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要低估这种能量——评沃尔夫的新作《美狄亚声音》罗炜一、《美狄亚声音》的创作背景克里斯塔沃尔夫是德国著名女作家。她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如《被分裂的天空》、《关于克里斯塔T的思考》、《童年模范》、《卡珊德拉》、《剩下什么》等等,不仅享誉德语文坛,而且蜚声...  相似文献   

2.
奥地利女作家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是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得主,是当代世界上最著名的用德语写作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自1970年发表处女作《红发弗利德里克》以来,她已出版了儿童文学作品100多种,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广为流传。主要作品包括处女作《红发弗利德里克》以及《巴特先生的返老还童药》、《幽灵大婶罗莎·里德尔》、《可爱的魔鬼先生》、《脑袋里的小矮人》、  相似文献   

3.
1522-1545年,马丁·路德为推动宗教改革,致力于《圣经》的翻译工作。他的《圣经》德译本同时揭开了德语发展史上新的一页,马丁·路德也因此被称为伟大的翻译家。在《圣经》翻译中他汇聚丰富的德语词汇,尽可能排除方言土语的影响,切实可行地树立了一种统一、普遍而稳定的通行全德的民族共同书写语言,为日后现代德语的形成提供了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以 2010年大学德语四级听力测试大幅度改革后 7套听力试题为研究对象,结合《大学德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大学德语四、六级考试大纲》对听力部分的要求,以Bachman & Palmer的任务特征框架为依据,对大学德语四级听力试题进行系统的内容效度分析,旨在探讨改革后大学德语四级听力试题的命题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后大学德语四级听力试题的语篇输入和预期作答任务特征比较符合《教学要求》和《考试大纲》的相应要求。然而,分析中也发现一些不足, 例如试题结构、任务类型单一,部分试卷听力材料偏难, 语速波动大等。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横向对比“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A2听力试题,尝试为大学德语四级听力试题命制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出国留学人员德语强化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于1987年7月审定通过并试行至今已达七年。如何学习、贯彻好《大纲》,尽快提高德语强化教学的质量,并使国内的德语培训与德国大学的入学德语考试尽可能地衔接起来,这是各德语强化教学点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很值得我们探索、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以综述《大纲》和《联邦德国大学入学语言考试大纲  相似文献   

6.
199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专业。作品入选国家机关部委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获解放军首届“华天杯”书法大赛三等奖,多次在武警部队举办的书法展中获奖,作品被收录《中央国家机关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集》《全军首届“华天杯”书法大赛马作品集》作品被《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中国武警》《人民武警报》《文物天地》等多家媒体刊用,多件作品被日本,韩国各办人士收藏。臧向军又名子仁,男,1964年3月出生,1982年10月入伍全国青联委员,现任武警部政治部组织部青年处干部,少校警卫。刘洪宽1938年生…  相似文献   

7.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1):F0002-F0002
徐文光,1953年出生,吉林省龙井市人,现为盐城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专攻油画,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画展及韩国、日本、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美术界举办的画展,作品多有被国内外友人和美术馆收藏。出版有《徐文光油画》《徐文光人体速写》《徐文光素描教学研究》《徐文光皖南风景写生》等成果。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我国德语强化教学刚兴起时,没有合适的教材可供使用。第一批教材是选自大学德语本科专业的基础教程,经过压缩使之适应强化教学,其内容是以语法讲解为主。198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代德语强化教材《德语速成》(肖佩玲、张人杰、殷生根编著),该教材语法系统性强,符合中国学员学习外语的习惯。1991年中德语言专家合编了我国新一代德语强化教材《目标》,该教材接受了最新的教学流派思想,在教学上不拘泥于语法,而是主张以功能项目为纲,以意念、交际活动为内容,强调在教材中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突破了传统语言的条条框框;在实践上则着重结合实际生活,培养自然灵活的  相似文献   

9.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的张星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原籍江苏沭阳,在校期间,因学业优异而获得艺术大师刘海粟奖学金和著名书画家陈大羽教授的激赏,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国际性的艺术交流展,且在“全国中国画大奖赛”中获奖,并举办了个人画展,94年被列入《世界华人表年画家排行榜》大型系列画册丛书,95年作品《春意》《鲜味图》入选香港出版的《中国当代国画名家集》连续四年出版个人专辑作品系列,由香港出版了《张星中国画作吕》明信片画集,即将由台湾出版《张星书画作品集》画册,数十幅书画作品为国内外数家纪念馆,博物馆购藏,并为中央及文化部领导赞赏,收藏,将其书画作为礼品馈赠国际友人。  相似文献   

10.
1900年以来现代中国刊印的外国文学选集逐渐增多,这些外国文学选集的出版与外国作家在现代中国的经典化并没有显著的直接关联.作为"世界名著选"第六种,郭沫若、成仿吾翻译的《德国诗选》无疑是一种标榜"名著"观念的外国诗歌选集.然而,《德国诗选》的选编并不严格遵循名家名作的文学学科观念,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进而从郭沫若的翻译来看,这些德语诗歌的汉译由于受到白话新文学运动的影响,尤其是白话文不完善的不利影响,一些译诗往往是不完美的.该集随后被《沫若译诗集》逐渐取代,在现代中国并没有发挥持续的影响.总言之,《德国诗选》没有成功树立德语诗歌的形象,也没有促进这些德语诗歌的经典化.  相似文献   

11.
《宿州学院学报》2011,(5):83-83
根据科技部《关于推荐全国科普优秀作品的通知》和《2011年安徽省科技活动周实施方案》,经各市和省有关单位推荐,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组织专家评审,全省有19部作品被评为安徽省优秀科普作品并向全省推荐,其中,我校张生老师的《地球的奥秘》和单光华老师的《物理科学历程》两部科普作品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2.
1993年第一期《德语学习》刊登了一则“德语正字法动态”的消息,消息报道说:由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专家组成的“正字法国际委员会”已正式同意建议取消德语名词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大写只保留在句首和专有名词中。这项改革计划业已提交德语国家各有关官方机构,并将成为定于1993年在维也纳召开的德语国家官方代表与语言学家会议的基础方案……。召开德语国家有关人士参加的国际会议讨论取消德语名词第一个字母的大写问题,这无疑是德语语言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追溯德语使用大写字母到发展为所有的名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总共经历了几个世纪漫长的发展过程。几百年后的今天,在德语名词书写发生变革的转折时期,让我们回顾一下德语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的由来与发展对于了解德语语言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罗尔夫·迪特尔·布林克曼在其日记体作品《剪贴》中,大规模采用图像,形成图像性文本.藉此拼贴性作品,他将“照片与文字/文本间的游戏”玩到了“德语文学中的极致”.这一文本处理方式,体现了作家悖逆文字逻辑传统的价值与美学诉求,也展现了其后现代写作特征.  相似文献   

14.
雷龙璋     
1952年生,西安人。幼承家教,喜爱绘书。从事美术工作数十年。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省民革党员。曾在西安美术学院研习中国书专业。1991年12月,作品《太华春色》、《听泉圆》等14幅被省外办作为礼品,赠送国宾。1992年,参加《国际中国书展大赛》获荣誉奖。8月,作品“终南山居”在《国际中国书画大奖中华杯》获优秀奖。同月,入编《世界当代书画名家大辞典》、《中国民问名人录》、《1992年中国美术家年临》。9月,在省美术家书廊参加《十人书画联展》。1993年9月,深入福建闽北山区参加福州市政协组织的扶贫义卖,赠书数十幅。10月,…  相似文献   

15.
《金色笔记》是当今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当今世界文坛大师级人物多丽丝·莱辛发表于1962的作品,该作品被普遍认为是莱辛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以莱辛的多种人生经历为切入点,多角度剖析了《金色笔记》这部奇特而新颖的作品,也涉及了该作品所引发的争议,并对莱辛及其作品做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冯汉江,湖北汉川市人,1954年生于武汉市。1979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版画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荆州师范学院艺术系副教授。1986年,版画《秋风阵阵》获第九届全国版画展优秀创作奖。1989年,版画《丰腴大地》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出展日本、法国,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0年,版画《秋月寒光》获第十届全国版画展铜奖。1991年,版画《绿色的夜》入选中国当代版画新作展,在日本、美国展出;同年,8幅版画作品被德国伊尔莎艺术馆收藏。1992年,版画《网市》入选…  相似文献   

17.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F0002-F0002,F0003
谢金田.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漆画作品《秋林诗意》入选2007年中国第三届漆画展:漆画作品《乾陵印象》入选2005年厦门中国漆画展并被厦门市政府收藏。油画作品《敞开诗意的家园》入选广东省第一届油画展;油画作品(《怀古》入选广东省第二届油画展:2002年、2004年举办两次个人油画展。  相似文献   

18.
《百姓生活》2012,(2):48-49
作者简介:方兴中,1967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北安市,白幼喜爱绘画。作品数次获奖。其中,1988年作品《兴安雨雾图》入选赴原苏联阿穆尔州的中苏友好画展。1989年作品《大地母亲》入选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天鹅之声”黑龙江省创作群体优秀作品展。2003年在深圳举办个人画展,同年出版《中国名家作品精选——方兴中作品集》。现为黑龙江省剪纸研究会会员,中国国际名人画院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书画研究中心研究会会员。  相似文献   

19.
阿谁 《北京纪事》2010,(4):56-59
孔炳彰,1981年3月出生,曹氏风筝艺术传承人,第四届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获得者。风筝作品曾获2002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优秀新作品展”优秀奖。2003年风筝作品“比翼燕”被国家博物馆收藏。2004年风筝作品“孙悟空”获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主办的“山花奖”银奖。2005年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大俗之雅”风筝艺术展览,6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06年《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被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评为年度“世界最美的书”。  相似文献   

20.
本雅明的作品《译者的任务》(1923年)被认为是西方解构主义思想的发轫之作。本文从解读本雅明论翻译的作品《译者的任务》(1923年)来探寻他的语言观和翻译观,并指出本雅明论翻译是在语言哲学的框架下,探讨翻译的可译性,翻译的语言和语言的翻译。《译者的任务》看起来像是讨论翻译的问题,实际上是讨论语言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