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亚红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96-99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而实际上道德与知识是存在二律背反现象的。因此,我们在道德教育中不能把道德作为一种纯粹的知识加以传授和灌输。要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增强受教育者的道德体验,使其在实践中逐步丰富自己的道德规范并内化为自我道德需要,外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2.
徐向东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13-25
关于道德知识的本质的问题与道德辩护问题密切相关。道德虚无主义认为没有什么东西在根本上值得在乎,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是道德上错的。这个观点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人类状况的一个标记。面对虚无主义的这个挑战,很多道德哲学家已经感觉到为人类道德提供一个辩护的迫切性。传统的道德实在论被认为是回应这个挑战的一种有力方式,但有趣的是,这种实在论不仅在某种意义上导致了道德怀疑论,而且也不能对道德动机提出合理的说明。另一方面,非认知主义的道德理论在能够说明道德动机的可能性的同时,却被认为也是道德怀疑论和道德虚无主义的一个来源。本文旨在考察这两种观点之间的一些主要张力,在批评道德知识的物理知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借助于休谟、康德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来试图表明道德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并由此对怀疑论和虚无主义的挑战做出一个回答。 相似文献
3.
陈俊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4)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他认为美德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而实际上知识并不总是与美德相随相伴,而美德也并不总是和知识统一在一起.从对"美德即知识"的评析可得出两大启示:一是从道德理性走向道德情感是道德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是道德哲学应当涉及实践领域.因此,我国的道德建设必须从对传统道德的理性主义批判入手,充分认识情感在道德哲学中的意义,实现道德向自由情感的转化.在道德教育中不能把道德作为一种纯粹的知识加以传授和灌输,要让德育教育在实践中逐步丰富自己的道德规范并让受教育者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因此,实践智慧在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体系中具有突出的地位。伽达默尔围绕实践智慧的概念阐明亚里士多德的道德知识理论,并在其文本中详细分析了道德知识与技艺知识之间的异同之处。伽达默尔这一研究思路基于他的解释学基本理论,突破了亚里士多德研究的传统视域。这一创新对当代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早期儒家对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思考基础上,朱熹更为系统和精密地对知识与道德的关系进行了反思。他在重视和突出了知识意义及其独立性的同时,指出了知识是道德的必要前提,也强调了道德对知识的范导意义与知识的道德指向。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社会,拥有知识即意味着拥有权力和财富,但知识人应负起相应的道德责任,而非用知识去向社会索取,关键是我们为社会奉献了什么!这种道德责任决定了知识是否拥有未来。 相似文献
7.
经济决定道德 ,道德能动的反作用于经济。从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 ,在传统的经济形态中 ,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观是生产要素或实物资本拥有者的道德观。而在当今社会 ,在知识资本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生产中的要素之时 ,道德与经济关系的传统形式发生了变化。因此 ,提出和探讨由于知识资本出现而导致的道德变化 ,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和道德二者的关系问题 ,促进经济和道德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活德育与知识德育在理论上并不构成一对矛盾.生活德育离不开知识,因为在生活中建构
道德、在道德引导下建构生活,都需要知识来加以引导.没有知识的生活是蒙昧、黑暗、封闭的生活.知识德
育有两种:实然的知识德育与本然的知识德育,生活德育论所批判的只是当今中国实然的知识德育.本然的
知识德育是从生活经验开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学生掌握道德真理、实现道德自觉,并引导学生建构“可
能生活”.知识德育是科学、民主、人道、专业化的德育.道德知识是价值与事实的统一.生活德育与知识德
育的统一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生活教育论和生活德育论的鼻祖杜威,理所当然地要对知识德育和直接道德教学进行批判。但他并未走向极端,而是探讨了知识德育实效差的原因:知识德育基于错误的伦理学理论。他认为,如果把伦理学当作是对现实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等的研究,那么这种伦理学是可以在中学进行直接教学的。道德知识有两种:本体性道德知识和条件性道德知识。他比较详细地阐述了两种道德知识的直接教学方法。?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知识价值观的初步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宏武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7(1):17-23
道德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 ,但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及其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 ,在新的时代主题下已显现出与实践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 ,知识的价值日益凸现 ,确立知识在处理集体与个人关系中的核心地位既成了对时代主题的响应 ,又是一种有益的理论尝试。在初步建构知识价值观的过程中 ,要强化创新与学习的功能 ,造就新型的人 ;要导入团队精神 ,创设“真实的集体”;要坚持知识价值观的核心地位与宽容性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对待知识的道德态度是一个民族文化性格的组成部分,提出知识的道德这一概念有助于在关 涉知识的社会行为领域建立起更加明晰的规范。文章讨论了概念的内涵及其与道德基本法则 的渊源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社会,特别是职业知识分子对于知识的创造、传播 和应用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2.
13.
王丽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Z1)
科学技术深刻影响人类生活,技术活动成为现代社会最普遍最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深入研究技术活动的本质,必须对技术进行认识论分析,探究技术知识体系的建立机制,从技术知识的发生、选择及发展中了解技术知识的构成、作用及本质,从而使我们更明确地把握技术中的知识流动,更深刻地理解技术活动。 相似文献
14.
知识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向来是儒学的主题之一.在原始儒家那里,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知识如何服务于道德,知识本身并不具有独立的意义.在理学中,道问学总是服务于尊德性这一目标.由于脱离了知识从而失去了真理的内容,道德很容易降低为个人的意见.戴震认为,道德必须在认识论中才能取得它的可靠性和合法地位,否则必然导致独断论,还可能被权势利用,成为杀人的借口.他以道德知识化、知识道德化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力图在此基础上实现仁与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企业知识活动过程中伴随着知识网络演化,对知识网络演化的分析有助于认识企业知识活动。运用推理演绎、理论分析并结合实例,在分析知识网络结构及其演化模式的基础上,对知识网络演化的结构洞、非均衡性和连接强弱性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将网络中的知识演化分为选择、遗传、变异3个循环阶段,并分析知识网络演化的路径依赖与知识活动,进而提出促进知识网络演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由于受西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知识观影响,人们一直把知识狭隘地理解为显性知识,而忽视缄默知识的存在,更没有认识到二者之间存在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为了强化人们重视缄默知识及其在人类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缄默知识的本质及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二者相互转化关系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受西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知识观影响,人们一直把知识狭隘地理解为显性知识,而忽视缄默知识的存在,更没有认识到二者之间存在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为了强化人们重视缄默知识及其在人类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缄默知识的本质及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二者相互转化关系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朱彬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66-71
实践社区对企业隐性知识的共享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分析了实践社区的本质特征和实践社区的知识共享与创新的几种重要模式,着重研究了实践社区的知识共享与创新机理——“知识共享场”和“知识创新场”,最后给出构建实践社区的六大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总结提出并诠释了知识活动的不同类型,阐述了知识活动与业务流程和知识系统的关系,在剖析国内外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最佳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工程设计企业的业务特征及知识管理的任务、重点和特点,以基于流程的知识活动为立足点,提出了工程设计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参考框架,简述了框架涉及的三个一级子系统与十一个二级子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李洪卫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62-65
麦金太尔认为,自启蒙运动以来,人类经历了一场道德无序化的文化灾难,而且是在被反复肯定中演变的.它的祸首是技术导向化的组织化生活,技术和"有效性"是其惟一的选择,并导致彼此互为对象的文化模式,价值在其中迷失.另外一个诱因是,知识与事实本身成为一种价值,在观念形态及社会结构中游离出来,使传统价值被放逐,其中,专业知识或专门知识的分化、扩张导致操纵性权力的发展,结果,道德坠落成为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