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的灵感     
文章从建筑与雕塑的发展历史出发 ,结合人类哲学与艺术思想的变迁过程 ,探讨了不同时期 ,尤其是近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对建筑艺术产生的影响。通过对现代建筑空间和形式的演变和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指出雕塑艺术的发展和介入已经引起了现代建筑空间与形式风格的重大变革 ,提出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努力借鉴相关艺术作为设计的灵感源泉 ,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建筑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可穿性面料艺术再创造的灵感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普通的可穿性面料进行艺术再创造是现今服装发展潮流中的时尚趋势之一 ,它是丰富服装形式和内涵的重要手段 ,而寻求灵感是进行可穿性面料艺术再创造的基础。文章结合世界上著名的服装设计师的设计 ,从自然界、民族文化、历史服装、姊妹艺术、科技进步、日常生活等几大灵感来源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3.
灵感是真实感人的建筑空间设计产生的本源,是其继续发展的原动力.捕获这种空间设计的先知性与可行性在于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从既有建筑空间作品灵感表达的形态,解析灵感思维到空间形态的实现,追溯设计灵感来源,反推空间表达的设计意图,探讨建筑空间与人居需求的契合点,探寻其创新的设计思维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可以将灵感怎么出现这个问题转化为无意识是怎样进入意识的问题,一旦诗人笔下的艺术形象与无意识发生共鸣,诗人就会达到一种意不由己、情难自禁的灵感状态。而艺术家则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处于一种灵感孕育状态。  相似文献   

5.
五台山佛光寺建筑艺术的科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光寺是佛教与艺术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其建筑艺术折射出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现代系统论观念和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其宇宙观和人生观与现代科学思想也有诸多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6.
佛光寺是佛教与艺术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其建筑艺术折射出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现代系统论观念和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其宇宙观和人生观与现代科学思想也有诸多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7.
中国艺术以诗、书、画为一体,重视人文精神的情感抒发,具有人文社科的特征。西方艺术以建筑、雕塑、绘画为一体,重视工程技术与客观规律的发现,具有自然科学的特征。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自然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以数字技术的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中国艺术在重视人文精神的同时,亟需重视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艺术与时代的脉动相互影响。技术科学是人类为解决问题、调适人和环境的关系、扩展人类能力而利用知识、创意和资源所做的一切意图和努力。教育的一般目的是要培养人的个性发展,同时又要使其个性与所属的社会团体有机地融合。  相似文献   

9.
艺术的共通性是艺术审美的基本规律。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具有广泛的审美共通性。在建筑审美活动中,正确认识和自觉运用艺术审美共通性规律有助于建筑审美想象的展开和建筑审美体验的深化。本文试从客体审美属性、主体审美愉悦及审美心理过程三个方面探究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之间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10.
在人作为主体作用于客体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主体与主体之间作用的社会活动中,及主体自身的精神观照中,作为以观念表现为核心的建筑艺术,经历了实用、文化到艺术的发展历程。定居的开始是建筑艺术之雏形,文字的产生是观念艺术之滥觞,教化的时代是建筑艺术之成熟。  相似文献   

11.
灵感与高峰体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灵感与高峰体验是艺术创造活动中的两种心理体验 ,具有神秘性与巨大创造力。但有许多论者将二者混为一谈 ,本文论述了二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建筑“一类只具有一般的审美性质 ,另一类有较强的思想性 ,属于真正艺术的行列”。建筑既是一种广义的艺术 ,又可能上升到狭义艺术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选取汉族鲁班式建筑为参考系,揭示了苗族建筑艺术在房屋构造与建筑群成局上展现出来的思想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4.
钱学森创造性地提出人类思维的第三种形式是灵感思维,并且认为灵感思维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形式之一;在继承和总结前人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科学、心理学、哲学、美学等多方面对灵感思维的研究,认为灵感思维是显意识与潜意识的相互作用,探索灵感思维应通过心理学、微观学、模拟学三种途径。钱学森对灵感思维的建树,使人们对灵感思维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灵感的逻辑性及灵感的脑组织的逻辑机理,都可以称之为灵感逻辑。本文所谓的灵感逻辑却仅就灵感的逻辑性而言,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给出了一个灵感逻辑模型,即所谓的逻辑通道灵感模型。  相似文献   

16.
从钱学森留存的丰富文献中梳理他在艺术与科技结合方面的贡献:钱学森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关注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与创新。他从思维科学的角度,以系统论为指导分析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意义、方法和策略。钱学森的艺术与科技思想对于当代文艺事业的超前预判、探寻人类形象思维的奥秘以及高校交叉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中国近代建筑史和世界建筑史的角度为孙支厦定位,并通过典型实例初步探讨其建筑艺术特色,由其建筑作品的历史变迁引发对当代建筑设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从艺术境界出发的。建筑艺术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它与诗歌和音乐有许多共同之处,建筑形象的诗感和音乐性,要靠人去感受,有无诗歌和音乐的修养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建筑史界 ,对清永陵的建筑艺术价值评价不高 ,普遍认为它陵墓气氛不浓 ,无甚特色 ,是先清早期不成熟的作品。然而 ,如此评价未免有失公允 ,在发掘、整理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 ,从风水格局、纪念氛围、建筑尺度、空间构成、建筑形制、陵寝仪制等几方面可以廓清清永陵的建筑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20.
“馨庐”是迄今为止青海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的代表性民居府宅建筑。“馨庐”既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园林建筑特色,又融合了回、汉、土等民族的建筑风格,甚至吸收了欧式建筑的某些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