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国家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发展消费金融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进而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综合各类研究观点,分析了我国消费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消费金融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97-2006年全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对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与创新、深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产业集群、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以及与工业、其他服务业的互动共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流通媒介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经济地位和经济作用日益重要,理论界对于流通研究的重视程度愈显提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流通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系统的先导产业或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认识流通产业,分析流通产业的经济效应对于更好地发展流通产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产业数字化改造是推动经济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制造业和服务业是数字化改造的主体,但学界目前对这两类产业数字化改造的差异缺乏研究。目前,制造业与服务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新发展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使得制造业与服务业数字化改造存在不同的机制和路径。其不同机制主要表现为,制造业的数字化主要是提升生产效率,而服务业的数字化可能重塑发展模式。不同路径主要表现为:制造业数字化改造要加强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作用,包括加强工业数字技术创新、发展工业数字装备和软件、推动供给端标准化、推进工业数据流通和共享,以及加强对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而服务业数字化改造主要以市场为导向,包括发挥市场和企业作用、完善服务数字化基础设施、推动服务模式和业态创新、规范数据使用秩序和标准,以及加强消费互联网平台包容审慎的反垄断监管。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城市经济转型与服务业结构升级的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整个世界经济结构面临新的大调整。在相对较长的后危机阶段,我国的城市完全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经济的迟滞发展,来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全球市场的控制能力,将自身镶嵌到全球生产网络中去,来实现转型发展。以服务业结构升级主导下的城市经济转型,应着力提高城市经济容积率,推动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并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服务业结构升级并重和加快建立内外贸一体化的城市商贸流通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7.
服务业FDI对河南省服务业发展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国际分工的持续深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及货物贸易增长的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格局已迈入以生产和消费"服务产品"为主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阶段,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份额已经占全球投资总额的约70%。随着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和自由化程度的提升,服务业吸引FDI的数量也迅速增加,研究服务业FDI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及整体国民经济增长效应成为国内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1]。本文将在逻辑分析服务业PDI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基础之上,对河南省服务业利用外资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其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8.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与农村流通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农村人口占多数的我国来说,农村消费需求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潜力.从农民收入、消费环境两条主线出发,深入研究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与农村消费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完善的农村流通体系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优化消费环境;现有的农村流通体系存在诸多弊端,既影响了农民的增收,又对农村消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抑制了农村消费需求;在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背景下,可以通过降低农村流通的成本、加强农村流通的专业化、提高农村流通体系的信息化、鼓励农产品流通保值和增值、促进农村流通体系的完善和集成、完善多元化的农村流通业态等六个方面来完善农村流通体系.这些措施的最终落实,既需要流通企业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9.
蔡跃洲 《学术研究》2022,(2):84-90+177
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堵点和断点,畅通经济循环。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循环数字化和数字循环化两种机制为畅通经济循环提供助力。一方面,数字技术对经济社会各领域以及生产、交换(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加速渗透,可强化信息流对物质流和资金流的引导,加速经济循环;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产业生态系统涉及面广泛,畅通生态体系各环节本身便形成规模可观的产业循环,并为加快数字化发展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撑。当前,这两种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制于工业互联网及其他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滞后、ICT产业链供应链断裂风险以及就业结构调整和分配失衡。须从加快新基建、强化ICT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数字技能等着手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0.
刘成林 《河北学刊》2007,27(1):214-217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河北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将由投资主导转向投资与消费双主导。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滞后,弱化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力发展服务业成为适应消费结构升级、推动消费热点转化为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年鉴成了沟通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在促进生产、扩大流通、指导消费、活跃经济、方便人民生活、发展国际贸易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年鉴作为现代化工具书和大型年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实体经济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和壮大实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在数字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实体经济的内涵与范围不断拓展。作为人类技术的新范式,数字技术正在重塑三次产业的传统生产范式。数字技术的软硬件开发、以“三新经济”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化以及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所构成的产业数字化共同构成了新实体经济。新实体经济助力中国经济实现现代化的逻辑主线,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进入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环节之后,成为创新理念落地的主要载体,通过数字化赋能再造,推动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发展新实体经济需要充分发挥数据生产要素的作用,补齐新实体经济底层关键核心技术匮乏的短板,以数字技术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积极参与新实体经济的国际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7,(9):67-74
本文通过对比服务业和工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解决的问题,并从服务业与工业互动关系角度分析了统筹兼顾服务业和工业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认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不可孤立地看待两种产业的发展,应将两种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考量,将服务业的"补"与工业的"去"相结合、纠正要素市场扭曲、破除阻碍服务业发展的行政垄断、加快形成服务业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促进服务业与工业融合发展是统筹兼顾服务业和工业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文化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经济向着“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迈进的时代里,文化对经济的渗透,比任何经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愈发显得必要而突出。它以全方位的姿态,潜入到经济活动的每个领域———生产、流通、消费、服务等,即向着经济的文化化发展。可以说,经济的文化化,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人类朝着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5.
消费主导型经济的特征及其理论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对于生产主导型经济、消费主导型经济的特征包括消费者主权表现明显、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强、经济结构轻型化、买方市场形成、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消费方式呈现多样化等。它同时对经济决策提出了新要求。消费需求主导型经济学理论,从分析消费需求开始,根据消费需求决定消费品生产的生产资料生产的数量、结构,再分析流通和分配过程,最后回到消费、需求及其满足程度的提高是贯穿整个过程的主线。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促进传统产业分工精细化、生产协作全球化.在社会经济生产专业化与迂回程度增加的条件下,产业结构趋于复杂化.产业信息化通过对制造业的渗透,不仅使得传统制造业获得了新的发展,而且也催生了新的信息服务业.通过产业结构信息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这样,信息化通过产业分工与协作的途径促进了经济服务化.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中国启动内需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经济下行与产能过剩,根源在于内需不足与出口主导型战略下西方负债型消费模式,导致中国产业规模过度扩张与产业结构失衡.启动内需是大国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基石,应该作为国家长期战略来贯彻执行.启动内需不是由政府代替消费者来花钱,而是重在构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环境.中国应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创新,降低税收并减少由政府主导的投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物价水平;创新金融体制,完善市场机制,营造有利于创业就业的体制环境;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消费转型.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与发展方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使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渐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东北地区现代服务业仍存在许多制约其发展的劣势因素,如整体发展水平偏低、缺乏主体行业带动、区域发展不平衡、综合实力差等,为此,发展适配新型工业化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满足现代消费需求的服务业、加快发展环境服务业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上海“十五”时期存在着最终消费率较低以及消费差距逐步扩大等问题。上海“十一五”时期为促进消费增长,有必要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平衡投资消费关系,重点提升居民消费,着力提升即期消费与中低收入者消费,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与缓解收入分配差距,切实降低预防性储蓄,进一步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消费,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努力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郊区促进农村消费增长与拉动城市消费的重大作用,不断构建良好的消费环境与促进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商品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越来越重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又反作用于生产。流通环节畅通了,才会促进生产的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反之,流通环节不畅,则会阻碍生产的发展,抑制消费。因此,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