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前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都议定书》第4次缔约方会议计划在2009年底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达成新的全球协议计划,但是能否顺利地达成新协议的预测则比较困难,后“京都”时代的前景依然模糊原因在于:一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协议显然没有给涉及到众多国家利益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谈判留出足够的时间;另一方面,现实中很多阻碍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地解决,如各方利益分歧难以协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得不到彻底的落实、《京都议定书》内容的缺陷、理论上的争论不休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因此,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仍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期,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京都议定书》就是国际社会为防止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积极行动。由于其成员的广泛性与多样性,各成员对于《京都议定书》这一国际集体行动承担了不同的行动成本,各国的收益也有较大差异。笔者试图利用奥尔森的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京都议定书》面临的集体行动的困境,虽然其自身提供的成本-收益分担机制和选择性激励机制能够分担不同国家的履约成本,在增进全球公共利益的同时,增加各成员个体履约收益,但同时还需要外部的激励机制,以提高发达成员履行其国际义务的积极性,促成《京都议定书》的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3.
《京都议定书》对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既是机遇又有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机遇挑战,我国应该尽早实现“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型,转变能源结构,完善“循环经济”立法,大力开展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4.
论后《京都议定书》时期的清洁能源技术转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UNFCCC及《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促进包括清洁能源技术在内的国际转让,是《哥本哈根协议》之后的气候变化谈判的主要议题之一。由于我国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研发与运用起步较晚,因此,在继续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应加大自主研发力度。鉴于目前尚缺少有拘束力的国际技术转让协定,我国在后《京都议定书》时期,应根据国际惯例和国情,规制反竞争的专利许可做法;区分专利侵权与合理利用,保障专利技术的转让后续研发;制定太阳能和风能技术标准和相关专利许可规定;适当强制许可使用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清洁能源技术专利;大力推进CDM项目开发,促进发达国家在我国转让清洁能源技术。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上任第一天就批准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这一事件引起了全球的瞩目。文章阐述了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的含义,以及《京都议定书》实施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伙伴计划》是一种不同于《京都议定书》的新型国际气候协定,两者在"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强制减排等问题上存在巨大差异。但是《新伙伴计划》却不能取代《京都议定书》,并且两者存在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此,合作而非竞争才是两种机制未来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从履约角度谈《京都议定书》的争议解决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国际能源消耗纠纷的解决机制,比较了<京都议定书>争议解决机制的几种和平解决方法,考察了<京都议定书>的履约情况,认为<京都议定书>表面上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协议.实质上是各国对能源消耗控制的协议,争议解决机制中的和平解决方法对解决在能源消耗中各国之间的纠纷,促进世界稳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京都议定书》的背景及其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从《京都议定书》产生的背景入手 ,阐述了全球变暖的科学事实及对付全球变暖的紧迫性 ;指出《京都议定书》要生效还需要解决履行承诺、灵活机制、碳沉降及美国立场等问题 ,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政治、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9.
宫笠俐 《国际论坛》2011,(6):64-69,79
在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后,日本国内针对是否批准议定书产生了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只有美国批准议定书,日本才能批准。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日本应该在全球环境事务中展示出领导者的姿态,即使美国退出,日本也要批准议定书。本文从政策决策的视角来解释日本批准《京都议定书》的立场。文章认为,日本除了受其环境外交的政治目标驱使之外,非政府组织的推动、欧盟的压力以及国内产业界的让步都是促使日本选择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原因。尽管日本批准了议定书,但由于认定议定书对日本不公平,因此日本试图在"后京都时代"脱离《京都议定书》框架。  相似文献   

10.
《京都议定书》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它的生效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依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影响主要存在于能源电力、林业发展、化学工业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而且在每一个方面的影响又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同在。  相似文献   

11.
《京都议定书》既是一个"环境规则"公约,也是一个"经济权利"公约。它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价值追求、环境义务、经济权利、国家主权、利益分配等问题置于一种灵巧的制度安排之下,其视野远远超越了环境法律而触及到诸如产权关系、交易成本、效率最大化、市场均衡等经济学原理和内容,实现了法律规则与经济规律的对接,是法律与经济学"优生优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在日本京都达成的通过全球统一减排温室气体从而达到对全球环境保护的国际协议,是人类生态环境文明发展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一向以作为全球事务"第一责任"大国自居的美国却对这一协议拒绝签约。原因有几点:一是全球环境保护技术的推广,有利于环保技术发达的欧洲,对向来不注重环保技术研究的美国来说,在占领技术市场上没有任何优势。二是对美国国内的能源领域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而能源工业是美国的一个支柱性产业。三是对美国国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性的奢侈消费是一个强制改变。四是正值美国经济处于下滑期,失业率攀升,承担不起来自重要的能源领域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京都议定书》对于美国来说,一边是竞争对手在议定书中的利益获得增长,另一边却是自身利益的流失、国际经济竞争力的下降。因此,从国家利益比对的角度,美国选择了退出《京都议定书》。  相似文献   

13.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是<京都议定书>的基础,只有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处理好国际间的合作关系,理顺各个国家之间复杂的利益纠葛,并以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来解决<京都议定书>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京都议定书》和碳排放权分配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从稳定大气 CO2 浓度 ,碳排放权分配和减排行动的承诺等方面进行分析 ,表明发展中国家应坚持人均碳排放权分配的原则。发达国家对《京都议定书》和《马拉喀什协议》的承诺 ,远不能满足根据人均碳排放权分配原则所应承担的义务。只有在发达国家承诺按人均原则加大削减的力度 ,发展中国家才可以按照有区别的责任采取适当的行动。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CO2 排放量必将成倍增长 ,这是理所当然的。发展中国家逐步降低 GDP的碳排放系数 ,可以实现按人均碳排放分配原则所应承担义务  相似文献   

15.
中国目前获得签发及正在实施的森林碳汇项目主要有三种类型:CDM碳汇造林项目,中国绿色碳基金支持开展的碳汇造林项目以及其它碳汇造林项目。当前影响中国碳林碳汇发展的主要因素:国际法的国内适用问题,国内林权制度改革的冲突。中国森林碳汇法律制度完善的主要内容:行政许可及行政监督权力的立法完善,立法促进国内碳汇的发展与国际碳市场的衔接与交易流通。  相似文献   

16.
后冷战时期,环境问题影响到美国人民与国家的利益,因而克林顿政府决意将环境置于外交政策的主流.1997年美国国务院发布的<环境外交报告>即为标志.美国在报告中提出全球、地区和双边的合作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然而美国在<京都议定书>上的表现却令人失望,反映出美国在环保领域中所倡导的国际合作存在着不公正、无诚意和有偏见的实质,体现出国际环保舞台上的矛盾与斗争.  相似文献   

17.
18.
2010年国际保安公约外交大会最终通过产生了《制止与国际民用航空有关的非法行为的公约》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公约的补充议定书》。这两项文件从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加强完善了现有国际航空保安公约体系,加大了打击恐怖行为的力度并增进了国际反恐合作。对于其中存在的管辖权冲突及修改年限等问题应当设立相应条款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入世议定书》与《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及所附多边贸易协定关系是中国稀土案上诉审所涉及的两个主要争议问题之一。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依据文本解决这一问题。中国认为应依据后法优先前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是一个条约群,是一揽子协定,包括了《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所附多边贸易协定和《中国入世议定书》等,说它们是同一个条约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20.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迷上了池莉的文字,喜欢它的流畅、精美、干净、透明,于是追踪着她的一部部作品,有长篇小说《来来往往》《小姐你早》,中篇小说《烦恼人生》《看麦娘》《有了快感你就喊》。在阅读中常常惊叹池莉对现实的独特审视与深刻透视,佩服她那深邃的思想与睿智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