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亦兵 《老年人》2006,(7):12-12
某市一位领导要退休了。可这位领导同志想退休后发挥点“余热”——为贫困农民办点实事、好事。于是乎,退休前便亲自出马成立了一个“扶贫协会”。心里这般想着农民群众,这位领导也算是个大德之人了!  相似文献   

2.
七嘴八舌     
《老年人》2006,(7)
实话实说变味的『协会』⊙黄亦兵某市一位领导要退休了。可这位领导同志想退休后发挥点“余热”——为贫困农民办点实事、好事。于是乎,退休前便亲自出马成立了一个“扶贫协会”。心里这般想着农民群众,这位领导也算是个大德之人了.可是,君不见一些位高权重的人退下来之后,便打  相似文献   

3.
朝勃 《职业》2002,(5):34
人才的重要性不必赘言,而对于如何留住人才,却是见仁见智。许多单位惟一的“妙法”就是提高物质待遇。事实证明“妙法”有时效果也不甚理想。那么,留住人才的艺术究竟在哪里?我先说这样一件事:某财务咨询公司的管理人员希望以高薪留住一位优秀的财务分析专家,令人意外的是,这位专家对“高薪”并不感兴趣,认为金钱并非万能,根本无法代替一个人的真正志趣。虽然这位专家对于财务分析工作非常有成绩,但更希望自己在公司调研部的决策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她对调研部的员工招聘、组织方式等有一整套比较成熟的设想。也就是说,她更…  相似文献   

4.
女作家张辛欣沿大运河采访.来到了江苏省镇江市恒顺酱醋厂。她把话筒递到了几位女职工面前.问:“你们爱吃醋吗?”女工们都爽快地回答:“爱!”可张辛欣又特地一字一顿地重复一遍:“是吗则引门都要吃醋?”这回女工们一下子笑开了,一个个直摇头。张辛欣跟女同胞们开了个玩笑,这玩笑好风趣,好幽默,那么,张辛欣幽默的诀窍在哪里?就在于她使用了‘制造歧义”的语言技巧。何谓“歧义”?“歧义”就是话语中的某个词、某句话,既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包括时间、场合、交际的对象和目的等)中,有意识地制…  相似文献   

5.
婆婆·网友     
家玲 《老年人》2008,(5):30-31
我的婆婆是市属某单位的负责人,我丈夫邝华鹏是家中独子。未进邝家门之前,我就听说婆婆的为人有点“霸道”,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里,她的“领导”欲望都很强。而我也是个争强好胜的女人,在公司大小也是个部门经理,手下的兵不比婆婆的少。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我就想,我这个凡事不服输的人,遇到“霸气”的婆婆,  相似文献   

6.
一次,有位顾客在喝酸奶时,从吸管里吸出了一小块玻璃。于是,这位顾客努气冲冲地找牛奶公司投诉。一开口,这位顾客的言辞就十分激烈:“你们难道就只顾赚钱而不顾别人的死活吗?你们有没有想过这碎玻璃可以致命?”接待这位顾客的是牛奶公司一位非常有素质的工作人员,他并没有因为顾客刺耳的言语而恼怒,  相似文献   

7.
认识彭志远是1996年的事。一次,省级老领导一行20余人到我们公司参观,精明的公司老总恳请老领导题词,这下可忙坏了那位陪同老领导而来的戴黑边眼镜的中年人。然而,不多一会儿,他便麻利地准备好了文房四宝。湖南省政协原主席刘正题写的字,用墨饱满,内敛紧凑,显得雍容大气,他写了一张又一张。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郭森,90多岁了,兴致极高,也一连题写了好几幅字。那个中年人展纸端墨,一边忙乎,一边不停地叫“好”。刘正同志笑着介绍说:“他可真是一位好书童。”这位中年人就是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老干办的处级干部彭志远…  相似文献   

8.
强江海 《职业》2003,(2):30-31
一斤重的大剪刀在她手中如同绣花针一样轻巧;26年内她干了37年的活儿;江泽民主席看了她的表演,夸她的手艺“顶呱呱!”奚金芳,这位中国宣纸集团的剪纸女工,在普通而枯燥的岗位上———  相似文献   

9.
工作伊始管“人事”陈大明我从部队复员回来,分配到一家烟草公司工作。到公司报到那天,公司领导找我谈话,说看过了我的档案,认为符合人事干部的条件:党员、为人正派,原则性和纪律性强。我呢,听了领导的话,自我感觉也挺好,便按时到办公大楼三楼“人事科”上班了。...  相似文献   

10.
时时关心件件落实株洲市木材公司有离退休人员503人,在企业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公司领导表示,“再穷也不能穷老同志,再亏也不能亏老同志。”他们按照有关规定,对离退休人员的”待遇件件落实。今年2月初,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公司不仅为离退休人员办好了增加套改工...  相似文献   

11.
小幽默     
《老人世界》2010,(7):62-62
记忆力太差 一人与某老先生同席,问:“先生贵姓?”老先生回答:“免贵,姓张。”过了一会儿,又问,老先生又回答了一次。再过了一会儿,又问,老先生有些恼火,说:“已告诉你姓张,何必一再问”此人说:“这位李先生啊,这也值得发火吗?”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下岗了”──三个下岗女工的人生轨迹顾列铭图赵东红中国,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一个新的现象出现了:下岗。在对下岗人群作整体扫描时,我们可以发现,女工多于男工。如南京某船厂为扭转亏损局面,新任厂长上任后的第一招便是裁人,400余人的小厂一下走了...  相似文献   

13.
左祥琦 《职业》2001,(5):33
前不久,在北京打工的外地小伙子小杨又一次失业了。一天,他来到人才招聘会上,想给自己找一份新工作。走到某合资企业的招聘台前,他发现该企业招聘的职位中有自己能胜任的岗位,于是,赶紧上前询问有关情况。“你想应聘的这个职位在我们公司是临时性的,”合资公司一位负责招聘的领导这样告诉他,“由于公司经营上的特点,在每年的夏季都需要临时在这个职位上增加些人,但夏天一过,这些临时增加的人还要被裁掉。所以,我们今年采取了招临时工的办法。你要想干,当然可以,但只能干到夏季结束,一共也就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小杨心想:反…  相似文献   

14.
杨学友 《职业》2011,(25):59-59
去年7月,肖先生跳槽来到某信息咨询公司工作。与所在部门经理汪女士工作关系处得很好。一来二去,两人谈起了恋爱。半年后,汪女士发现肖先生与公司一位新来的大学生关系不寻常。这期间,肖先生提出让汪女士提拔自己,汪女士感到肖先生的能力并不适合,再加上其感情轻佻,当即回绝。  相似文献   

15.
吕树龙 《老年人》2009,(5):22-23
在大连,一位年过半百的下岗缝纫女工,发现为“特殊体型”的人做衣服有着很大的商机,便别出心裁,开起专门的“特型服装店”来。为此,她不仅受到了大连市一些特殊体型人的欢迎,连北京的一些驻华使节和国外的达官贵人也成了她的客户,从而开辟了一方事业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6.
郑州读者王淑华是郑州某棉纺厂的一名普通女工,在接到中奖通知的同时,也接到了厂里给她的下岗通知。这突然的打击和天降的喜事,使她一下子不知所措,她几乎想放弃这次机会。最后是姐姐陪着她参加了这次活动。最让人感动的是,为了替杂志社节省费用,四十多岁的姐妹俩居然从郑州坐了二十几个小时的硬座到兰州。姐姐代表妹妹动情地说:“《现代妇女》幸运之星的幸运,会鼓舞她重新找到生活的位置,成为下个世纪的强者。大家游兴未尽地从嘉峪关城楼后门“出关”。听导游讲,当时的“出关”就是出国,关外已是异域。拿着“出关证”,星们开心…  相似文献   

17.
2014年2月28日,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樊锦诗等10位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领域的杰出女性代表,当选为201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她们当中,既有德高望重的“敦煌女儿”,也有平凡普通的“清掏女工”;既有扬名国际的女科学家,也有扎根基层的女村官。她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无数女性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4日被北京某高校应届毕业生王珊珊称为“史上最幸福的一天”——那天,离毕业还有一个多月的她和男朋友小熊领了结婚证,正式成为“小两口儿”。 眼下,“先立业后成家”这句话在高校中的主流地位已经被撼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前脚跨出校园,后脚就迈入“围城”,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1月,25岁的哈尔滨某涉外公司无比帅气的副经理李冠宏,在经过数个女性的另类关爱后,找到了一份纯真的感情,就在他即将赢取心爱女友的芳心时,却给女友设计了一套检测感情忠诚度的独特“考试”内容。日前,身陷囹圄而又伤痕累累的李冠宏,这位原本也是受害者的作案人向本刊作者叙述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罕见遭遇——  相似文献   

20.
“地丁花/一簇一簇/伸展着身躯努力绽放/迎接最早的春天/把花瓣撒向大地……”这是家政女工们众口传颂的诗歌《地丁花》。在北京,有一个以“地丁花”命名的话剧社,成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家政女工,她们把自己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奇葩事,和雇主之间发生的争吵与感动,都编排成了舞台剧目,用话剧的语言诉说着工作中的欢笑和眼泪。起初她们只是借助话剧表演的形式来表达一线女工的诉求,维护自身的权益,后来慢慢演变成一种特殊的表演类型,这种别具一格的表演类型,因为朴素自然、接地气,不仅打动了无数观众,更让她们一个个成了“小明星”,有了自己的粉丝群,甚至还登上了国际青年戏剧节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