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思想有三个方面 :一、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三三制”政权。二、政权的内涵和实质是照顾一切抗日的阶级和阶层的利益 ,实行民主政治。三、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民主施政的关系 ,反对“以党治国”。党对政权领导的正确原则是指导与监督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形式和持久抗战的根本条件.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施的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和民族资产阶级对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重大贡献又是抗日民主政权得以巩固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工农民主政权与抗日民主政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两种政权,作为新兴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二者在党的领导下都取得了政权建设的伟大成就,在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本文主要对二者的政权建设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得其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4.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民主政权,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其领导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三三制政权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成功建设,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对全国的政治民主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冀南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根据地。在艰苦复杂的抗战局面下,冀南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的根据地政权,发展人民民主,高度重视基层政权的建设和改造,坚持在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其行政机关、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运转有效,在组织、政策、运作等各方面都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民主政权,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其领导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三三制”政权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成功建设,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对全国的政治民主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三三制"政权建设的新形式,成功的实现了在抗日根据地的局部执政。"三三制"政权的实质是民主。"三三制"政权保障一切抗日人民的民主权利,建立起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力机关——参议会,与民主党派实行政治协商,民主合作,以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建立起了广泛的民主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为实现民主、团结抗日和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中,既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民主选举原则,又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民主原则,主张抗日民主政权由人民选举产生,注重基层选举;主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属于抗日的民主的中国人,实现各阶级阶层联合抗日;实行三三制原则,团结各党各派和民主人士;同时强调中国共产党依靠质量的优势取得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实行形式多样的投票方式,动员民众的参选热情。这些举措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民主选举原则的坚定性,又体现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选举政策服务于党的政治目标和国家任务的务实性。这些思想和实践对当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主要有:坚持人民民主价值,需要健全人大代表选举的民主形式和机制;注重基层政权的民主建设,落实民主选举等民主措施;保障人民的被选举权,特别是基层劳动者及其代表的当选;在民主政治建设中,要依靠民主政策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抗日民主政权是根本不同于地主资产阶级专政、也区别于严格的工农民主专政的一种新型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方性的民主联合政府。它与抗战前的工农民主政府及后来的人民民主政府,同属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体系,是抗日战争这个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人民民主专政  相似文献   

10.
抗日民主政权是根本不同于地主资产阶级专政、也区别于严格的工农民主专政的一种新型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方性的民主联合政府。它与抗战前的工农民主政府及后来的人民民主政府,同属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体系,是抗日战争这个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人民民主专政。  相似文献   

11.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创建和领导的民主政权形式,"三三制"政权建设的实践,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一次重要实验,为中国共产党今天的民主执政积累了历史经验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41年1月后,在刘少奇、陈毅同志领导下的盐阜区各好党组织,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建立三三制政权的战略决策,建立了真正的抗日民主政权。他们在选举中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选举制;用组织法规充分保证人民对政府的批评监督;民选产生的各级政府和干部厉行民主集中制和民主作风。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在盐阜大地上创造了民主运动的奇迹,有力地推进了盐阜区的抗日斗争,同时也为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提供了可贵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建了全新的抗日民主政权,这种新不仅体现为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权体制,还体现为在各级政权的干部来源、工作作风、政治过程等方面都展现出全新的特点。其经验包括成功在根据地实现了组织化领导,开放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方式,不拘一格的政治生活形式,充分发挥政权的主导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聂荣臻与晋察冀抗日民主政权及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爆发后 ,晋察冀根据地在聂荣臻同志的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 ,抗日民主政权在从建立、初步健全到完善的过程中推动着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建设、作风建设、基层政权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进步 ,密切了政权和人民的关系 ;推动着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 ,充分调动了一切抗日的力量 ;推动着根据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综合力量的建设的开展 ,使晋察冀成为了敌后模范根据地。同时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抗日民主政权的实践 ,为我们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李步云 《21世纪》2013,(3):14-16
市场经济和民主宪政是当今世界的两大历史潮流。民主宪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曾高举宪政的旗帜,同国民党反动政权作斗争,曾在延安举办宪政促进会,毛泽东同志亲自出席,并发表了《论新民主主义宪政》的讲话。邓小平同志在1942年发表《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一文,开宗明义地指出,  相似文献   

1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权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人权法制的前身和渊源 ,其肇始于大革命时期 ,初创于工农民主政权 ,完备于抗日民主政权 ,经过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过渡而推向全国。其具有立法的专门性、主体的平等性、范围的广泛性、生存权的首要性、切实的保障性等特点。它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的人权法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安徽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在政权制度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民主思想的普及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完善上,一是实行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二是在政权体制上推行参议会制,三是在政权机关人员组成上推行“三三制”;在民主法制建设上,首先是通过立法以规范和保障抗日民主的政治权利,其次是加强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建设,此外,在司法与行政执法活动中积极创新与发展;在民主思想的普及教育上,一方面充分运用多种形式与方法进行抗日民主的宣传教育,并组织民众进行各种广泛的政治组织活动,另一方面则以党政干部的民主作风与民主精神去影响和教育群众。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鲜明的开发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 ,中国共产党对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权作了有益的探索。中国共产党根据各个时期革命的中心任务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相继提出了建立民权主义代表制度革命政权、苏维埃模式政权、国防政府政权、人民共和国政权、民主共和国政权等主张和设想 ,最终提出了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民主政权的主张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我国抗日民主政权制定的劳动立法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高度重视对弱势劳动者的保护,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20.
抗日民主政权在我国人民革命政权发展的历史上占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中国共产党从抗日战争的特殊条件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红色政权理论,经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仅粉碎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中国的野心,而且挫败了阴险毒辣的国民党顽固派妄想扑灭人民革命力量的阴谋,使一种崭新的政权组织——抗日民主政权在中国的广阔土地上建立和发展起来.当抗日战争临近结束的时候,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在敌后开辟了拥有近一亿人口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